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微生物驱动碳氮循环耦合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
2020年2月18日,海洋与地球学院张瑶教授等多个课题组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合作发表题为“Nitrifier adaptation to low energy flux controls inventory of reduced nitrogen in the dark ocea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深海两步硝化过程的耦合机制,量化了深海硝化过程对全球海洋碳循环的贡献。
深海(水深大于200米的黑暗海洋)是海洋的主体,是海洋有机碳矿化和长期储存的主要场所,在地球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迄今我们对深海系统物质与能量循环过程的研究还相对缺乏。
浮游植物在表层获取光能固定CO2,形成颗粒有机碳(POC)往下沉降,在深海再矿化后生成铵(NH4+),从而为深海化能自养细菌/古菌提供了能量来源。因此,氨氧化古菌和亚硝氧化细菌所介导的两步硝化过程是实现光能传递到深海再被利用的重要途径,是深海重要的供能过程,支撑了海洋“黑暗固碳”——不依赖于光合作用的化能自养固碳,为深海生物圈提供了“新”的有机质,同时积累硝氮。由于亚硝氧化菌群研究的长期滞后,氨氧化和亚硝氧化功能群在深海的协作关系始终不明了,因此国际上对深海硝化菌群支撑的碳(C)?氮(N)耦合机理(定性)的理解仍极为有限,对C?N计量学关系(定量)的准确估算仍是空白。
该研究工作结合多组学分析、生理学实验、现场原位速率及动力学观测和模拟,以及生态系统模型,阐释了氨氧化古菌和亚硝氧化细菌显著差异的代谢策略,及两步氧化过程耦合、硝化与黑暗固碳耦合的生理生态学机制,建立了硝化菌群支撑的C?N、物质与能量转换的计量学关系,量化了深海硝化过程对深海生物圈及全球海洋碳循环的贡献和影响。该工作为深海物质与能量循环研究提供了新的参数,对深入认识深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图(A)氨氧化古菌和亚硝氧化细菌介导的氧化过程与黑暗固碳的关系;(B)表层至深海两步硝化过程热动力学模拟;(C)海洋(深蓝色图标所示,其他颜色表示来自土壤、淡水等其他生态系统)氨氧化和亚硝氧化菌群随深度逐渐升高的无机氮底物亲和力。
该研究工作由我院微生物海洋学、海洋碳循环、氮循环等多个课题组,联合美国华盛顿大学、南加州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多个团队合作完成,张瑶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创新研究群体等多个项目的资助。
论文来源:Yao Zhang, Wei Qin, Lei Hou, Emily J. Zakem, Xianhui Wan, ZihaoZhao, Li Liu, Kristopher A. Hunt, Nianzhi Jiao, Shuh-Ji Kao, Kai Tang, Xiabing Xie, Jiaming Shen, Yufang Li, Mingming Chen, Xiaofeng Dai, Chang Liu, Wenchao Deng, Minhan Dai, Anitra E. Ingalls, David A. Stahl, and Gerhard J. Herndl. Nitrifier adaptation to low energy flux controls inventory of reduced nitrogen in the dark ocea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20, DOI: 10.1073/pnas.1912367117.
全文链接: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02/14/1912367117
(海洋与地球学院)
责任编辑:杜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深海微生物驱动碳氮循环耦合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
- 上一篇:校长张荣看望慰问外籍师生
- 下一篇:疫情当前“不见外” 外籍师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相关推荐
- 潘世建做客我校“师德师风讲堂”暨“大学新生”讲坛
- 厦大青年学习热议习近平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的回信精神
- 青春实践路|讲老百姓听得懂的民法典, 助力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厦门大学“典”入民心暑期社会实践队纪实
- 【青春实践路】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梦飞云”暑期实践队 前往云南昭通武德镇开展支教调研活动
- 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现场考察谱学分析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两连胜,厦大男篮首次挺进CUBA全国巅峰4强
- 【青春实践路】把中国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新闻传播学院马新班赴德宏实践
- 【壮丽70年】学科建设:强优势 显特色 建一流
- 副校长江云宝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 【“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举行“追忆长征 不忘初心 读懂中国”固定党日活动
- 学校举行“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教职工合唱比赛
- 战“疫”!厦大在行动
- 校领导率队前往国家及省发改委、中国航发集团联系工作
- 附属翔安医院器官移植8个月突破50例
- 中国侨联“追梦中华?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 在我校举办
- 青春实践路 | “教育”长缨在手,缚住“贫困”苍龙——教育扶贫,数学筑梦,“景润青年”在行动
- 厦门大学第十届海洋知识竞赛落幕
-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援鄂医疗队今日出征
- 【壮丽70年】独是师资一项,最为无上第一要切
- 【三全育人】坚持思想价值引领 打造科研育人质量提升体系
新闻公告
- 附属翔安医院器官移植8个月突破50例 08-26
- 我校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 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08-26
- 铜陵市代表团一行来访我校 08-26
高考招生
- 厦门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