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强红笺】杨世宁的“无畏书”
杨世宁戴着铁链,在拘留所空地上从容地散着步,对着前来探狱的同乡如是说。在给父亲的家书里,他写下“儿为国为民而死,死亦甘心”。1927年6月1日深夜,枪声打破了夜幕的宁静,杨世宁在福州市郊鸡角弄英勇就义。族人殷切的期盼、家人诚挚的深爱与自身高尚的革命信仰相交织,杨世宁并没有犹豫,在他短短二十一年的生命中,他无所畏惧地选择了去追寻真理,走出一条波澜壮阔的革命人生。
杨世宁,原名杨德怀,号乐民,字世宁,1906年出生,祖籍福建省龙岩县万安(溪口)区松洋村。乡人尽管皆以农耕为生,却十分注重教育。杨世宁自幼好学,他先在村中的私塾就读,后转到溪口读高小。高小毕业时,尚且年幼的杨世宁考了一个“乙等第一名”,成为杨氏家族光宗耀祖的小辈。
1920年秋,14岁的杨世宁升入龙岩省立第九中学读书。1922年9月,他考入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师范部。集美学村在“五四运动”新文化、新思潮的浸润中,激荡着自由而丰富的多元思想。在这里,杨世宁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洗礼,开始思考萦绕在当时所有有志青年们头脑中的问题:中国的未来在哪里?社会变革的道路在何方?随着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更加深刻,他用青年人的担当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政治局势风起云涌,在“学潮”的风波中,杨世宁在厦门大学求学,又辗转上海,暂歇当时国民革命的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发起组织福建革命青年团。他曾和同乡同学谢景德等人共同创办了进步刊物《到民间去》,鲜明地主张到劳动人民中间去是为了了解和研究社会问题,探寻社会变革的道路;他和同乡同学组织成立“新龙岩季刊社”,创办《新龙岩季刊》,旨在积极宣传新文化,抨击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1925年5月,杨世宁参加罗明、李觉民、罗扬才等人组织的“协进社”,至此,他对于社会实际问题的研究开始进入了更深的层次。
杨世宁和同学创办的《新龙岩季刊》
1927年1月,在北伐战争不断取得胜利的大好形势下,闽西南各地党组织的代表在漳州召开联席会议,成立中共闽南特委,罗明任特委书记,杨世宁成为27位特委委员之一。同月,中共厦门市委成立,杨世宁任市委工运委员。随后,共产党领导的厦门总工会成立,中共厦门市委派罗扬才、杨世宁等5位党员作为市委代表参加了成立大会。杨世宁在会上作了激情的演讲。会议通过了总工会章程,并推举罗扬才为总工会委员长,杨世宁为副委员长。从此,杨世宁的肩上挑起了厦门工人运动的领袖重担。
同年2月,罗扬才与杨世宁等共同领导了全市工人开展“二五”加薪运动,掀起声势浩大的“罢山罢海”群众斗争。杨世宁多次代表总工会参加劳资谈判,向资方进行交涉。厦门工人阶级绵延数月的罢工斗争,在罗扬才、杨世宁的领导下,取得了胜利。而在斗争中,正是杨世宁与罗扬才所表现出来的无产阶级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和出色的组织领导才能,才使得斗争节节胜利,总工会的威望日益提高,杨世宁也成为厦门工人阶级的著名领导人。
罗扬才与杨世宁等共同领导全市开展“二五”加薪运动。海员加薪遭拒,工会组织罢海示威游行
厦门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国民党右派的恐惧。1927年4月初,国民党右派要发动反革命政变的消息陆续传出。中共闽南特委决定总工会转入秘密活动,开展隐蔽斗争。局势已然严峻。但杨世宁选择了坚守。为了稳住厦门革命斗争的中心堡垒,组织全市各个赤色工会工作人员疏散撤离,保持总工会与基层工会的联系,杨世宁和罗扬才等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坚守在总工会,一直工作到深夜,未及撤离。4月9日凌晨,戒严的小岛上,杨世宁和他的同志们被捕入狱。
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杨世宁依旧是那个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少年。他深知此番处境与命运,却从未有后悔的念头。在监狱外,曾与他一起并肩作战的工友们在强权的威胁下仍然抗议斗争;而监狱内,“为国为民”、“死亦甘心”的杨世宁英勇就义。
策划:宣传部
执行:宣传部融媒体团队
音频:厦门大学广播电台
往期回顾:
【南强红笺】罗扬才的“就义书”:https://news.xmu.edu.cn/2019/1015/c1552a380553/page.htm
(“南强红笺”融媒体专栏,是宣传部“新时代融媒体能力提升计划”又一次尝试和探索,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联系人:洪春生,联系电话:2187323,邮箱:xdtk@xmu.edu.cn)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南强红笺】杨世宁的“无畏书”
相关推荐
- 厦大学子获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三等奖
- 医学院胡天惠教授团队与化学化工学院张延东教授团队合作研发创新黄连素药物取得重要进展
- 校党委党校第166期暨工会第29期工会干部学习班举行
- 【高招进行时】我校开启2019年高招录取工作
- 厦门大学传达学习教育部“二上”预算培训会议精神 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 春发其华 秋收其实——厦门春华集团有限公司襄助厦门大学教育事业
- 校党委书记张彦视频连线毕业班同学
- 学校为百岁离休干部谢植桂庆祝生日
- 化学化工学院杨朝勇教授课题组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新进展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 副校长邱伟杰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 校领导率团访问新西兰和澳大利亚
- 学校组织收看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
- 央视“新闻直播间”:高校打通堵点 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 化学化工学院郑南峰、傅钢团队在《自然?纳米技术》报道溢流加氢大幅降低贵金属用量的重要进展
- 海南日报专文:厦门大学与海南的莫逆情缘
- 我校召开2020届毕业国防生宣布命令大会
- 青春实践路 |电子入龙涓,筑梦“芯”未来——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师生赴安溪龙涓中学开展暑期科技夏令营活动
- 厦大青年:支教接力20年
- 法学院至善法学大讲堂收官
- 不忘初心 守望相助——厦大出版社助力闽宁出版协作
新闻公告
- 附属翔安医院器官移植8个月突破50例 08-26
- 我校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 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08-26
- 铜陵市代表团一行来访我校 08-26
高考招生
- 厦门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