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头版】耄耋院士陶文铨:希望再为国家工作20年
2019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日前揭晓,耄耋之年的陶文铨获此殊荣,实至名归。
陶文铨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国际数值传热学专家,也是我国计算传热学学科分支的奠基人之一。
近30项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及国家级荣誉;34项国家发明专利;300余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论文……一组组数字、一项项荣誉,是陶文铨一辈子奉献报国的最有力见证。
开创传热学科的多个第一
今年80岁的陶文铨出生于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浙江绍兴。1956年,正在读高中的陶文铨被交通大学毕业的钱学森的报国故事深深打动,即使知道交大西迁,依然毫不犹豫地报考了交通大学动力工程系锅炉专业。
“交大迁到哪里,我就考到哪里。”就这样,他成为了交通大学西迁后首批到西安报到的学生。本科毕业后考上研究生,师从西迁老教授杨世铭攻读传热学。
1979年8月的一个午后,陶文铨在学校图书馆翻到了一本英文版的《计算方法》,两个星期的时间,陶文铨写下了两本自学笔记,正是这本书,开启了他研究数值计算的大门,让他踏上了计算传热学的求索之路。
1980年,陶文铨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机械系传热实验室进修。他分外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抓住每分每秒,凡是有关数值计算的课程,都去听、都去学。“当时我就像一块干海绵被放进了海洋里,拼命地汲取知识的水分。”回国时他没想着给自己买点什么,而是用大部分积蓄买了书籍资料和磁盘,并将这些无私地与国内同行共享。
回国后的陶文铨一直潜心从事传热强化与流动传热问题的数值计算两个分支领域的研究,并开创了国内这一领域的多个“第一”:1986年,在西安交大主办了我国第一个计算传热学讲习班,首次将传热强化与流动传热问题的数值计算等领域研究引入国内;1996年,牵头组建热质传递数值预测科技创新团队,随后创建热流中心,开展复杂热质传递问题数值预测基础研究及重大工程技术创新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构建了宏观—介观—微观多尺度计算框架体系,发展了界面耦合的重构算子和耦合理论;发明了高效低阻的强化传热技术,突破了国际上“气体阻力增加必大于传热强化”的传统理念,使我国流动与传热的多尺度模拟研究处于国际前沿……
陶文铨的研究成果在航天、能源和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他所开发的强化传热技术都已用于工业实际,对我国气体换热器产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陶文铨带领团队研发的新型换热器为企业新增产值20多个亿。
如今的陶文铨依然发挥着余热,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推动数据中心节能项目和氢燃料电池项目在陕西落地的相关工作上,希望团队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我们只想通过从事的专业,使得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能在世界上占一席之地,有话语权,处于领先地位。”朴实的话语掷地有声,陶文铨做到了。
不耽误学生一堂课
“不能耽误学生一堂课”,这是陶文铨的工作宗旨。从1966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开始,陶文铨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用53载岁月的精勤付出,书写了一个大写的“师”字。
陶文铨上午做完白内障手术,下午就去给学生上课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但至今听起来依然让人胆战心惊。“白内障开刀没有什么事,所以我上午开刀下午就去上课了,结果几个学生代表把我挡到门口,不让我去,说是已经通知学生解散了,我刚开完刀不能上课。”说起这段往事,陶文铨云淡风轻,但学生的关怀却让他笑得格外温暖。
每次上大课,陶文铨都会提前到授课的阶梯大教室。该阶梯教室是一个能容纳367人的大教室,但来听陶文铨讲课的学生经常超过此数。于是,他就自己买了20个小马扎,每次上课前让学生摆好。坐着小马扎认真听讲的学生,成为陶文铨课堂上独有的风景。
陶文铨常说:“要对几百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负责。”所以即使传热学、数值传热学、计算传热学近代进展等课程已经讲了很多次,但每次课前陶文铨仍会认真准备,纳入新的体会和内容。“上课就像梅兰芳演《贵妃醉酒》,演一遍有一遍的体会,讲一遍有一遍的收获。”
从教53载,陶文铨桃李满天下,听过他课程的学生约有12000多人,培养的研究生有140余位,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在国内相关高等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工作,许多已经成为学术带头人;他所带领的团队自1997年组建以来,先后获批科技部创新团队及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形成了梯队和年龄结构合理、基础与应用研究并重、优势互补的创新团队。
在陶老看来,做基础研究必须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希望年轻人能够坐得住“冷板凳”。虽然已是80岁高龄,但陶文铨笑言自己心态堪比18岁,“我希望能为国家再健康工作20年。”
原文刊发于2019年8月12日《科技日报》头版
报道链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9-08/12/content_427661.htm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科技日报头版】耄耋院士陶文铨:希望再为国家工作20年
相关推荐
- 何新楷:西迁精神就是要引导学生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
- 研工部举办2020春季学期第二次研究生思政论坛
- 西安交大原创广播音乐剧《西迁西迁》播出
- 【毕业啦】优秀毕业生之巩卓青:笃行以致远
- “2019年中国逻辑学会第三届全国学术大会”开幕式举行
- 学校召开创新港校级公共平台建设现场推进会
- 【众志成城克时艰】钱学森书院学子志愿服务战“疫”一线
- 【西迁新传人】李明德:明德·育人·立院
- 西安交大召开2020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议
- 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与西安交大签订合作协议
- 西迁精神学习交流座谈会暨纪实文学《西迁人》首发式举行
- 交大战“疫” 科技作强援
- 张迈曾调研推进创新港系列文化建设项目
- 【初心·使命】系列评论之五:要做干实事勇担当的好干部
- 林宗虎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西安举行
- 将各种创新元素聚集成发展的“快车道”——理化研究院化学平台搬迁故事
- 咬紧牙关不放松,凝心聚力破难题——疫情影响下的来华留学生招生工作侧记
- 【陕西日报】吕毅和他的外科“梦工场”
- 2020年本科生学生标兵双节畅谈会举行
- 复学伊始 “线上+线下”齐发力 教学质量实质等效
新闻公告
- 学校即将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10-25
- 西安交大举办2020年第二期新任职干部培训班 10-25
- 西安交大举办2020年第二期新任职干部培训班 10-25
- 西安交大获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乒乓球赛冠军 10-24
高考招生
- 西安交通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