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国际硝化及相关微生物过程大会举行
10月8-12日,第六届国际硝化及相关微生物过程大会(The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itrification and Related Processes,简称 ICoN6)在厦门大学举行。国际硝化及相关微生物过程大会(ICoN)自2009年开始,每两年一届,现已先后在美国、荷兰、日本、加拿大和奥地利成功举办了5届。本届大会由厦门大学主办,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逾170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组织了59个口头报告及46个海报报告。
10月8日,ICoN6在翔安校区德旺图书馆2号报告厅开幕。开幕式上,海洋与地球学院党宏月教授介绍了ICoN6会议的科学意义及国际交流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民汉教授代表厦门大学致欢迎辞,并介绍了厦门大学及海洋学科的概况。
会议邀请了包括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Bess Ward教授,英国皇家学会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生物科学院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英国阿伯丁大学James Prosser教授,奥地利科学院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奥地利维也纳大学Michael Wagner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焦念志教授等8名该领域的知名学者做特邀主旨报告。
其他参会专家还包括日本中央大学Yuichi Suwa教授、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David Myrold教授、美国迈阿密大学Annette Bollmann副教授、韩国科学技术高级研究院Sukhwan Yoon副教授、瑞典农业科学大学Sara Hallin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Kyle Lancaster副教授、日本北海道大学Satoshi Okabe教授、日本东京农业技术大学Akihiko Terada教授、美国东北大学Ameet Pinto助理教授、美国犹他州立大学Jeanette Norton教授、英国阿伯丁大学Cecile Gubry-Rangin副教授、荷兰奈梅亨大学Sebastian Lucker助理教授、挪威生命科学大学Asa Frostegard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双江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贾仲君教授等。会议围绕6个主题展开讨论,包括新生理、新生物、新型相互作用,生物化学和生物标志物,工程系统,可持续发展与氮循环,进化和生态等。会议还设置了青年学者论坛,并邀请了巴基斯坦费萨尔巴德政府大学uhammad Aamer Mehmood副教授做了“Career planning: the road to success”的主题演讲。
焦念志院士为James Prosser教授颁发会议特邀主旨报告证书
10月12日下午,会议举行闭幕式。组委会及ICoN6大会主席党宏月教授回顾了会议的精彩瞬间,对为此次会议举办作出贡献的机构、老师及同学表示感谢。华东师范大学韩平教授和南方科技大学李芯芯助理教授主持了最佳学生海报奖的颁奖仪式。
最后,会议确定了下一届ICoN会议的主办方,并顺利完成会议交接。第七届国际硝化及相关微生物过程大会(ICoN7)将于2021年7月在普林斯顿大学举行。ICoN6大会主席、厦门大学党宏月教授把象征“N”循环和硝化微生物的鹿角工艺品交到了下届ICoN主办主席、普林斯顿大学Bess Ward教授的手上,完成了ICoN6向ICoN7的顺利交接。此件具有象征意义的工艺品,从ICoN1,经由历届ICoN会议,传至ICoN7,衷心希望每两年一届的ICoN会议越办越好,为国际N循环研究做出更大贡献。
以硝化作用为关键过程的氮循环是地球和海洋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最重要过程之一,与陆地和海洋的生态系统生产力、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等密切相关。氮循环研究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揭示海洋富营养化、赤潮、缺氧和酸化等重大环境问题起因、过程和机制的关键,并在污水处理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硝化微生物及与其相关的微生物研究现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重大科学发现频出的黄金阶段。在此科学背景下,召开系列国际学术会议,以硝化微生物为核心进行氮循环微生物研究的深入系统的专项讨论,对推动该研究方向发展、促进国内外科研交流合作、培养年轻科技队伍,具有重要科学和社会意义。
(海洋与地球学院)
责任编辑:张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第六届国际硝化及相关微生物过程大会举行
相关推荐
- 我校石墨烯工程与产业研究院产学研项目落地
- 公共卫生学院:营造良好师风学风氛围,弘扬抗击疫情正能量
- 我校敦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勇为杰出访问教授
- 校领导赴宁夏慰问厦门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
-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与贵州省能源局洽谈合作
- 厦大青年:用志愿服务献礼国庆
- 中欧论坛创始人一行来访我校
- 【媒体看厦大】中国教育报头版:众志成城 同舟共济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特别报道
- 2020新年献辞
- 人文学院:紧密结合专业特色,扎实推进主题教育
- 校领导带队赴山东大学调研交流
- 厦门大学校友蔡文炬教授当选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
- 当下香港电影发展现状学术研讨会暨第一届港台电影博士论坛在我校召开
- 听党指挥跟党走 深入理解西迁精神的核心与精髓 ——材料学院组织教师参观“交通大学西迁展”
- 我校建筑学专业以优秀等级通过全国高等学校专业教育评估
- 青春实践路 | 重访长汀厦大旧址,追寻红色革命记忆——新闻传播学院“乘风破浪”实践队赴长汀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 厦大学子夺得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
- 化学化工学院汪骋教授课题组与数学科学学院周达副教授课题组等利用机器学习指导金属有机框架(MOF)形貌调控
-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美美与共:比较的意义”高端系列讲座第一季圆满结束
- 我校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 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新闻公告
- 附属翔安医院器官移植8个月突破50例 08-26
- 我校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 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08-26
- 铜陵市代表团一行来访我校 08-26
高考招生
- 厦门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