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讲好中国故事 用奋斗书写孔院新篇章
近日,第十二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决赛在郑州落下帷幕,尼日利亚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孔院”)学子顾思源同学获得非洲组冠军、世界第五名佳绩。
顾思源同学获得第十二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非洲组冠军
丁家明获得第十七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非洲组冠军
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孔子学院由厦门大学和尼日利亚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共建,是尼日利亚第一所孔子学院,2008年3月挂牌成立,2009年2月开始正式运营。从2008年至今,孔院由原来的一个教学点发展到现在的七个教学点,影响范围已经覆盖整个尼日利亚南部地区和首都地区,成为尼日利亚乃至非洲最有影响力的孔子学院。学生数量由11年前的200人迅速增加到目前的4000人,增长了20倍,11年间累计为尼日利亚培训了1万多名汉语学生。2014年,孔院正式获批中文本科项目并开始招生,这是尼日利亚第一个中文本科项目,汉语教学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所以,在尼日利亚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孔子学院像顾思源这样优秀的学子并不是个例。孔院学生们通过自己刻苦学习,汉语成绩突飞猛进,在多次汉语比赛中获得佳绩。韩懋宇同学2018年6月获得第二届“汉教英雄会”总决赛冠军;丁家明同学2018年8月获得第十七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非洲组冠军、世界第四名佳绩。2017年孔院获得了汉考国际授予的“汉语考试优秀奖”。2019年1月,有24名考生通过HSK六级(通过率70.6%)、21名HSKK高级口语考试(通过率100%),两项均名列全球前茅;2019年6月,孔院HSK二级至五级考试考生多达1028人。
虽然建院之初,孔院条件十分艰苦,中国教师工作生活都面临诸多困难——社会治安差、停电缺水、网络很差、行动不自由、生活单调枯燥、疟疾。但这一切并没有给成为孔子学院发展的“拦路虎”,相反,大家筚路蓝缕、迎难而上,拿出一种“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原孔院中方院长纪能文副教授于2009年和2014年两度获得孔子学院总部颁发的“先进个人”称号
这些年,随着教学规模迅速壮大,孔院团队从原来的3人增加到2019年的28名。许多老师选择长期留任、坚守岗位,例如纪能文院长7年、杨松老师8年、吴群彬老师5年、唐巧华老师5年。纪能文院长2009年、2014年先后两次被孔子学院总部评为“年度先进个人”;吴群彬老师2014年被孔子学院总部评为“最美汉语教师志愿者”。
不仅如此,孔院的教学环境同样得到了巨大改善。教学办公区从原先不到400平米到如今独立教学区建筑面积总计达6700平米,其中本部2700平米。此外,外方免费为中国教师们提供宿舍建筑面种总计2110平米,其中本部800平米,住宿条件改善了很多,电力、网络问题也得到解决。
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教室里总是挤满学生
在孔院,任教教师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汉语教学中,在他们在眼里,他们之间是师生,更是朋友。而对于孔子学院的学生来说,这些远道而来的老师,带来的不仅仅是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更是为他们人生带来了新的希望。孔院积极跟中资公司和尼日利亚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为一百多家企业推荐了一千多名汉语翻译,为中尼两国的经济合作做出了贡献。孔院汉语学生成为尼日利亚就业市场的“香饽饽”,许多学生通过学习汉语找到了工作,工资是普通人的3-10倍,他们用汉语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和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
为了让更多学生和当地人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增强孔院师生的凝聚力和孔院的吸引力,孔院每年都会举办多场文化活动,11年来,孔院累计举办100多场中国文化活动,参加人数超过5万人次。另外,2016年孔院先后创办“中国之声”中文广播和孔院《明德》杂志,扩大了孔院的文化影响力。
此外,国家也大力支持孔院学生学习中文。孔院奖学金名额由2009年的1名增加到2019年134多名,接收院校由厦门大学一所学校增加到包括厦门大学、北京大学在内的几十所中国高校,另外2019年还有21名学生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1名学生获得中国商务部“发展中国家少林武术”奖学金。截止2019年,孔院已经有400多名优秀学生获得中国奖学金赴华留学,可谓“桃李满天下”。
经过11年的迅速发展,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孔子学院已经成为办学成效最好的孔院之一,2015年、2017年两度获得“先进孔子学院”光荣称号。在2018年5月举行的莫桑比克“非洲孔子学院联席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将非洲地区的孔院高度评价为“全球孔子学院办学成效最好的地区”,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国家汉办副主任郁云峰将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孔子学院视为这片“办学成效最好的地区”的一个代表。
“国相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孔子学院为世界各国培养了许多精通中外语言文化的国际型人才,促进中外人文、教育、经贸等的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带一路”、实现中外“民心相通”的文化桥梁。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孔子学院就是其中的典范,为中尼两国友好交流、构筑中非命运共同体做出了贡献与示范。孔院在促进中尼两国经贸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与当地中资公司、尼日利亚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为多家公司输送管理和翻译人才,促进中资公司的本土化与迅速发展,助力中尼共建“一带一路”,改善尼日利亚基础设施、提高尼日利亚制造业水平,促进当地人民就业与提高生活水平。孔院的许多优秀学子如今活跃在尼日利亚各行各业,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孔子学院办公室 吴群彬)
责任编辑:曹熠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用真情讲好中国故事 用奋斗书写孔院新篇章
- 上一篇:厦门大学第十届海洋知识竞赛落幕
- 下一篇:我校承办第五届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游学活动
相关推荐
- 校领导带队检查暑假值班值守情况
- 【青春实践路】坚定报国志 逐梦航天情——校“空天逐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西昌开展航天主题教育活动
- 厦门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琪来校“送奖”
- 【初心笔谈】“四心”守初心 “四力”担使命
- 【青春实践路】用教育点亮农村学子的未来——红树林公益教育实践队走进三明永安、清流
- 学校组织领导干部参观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
- 百年校庆图书联展周揭幕
- 学校举行第四届厦门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年会暨第八届厦门大学本科生科创竞赛总结表彰大会
-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青年学生党员回信精神座谈会
- “劳动最光荣”——海洋与地球学院以劳动教育筑牢立德树人之基
- 《涛声回荡——杨国桢教授八十华诞纪念文集》出版
- 我校学子在第三届福建省“马克思主义能给予我们什么”主题征文和微演讲比赛中获奖
-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与贵州省能源局洽谈合作
- 第23期机关干部论坛开讲 为服务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决战决胜大局聚力
- 附属翔安医院:仁心仁术守护百姓健康
- 【身边好老师】春风化雨的引路者,海阔天空的戏剧人 ——记人文学院王晓红副教授
- 第三届高校大学生海洋与化学科技实践论坛在我校举行
- “海韵涛声”在云端 ——管理学院“流动课堂”上线初体验
-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全海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
-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新闻公告
- 附属翔安医院器官移植8个月突破50例 08-26
- 我校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 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08-26
- 铜陵市代表团一行来访我校 08-26
高考招生
- 厦门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