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学院杨勇课题组在《自然?纳米技术》报道钠枝晶固体核磁成像技术研究的重要进展
近日,化学化工学院杨勇教授课题组在可充钠金属电极的固体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Visualizing the growth process of sodium microstructures in sodium batteries by in-situ 23Na MRI and NMR spectroscopy”为题,2020年7月27号在线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 DOI:10.1038/s41565-020-0749-7)。
由于钠元素资源丰富且成本较低,有望应用于规模化储能电池领域,近年来安全长寿命的钠基电池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钠金属负极具有1165 mA h g-1的高理论比容量和-2.71 V的低工作电压,这使其成为钠基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然而,由于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生成钠金属微结构(SMSs,即枝晶状和苔藓状的Na金属)并在电极表面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层的堆积,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另外钠金属微结构的生长随时间演化,很难通过常规的非原位分析方法来表征,迫切需要一种原位表征技术来定量研究其生长和演化过程,理解其对钠金属电化学溶解-沉积过程的影响。杨勇教授团队发展了原位23Na磁共振成像(MRI)和原位核磁共振(Operando NMR)技术,为钠金属微结构的形成和演化提供空间分辨和定量的认知。实验结果表明,不断增长的SMSs首先会导致沉积过电位线性增加,直到达到0.15 V的过渡电压为止。此时触发电解液的剧烈电化学分解,从而导致生成苔藓型的SMSs和电池的快速失效。此外,借助23Na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结果也证明了钠金属表面SEI中NaH的存在。
近年来,杨勇教授课题组致力于发展先进的固体核磁技术用于电化学能源材料的研究。例如他们通过合理的材料结构设计和体相/界面调控,利用高分辨魔角旋转固体核磁技术对锂离子正极材料(Nature Energy 2, 17074 (2017);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412 (2019) 336–343),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Angew.Chem. Int. Ed. 2018, 57,11918 –11923;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18086-18095;)的充放电反应机理以及固态电池与固体电解质材料(Materials Today, 2020,36,139-163; Nano Energy 67 (2020) 104252;Chem. Mater. 2020, 32, 4998?5008)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美国国家高磁场实验室联合研发的电化学-原位固体核磁技术装置用于研究负极材料的充放电机理(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9, 7,19793)以及追踪界面金属枝晶的生长(Nature Nanotechnology (2020))等。
该工作得到了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傅日强教授、中科院海西副研究员钟贵明(共同通讯)、以及剑桥大学金艳婷博士的支持和帮助。 论文第一作者是杨勇教授课题组博士研究生向宇轩。研究工作得到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0905400、2016YFB0901502)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935009、21761132030、21603231)的大力资助和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5-020-0749-7
(化学化工学院)
责任编辑:杜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化学化工学院杨勇课题组在《自然?纳米技术》报道钠枝晶固体核磁成像技术研究的重要进展
相关推荐
- 翔安校区师生共享校园芒果丰收的喜悦
- 【青春实践路】青春艺心向党 支部艺教益乐 ——艺术学院研究生支教团党支部隆德艺术实践活动
- 光明日报刊发通讯《研究生为何频频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厦门大学多措并举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 基金委“海洋荒漠”重大项目夏季西太科考(KK2003)任务圆满完成
- 广西日报专文:八桂大地厦大情 百年悠悠携手行 ——记厦门大学与广西的校地情缘
- 医学院王鑫教授课题组在《PLOS Biology》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 校党委书记张彦带队对接厦门出入境疫情防控机制
- 将青春担当书写在战“疫”一线
- 全力以“复”迎接学生返校
- 新一届校务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
- 学校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
- 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余清楚在《人民日报》撰文:别让谣言跑在科学前面
- 学校召开加强新型冠状病毒防治科研攻关视频会
- 学校组织领导干部参观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
- 我校学生在志愿服务赛事中获佳绩
- 嘉庚学院:准确把握新特点新要求 推动主题教育做深做实
- 台北市副市长邓家基来访我校
- 首期“扬才计划”学生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开班
- 【初心笔谈】坚守初心 担当使命 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首届国际暑期项目在我校举办
新闻公告
- 附属翔安医院器官移植8个月突破50例 08-26
- 我校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 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08-26
- 铜陵市代表团一行来访我校 08-26
高考招生
- 厦门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