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陈博谦:做中泰文化交流的使者
中国和泰国地缘相近、血脉相亲、文化相通。多年来,两国开展全方位的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使我得以开启三段难忘的人生旅程。
求学岁月:中泰友好背景下的留学生
2007年夏,我作为校际交换生踏上了赴泰国清迈的短期留学之路,从零开始学习泰语和泰国文化。当时,中国在泰留学生尚属少数群体,经常会被误认为来自日韩等国。此外,因为很多教授汉语的泰国籍老师是在中国台湾学习、进修的,所以汉字以繁体字为主,发音也并非标准的普通话。种种因素导致我在泰国的学习和生活时常会遭遇一些障碍,但留学不光是学业的精进,更是心灵的修行、文化的交流,唯有尝试接纳、学会沟通,才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在泰留学期间,我收获了许许多多难以忘怀的美好体验。上课时,温柔的泰国老师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教我认读泰文,不厌其烦地为我纠正发音;课余时间,我去附近的菜市场、超市等地找小摊小贩聊天、练口语,也解答各种关于中国的问题,告诉他们中国的真实情况;放长假时,我穿越千年的大城王朝遗址,流连普吉苏梅的椰风海岸,见识世界、充实自己。
这段留学经历,成为我记忆中最美的篇章,镌刻心底。
初入职场:赴泰任汉语教师志愿者
随着全球掀起的“汉语热”,泰国政府于2001年在《基础教育教学大纲》中规定汉语为外语教学科目,2003年邀请中国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2005年起草《促进泰国汉语教学五年战略规划(2006年—2010年)》,2008年启动《中泰合作培养泰国本土化汉语教师项目》,汉语教育在泰国发展迅速。
由于我的专业是汉语国际教育,又掌握泰语,2009年顺利通过了孔子学院总部的选拔,派往泰国东北部的孔敬府(Khon Kaen)执教。这里有着淳朴的民风和美丽的自然风光,但因发展滞后,是泰国比较贫穷的地方。作为全校从小学1年级到高中3年级唯一的汉语老师,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在酷热的天气里经常累到下课不想说话,同时还要忍受方圆近百公里内没有同胞的孤独。
幸而背后有祖国的支持和孔子学院总部的关怀,加上校方的悉心照顾,日子过得虽累却很快乐。不久,我便和泰国师生们融为一体,两种语言的切换,两种思想的碰撞,两种文化的交融,让我们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认同。
目前,泰国以16所孔子学院和20个孔子课堂的数量,居东盟国家之最;十几年来,泰国接收汉语教师志愿者人数累计逾1.7万人次,在全球首屈一指。据不完全统计,泰国的汉语学习者从2003年的8万多人增长到目前超过100万人。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的日益强盛,得益于中国教育事业阔步迈向国际化。
驻外工作:肩负中泰文化外交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如今,文化外交已经成为国家整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施展文化外交所借助的重要舞台之一便是在海外建设文化中心。
为了进一步深化中泰文化交流与合作,东南亚首家中国文化中心于2012年底在曼谷揭牌。它是中国政府投入运营的37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中规模最大的“旗舰店”,设有剧场、展馆、图书馆、教室、舞蹈房等,不仅是文化的窗口、精神的家园,亦是情感的纽带、友谊的桥梁。
2017年底,经我所在单位西安交通大学批准,我有幸被文化和旅游部借调派驻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工作。这份工作在人们看来,也许是整日西装革履、风度翩翩,也许是在宴会场合觥筹交错、谈笑风生。但实际上,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是通宵达旦的加班灯火,是篇篇呕心沥血的调研报告,是漂泊异乡里的独自坚守,是装车卸货时的挥汗如雨。
2015年,曼谷市中心四面佛爆炸酿成百余人死伤;2017年,单位紧邻的地铁站发现爆炸装置,所幸拆除及时未酿成伤亡;2018年至今,集中爆发的登革热、狂犬病疫情,都需要随时保持警惕。然而,这一切只能独自咽下。选择驻外,是一种家国情怀、一种品格担当、一种信仰抱负,但终究都是个人选择。对于家庭而言,我亏欠的不仅仅是一句“感谢”,更要让家人放心。而学校和国家的信任又时刻鞭策着我全身心投入工作,不负重托。
这儿离家虽远,但离祖国很近。每天,庭院里会冉冉升起五星红旗,汉语课堂里会传来朗朗书声,古筝琴房中会飘出袅袅余音。日月往复,深耕细作,中国文化必将根深叶茂,誉满暹罗。
一路走来,感谢祖国的进步和发展带给我难得的机遇,让我能在青春岁月里参与中外文化交流这样的光荣事业。在新中国即将迎来70年华诞之际,遥祝我的祖国生日快乐!
(作者系泰国曼谷中国文化中心驻外干部、西安交通大学职员陈博谦)
原文刊载于2019年8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05版
文章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9-08/10/content_1940605.htm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人民日报海外版】陈博谦:做中泰文化交流的使者
相关推荐
- 【进军创新港】创新港工程楼和多功能阅览中心封顶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特别节目:汇聚人民力量 维护国家安全
- 西安交大2019年度教工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开班
- 西安交大赴民进陕西省委员会调研文化建设合作
- 西安交大“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江苏省引热议
- 为国家为人民作更大贡献
- 【思源时评】“好菇毒”与“加油干”
- 我国首台无氟环保GIS设备问世
- 郑庆华、颜虹检查本科生迎新准备工作
-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高松一行来访
- 王树国会见第十四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嘉宾
- 图解西安交通大学2019年党内数据统计公报
- 冯耕中教授获评“改革开放四十年物流行业专家代表性人物”
- 校工会、青工委组织青年教师社会实践活动
-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肿瘤细胞DNA编程计算分析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 【丝路追梦人】杨琳:发挥陕西自贸试验区和“一带一路”双优势 构建文化交流门户区
- 第三届大学文化高峰论坛在创新港举行
- 2019年联合国人力资源外联项目宣介会(西安站)走进西安交大
- 西安交大获中国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男双冠军
- 【进军创新港】交大师生在创新港举行主题快闪活动
新闻公告
- 学校即将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10-25
- 西安交大举办2020年第二期新任职干部培训班 10-25
- 西安交大举办2020年第二期新任职干部培训班 10-25
- 西安交大获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乒乓球赛冠军 10-24
高考招生
- 西安交通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