安徽农业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农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青春在防汛救灾一线绽放绚丽之花

2020-07-27 0 新闻公告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新闻网

近日,受强降雨影响,安徽多地洪涝不断,防汛形势严峻。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灾害,我校青年学子纷纷闻“汛”而动,挺身而出,主动参与到家乡防汛第一线,用自身行动筑牢防汛抗灾的“青春堤坝”,用青春力量助力打赢这场防汛攻坚战。

“西坝口告急,忠庙站水位超过历史极值……”一条条巢湖“危急”的信息接踵而至,烔炀镇作为环巢湖镇之一自然也不能幸免,多个圩口水位猛涨,随时有破圩的危险。林学与园林学院2018级城乡规划2班郭钊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看到巢湖市招募青年防汛志愿者的消息,他当即决定报名参加。

这些天,郭钊阳和其他防汛人员一起用铁锹往袋子里面装土,一锹又一锹,身上满是汗水,而衣服外、眼镜上又满是雨水与泥浆。稍微累了,就帮忙弄口袋,休息好了就托运沙袋、堆围埂……郭钊阳就这样马不停蹄地工作着,即使雨越下越大甚至还伴有点冷风也没有选择退缩,他说,“只要能保护6.2万烔炀人民,我们就无悔付出!”

除了防洪抗汛,郭钊阳还到家乡烔炀镇小学居民安置点,开展居民安置、居民心理疏导等工作,为周围几个村的近百名受灾群众做好服务。为他们搬床、安置床铺、打扫卫生、悬挂蚊帐;洗头、剪指甲;跟他们聊聊家常、以谈心的方式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缓解大家因为家被淹没的难受心情。郭钊阳的志愿服务工作得到烔炀镇政府工作人员和其他被安置村民的一致认可。



郭钊阳在秀水花园圩口巡查堤坝


工学院2018级电气一班姜金华同学在家乡防汛一线安庆市怀宁县石牌镇同马大堤彻夜奋战着,逐一巡查九个防汛站点,查看各个站点之间的情况,检查是否存在漏水现象。即使埂上杂草丛生,蚊虫肆意叮咬,站点之间来回最低一个小时的路程,姜金华也从未喊过苦叫过累。夜晚,埂上的风不断地吹来,在白炽灯的照耀下,党旗不断地飘扬。姜金华说:“那一抹红色,即使是在黑夜里,也会映入眼帘。看着飘扬的党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姜金华与解放军一起铲土运沙


经济管理学院2019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李梦恬在家乡宣城市宁国市港口镇参加防洪抗洪志愿活动。由于近期连续强降雨,李梦恬的家乡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了保证村民的生命安全,她和村委会工作人员一起连夜将村民转移到了安全的地区。洪水退去后,很多白色垃圾冲到了地面,还有污泥堆积在路上,看到这样的情况,李梦恬又主动参加村组织灾后重建工作,帮助清理乡村道路,保证交通正常运行,进行消毒消杀等工作,帮助家乡尽快恢复重建。


李梦恬为村民宣传防汛知识


茶与食品科技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姚国栋同学自愿投入家乡南陵县籍山镇五连村防汛工作,与村干部连续20多天奋战在防汛一线。连绵不断的大雨致使道路泥泞不堪,行走困难,既便如此,24小时定点的巡埂工作,姚国栋也一刻没有中断过。巡埂间隙,姚国栋还帮大家运送盒饭,协助民工做些排涝工作。 “整个五连圩埂全长4公里,铺设了上千米的塑料篷,每隔10米有一处灯光,截至目前,虽然经过了两天天晴的天气,水位仍然有13.7米。今晚,我仍会坚守在防汛一线。”姚国栋坚定地说。

因河水暴涨,宣城市洪林镇四合坝一带早已岌岌可危,随时可能坍塌。当地政府立刻成立抗洪救灾指挥部,组建抗洪救援队伍,理学院2019级应用化学专业王阳主动报名,成为了其中一名救援队员。背着沉重的沙袋,踩着湿滑的泥路,一步一步走上坝,把沙袋堆起。天气反复无常,时而烈日当空,衣服被汗水不断浸湿;时而狂风暴雨,大雨噼里啪啦地打在泥土包裹的身上,但这都不能阻挡王阳坚决完成抗洪救灾任务的决心。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守坝任务顺利完成。“当我们吹着晚风下坝时,看着我们守护成功的家园,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王阳笑着说。


王阳与救援队员就地休整


生命科学学院郑文秀同学家住芜湖鸠江区汤沟镇黄马村,由于家乡处于长江中下游地段,而且紧靠裕溪河居住,防汛形势不容乐观。看着家乡人都在为防汛出资出物,郑文秀也想为家乡出一份力,于是主动申请参与防汛抗洪工作。挑沙、挖土、装袋、备物资,巡梗、查险、清障、做记录……一次又一次的执勤工作,让郑文秀深刻体会到防汛前线人员的艰辛,也更加坚定了保卫家园的信心。“这个小姑娘不错,虽然还没毕业,但巡堤查险认真仔细,毫不含糊呢!”听到大家的赞扬,郑文秀只是微笑地回答:“这是我应该做的。”


郑文秀参与挑沙挖土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汛情仍在继续,我校广大学子纷纷表示,将更加努力,积极履行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以实际行动为家乡早日战胜汛情作出更大贡献。以青春之我,书写无悔篇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青春在防汛救灾一线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