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分校化学工程系杨慧芬副教授和本科生在国际材料科学顶级期刊发表论文
近日,我校马来西亚分校化学工程系杨慧芬副教授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在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上发表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Polymer Blend Membranes for Gas Separation and Pervaporation”的论文。该刊物是国际公认的材料科学领域顶级期刊,影响因子高达31.56。马来西亚分校化学工程系2016级本科生张浩共同参与此项研究并作为该论文第二作者署名。
近年来,用于气体分离和渗透气化的聚合物膜得到了广泛关注。虽然具有新型结构聚合物的合成可提高膜的分离性能,然而,这些新型聚合物的开发伴随着诸如研发周期长、经济成本高等一系列不确定的风险。聚合物共混物则具有通用性、直接性、花费少、耗时短的优点,在开发预期分离性能膜领域被视为一种具有良好前景的改良策略。尽管具有这些优点,但聚合物共混物却在分子水平上广泛存在相容性差的问题,直接导致了膜分离性能未达到预期。聚合物共混物的热力学性能导致了如混溶、不可混溶和部分混溶的现象。本文基于聚合物共混物相容的重要性,阐述了对聚合物共混相行为、分子相互作用、膜分离性能的基本理解。文章还回顾了近年来先进聚合物共混物膜在多种能源相关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在气体分离和渗透气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文章还对发展聚合物共混膜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机遇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杨慧芬副教授2014年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2010年至今,先后在新加坡、德国、马来西亚和中国从事科研工作,并一直专注于膜材料的前沿研究领域。其科研方向包括:用于气体分离的高性能膜材料, 主要涉及聚合物结构修饰、膜材料的制备、中空纤维膜、膜表面改性、纳米颗粒修饰与自具微孔聚合物(PIM-1)合成相关的新一代气体分离膜领域。此外,她还关注理论研究和具有大型工业应用潜力的膜材料应用研究(如渗透蒸发,除湿、除雾和气体分离等)。她在相关科研领域已发表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并获得多项重要学术荣誉。
张浩是分校化学工程系大四本科生。他已获得保送直博资格,即将进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深造。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79642520300773
(责任编辑:杜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马来西亚分校化学工程系杨慧芬副教授和本科生在国际材料科学顶级期刊发表论文
相关推荐
- 学校召开“一站式”学生社区兼职辅导员座谈会
- 我校向武汉大学和华中科大捐赠四辆负压救护车
- 我校举行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
- 校领导出席第十一届中日大学校长论坛
- 外交部外管司一行来校调研
- 【媒体看厦大】人民日报客户端:好消息!新型冠状病毒有望实现“一键快检”
- 河南日报专文:“豫”见厦大 古今佳话 ——厦门大学与河南的校地情缘
- 菲律宾大学迪里曼校区校长陈万杰一行来校访问
- 我校李晓红教授获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筹办工作先进个人
- 10万人次!我校“学习共享空间”探索学生公寓工作新方向
- 人民日报:厦门大学上好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为战疫贡献青春力量(在一线)
- 【“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青春奋斗 强国有我 ——化学化工学院举办2019届毕业生党员教育大会暨学生党支部书记任职荣誉致谢仪式
- 吉林日报专文:山高海阔踏浪逐雪 北吉南厦莫逆相交 ——厦门大学与吉林的校地情缘
- 【壮丽70年】独是师资一项,最为无上第一要切
- 我校石墨烯工程与产业研究院产学研项目落地
- 厦门大学举办2020年就业暨实习空中双选会
- 青春实践路 | 扎根厦大 播种华夏 做陪伴孩子的“红树林”——国际学院红树林团队2020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 国务院参事仇保兴做客南强讲座
- 台北市副市长邓家基来访我校
- 我校加入中国科协航空发动机产学联合体
新闻公告
- 附属翔安医院器官移植8个月突破50例 08-26
- 我校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 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08-26
- 铜陵市代表团一行来访我校 08-26
高考招生
- 厦门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