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重洋践行“大同”的理想——校友明大同将部分遗产捐赠厦门大学
近日,我校收到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美国圣地亚哥的信。
写信之人是我校校友明大同(John Cleary)的友人、曾经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查尔斯·塞维利亚(Charles Sevilla)。84岁的明大同不久前因骑自行车不慎摔倒,在家中溘然长逝,生前委托友人将其在基金公司的部分退休金资产赠予我校。查尔斯·塞维利亚通过我校在美国共建的圣地亚哥孔子学院来信,提醒我校就此事与相关机构取得联系。
我校校长张荣亲自致信查尔斯·塞维利亚,对明大同的不幸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对他在生命最后时刻仍念念不忘万里之外的厦门大学并慷慨捐赠表示衷心感谢。张荣充分肯定了明大同近年来致力于推动美中两国青年交流互鉴的大爱情怀,并对他终其一生的善心、义举和胸怀品格表达崇高敬意。
他走过四十多个国家,家中经常会住满来自中国、俄罗斯以及欧洲、南美洲等地的青年学生;虽然因经历过严重的车祸和跳伞事故,腿脚不便,但他乐观生活,勇于挑战,影响和改变着身边难以计数的人……明大同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退休多年的法律专业教授,曾在美国空降部队服役,退役后他成为一名联邦法院的辩护人,专为贫苦人士提供法律援助。
退休之后,明大同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文化交流和语言学习中,与我校共建圣地亚哥孔子学院结下不解之缘。明大同热爱中国文化,大力支持孔子学院的发展。他不仅义务承担孔院的法律顾问事务,还不定期为孔院捐款、募捐,并热心支持孔院各项事务,成为圣地亚哥孔子学院“孔院之友”的杰出代表。
“厦门大学是一所开放包容并为梦想保驾护航的学府,它倾力守护了一位高龄老人的中文求学梦。” 2011年,出于对学习中文的强烈愿望,在圣地亚哥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刘丽容的建议下,75岁高龄的明大同只身奔赴中国,来到我校学习中文,成为当时厦大海外教育学院年龄最大的学生。
在厦大,他度过了三年的学习时光。学习中文,发音和声调是他遇到的最大难题。在这个只有25个外国学生的班级里,其他学生在来中国之前都已经完成了一至两年的中文课程,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有过来华经历,汉语水平比明大同高出很多。但是,明大同并没有看轻自己,反而越发努力。
一年之后,明大同可以说一些简单的中文,但他知道声调不是很准确。为了学好中文,他日复一日地坚持学习。他每天散步时,都要进行两个小时的听力练习。慢慢地,他在阅读和拼写中文方面有了明显进步,“每次发音正确时,都觉得自己是在唱歌”。
(明大同(前排右五)在厦大中文班学习)
自2013年起,明大同克服困难并提供资金,以一己之力倡导和组织美中学生暑期交流项目,多次在我校举办中国刑法暑假研修班,并积极组织我校学生免学费赴美实践游学。
厦门的律师友人张雄飞第一次听闻明大同“夏日计划”的收支情况,问他项目盈利点在哪、是不是算错了,明大同回答:“没有算错,因为我们就是没有利润。”“那您投入大量的时间与金钱,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明大同说:“为的就是让项目启动,能够有更多人来交流。”在他的努力下,美中青年学生踏上对方的国土,增进了解,更多的美国青年开始认识了解一个现代真实的中国。
“明大同先生积极乐观的精神、对厦大的深厚情谊以及与对梦想的不懈追求深深感染了代表团的每一位成员。”2019年12月,我校副校长杨斌率团访问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与环球知识大学期间,明大同全程陪同担任向导,积极参与每场访问活动的筹备、联系与组织。他坚持用中文与代表团交流,热情分享刚刚结束的厦门之行、2020年美中暑期交流项目的筹备进展,并深情回忆起在厦大求学的美好时光、与厦大的不解之缘。
“我坚信我的中文名字——大同,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人民都是一样的,相同要大于不同。我的目标是,让更多的人从自己国家走出去其他国家看看,这份事业给我带来更多的是快乐。” 在山西广播电视台采制的专题纪录片《明大同的夏天计划》中,明大同动情地说。
故人虽已逝,情谊永长存,我校会永远记住这位胸怀大爱的老朋友,这位中美民间交流的使者,也会善护明大同先生赠与我校的这份深情厚义,携手努力,并肩前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人类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图/文 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孔子学院办公室、国际处、美国圣地亚哥孔子学院)
责任编辑:林济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跨越重洋践行“大同”的理想——校友明大同将部分遗产捐赠厦门大学
相关推荐
- 《中国教育报》刊发我校疫情防控工作通讯
- 湖南日报专文:凤凰花开 芙蓉情深——厦门大学与湖南的校地情缘
- 校领导检查后勤集团疫情防控和复工复学准备工作
- 【初心笔谈】突出“六个聚焦” 落实“六个着力” 推动整改落实见成效
- 学校和厦门万泰向法国赛诺菲巴斯德授权新型轮状病毒疫苗专利技术的全球开发
-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
- 校级领导干部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二次集中学习研讨
- 校党委书记张彦带队对接厦门出入境疫情防控机制
- 中德科学中心联委会会议代表来访我校
- 《瞭望》刊发张荣校长专访:立心铸魂 止于至善
- 夏宁邵教授获第二届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CST卓越创新转化奖
- 【壮丽70年】坚持开放办学 阐扬世界文化
- 化学化工学院叶龙武课题组杂环合成方法学研究发表于《自然—通讯》
- 我校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项目奖、个人奖
- “合诚杯”福建省第十二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我校举办
- 校领导赴广西慰问选调生与困难学生
- 组织部统战部联合党支部与省、市侨联党支部创新开展“校地侨联党建智库联创”活动
- 旅港校友庆祝新中国70周年华诞暨校友会建会70周年活动举行
- 中国青年报头版:习近平同志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三)
- 化学化工学院洪文晶、程俊教授单分子电子学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
新闻公告
- 附属翔安医院器官移植8个月突破50例 08-26
- 我校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 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08-26
- 铜陵市代表团一行来访我校 08-26
高考招生
- 厦门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4
- 厦门大学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