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产物加工过程中的隐藏“开关”被发现
近日,我校环境与生态学院李庆顺教授课题组与其合作者的一项研究发现了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产物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隐藏“开关”,通过这个“开关”,可以有效调控这一加工过程的质量和效率。
通俗地说,基因表达是将指将DNA这个“法典”编码的指令转换成蛋白质的过程。这期间有许多重要步骤需要完成,打个形象的比喻,当一条指令从DNA“法典”抄录出来后,要由“信使RNA”来进行指令信息的传递,而这条信息的完整性还有赖于对信息末端进行修饰的“多聚腺苷化”(简称polyA)这一必经加工过程。所谓多聚腺苷化,是指一群蛋白来识别信使RNA内在的 “polyA信号”,并在其下游切割和添加一长串的核苷酸A的过程。只有经过这样加工后带有polyA的产物才是完整的信使RNA,才能准确地传递遗传信息、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那么,在植物细胞进行polyA过程中,polyA信号是如何被识别的呢?特别是,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中的这种信号尤其地弱。这成为植物细胞高质量完成polyA过程的一个关键所在,也是近年来该领域科学家们一直想探究的一个“迷”。
在过去四年里,李庆顺课题组及其合作者以拟南芥这一模式植物为研究对象,借助表观组学、基因测序技术等现代研究手段,揭开了这一秘密,即polyA信号的识别与包裹在DNA上的组蛋白的乙酰化有着密切关系:当研究者对这种蛋白进行去乙酰化的处理后,polyA信号被识别的程度便会明显不同。DNA上的组蛋白乙酰化一般是调控基因“抄录”的表观遗传信息,它能影响植物的polyA过程还鲜为报道。这就意味着,可利用这样的机制实现对polyA效率的调控。
HDA6调控拟南芥mRNA多聚腺苷化(CDF为累积分布频率,PSU为单个poly(A)位点占整个基因表达的比率,L、S分别代表基因偏好使用3’UTR远端、近端的poly(A)位点,△PSU为突变体hda6与Col-0的差值)
HDA6调控多聚腺苷化位点附近的H3K9K14乙酰化水平(“0”表示添加poly(A)时的剪切位点,“1nt variation”代表AAUAAA的1个碱基变异体,“others”代表其他未知的poly(A)信号)
这一机制的发现,被认为有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植物细胞中信使RNA进行多聚腺苷化过程的分子机制,对于阐述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抵抗逆境等的基因表达过程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今年8月5日,国际期刊《基因组研究》(Genome Research)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环境与生态学院)
责任编辑:陈联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产物加工过程中的隐藏“开关”被发现
相关推荐
- 央视“新闻直播间”:高校打通堵点 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 与国同梦 与梦同行——我校教师奏响三部曲 共迎新中国70华诞
- 徽风皖韵传情千里,南强钟声响彻江淮——记厦大与安徽的校地情缘
- 医学院胡天惠教授团队与化学化工学院张延东教授团队合作研发创新黄连素药物取得重要进展
- 【初心笔谈】不忘初心 担当使命 为推动文科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砥砺前行
- 我校联合共建的中国技术交易所海丝中心启动运营
- 校领导率团出访古巴、美国和墨西哥
- 学校召开“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会
- 全力以“复”迎接学生返校
- 厦门大学参与发起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
- 疫情当前“不见外” 外籍师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 2019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厦门大学分营开营
- 刘忠范院士一行调研能源与石墨烯创新平台
- 我校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离退休教职工文艺汇演
- 厦门大学举行2020年赴西部、基层、国家重要行业就业毕业生出征仪式
- 校长张荣与校办学生事务助理团队座谈
- 菲律宾大学迪里曼校区校长陈万杰一行来校访问
- 江云宝课题组超分子双股螺旋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
- 学校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整改整治专题会
- 我校党委党校第152期基层党务工作者培训班举办
新闻公告
- 附属翔安医院器官移植8个月突破50例 08-26
- 我校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 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08-26
- 铜陵市代表团一行来访我校 08-26
高考招生
- 厦门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