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迁精神中的“她力量”
“‘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考察西迁博物馆,深刻阐释了“西迁精神”的核心和精髓,并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64年前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做出的战略决策:交通大学内迁西安。
1956年8月,首批1000多名交大师生家属二话不说,打起背包就出发,从黄浦江畔的十里洋场奔赴渭水之滨的千年古都,扎根陌生和艰苦的地方缔造着一段历史传奇“西迁精神”。
60多年风霜雪雨中,有这么一群女性,有教师,有教辅,也有家属,她们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以燃烧的激情成就着一段峥嵘岁月,留下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西迁故事。她们,是“西迁精神”的见证者,更是缔造者,历史注定有她们浓墨重彩的一笔。
“哪里能拿粉笔,哪里有讲台,哪里就是我的家”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
1956年9月2日,“交大支援大西北专列”从上海出发,向西安“进军”。专列上挂着大横幅,写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火车经过奔腾的长江黄河,年轻的师生们一起唱响《歌唱祖国》。
现年已经91岁的盛剑霓就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谈及那段历史,盛剑霓更多的是怀念和感动。离开上海时,小女儿才一岁,为专心工作,盛剑霓将孩子留在上海,怀揣着和母亲、兄妹、孩子的一张“合家欢”独自前往西安。“只要上下一条心,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做好自己的工作,就不觉得有什么艰苦。”
“我是一名教师,哪里能拿粉笔,哪里有讲台,哪里就是我的家,所以我抱着8个月大的女儿,和婆婆、侄子一起跟随西迁大军来到了西安。”俞察回忆西迁经历时这样说道。那时,她的爱人借调到了交通大学西安部分筹建绝缘专业,西安也需要她这样的专业教师,所以俞察毅然与爱人同行。从此,俞察在西安交大的讲台上度过了35个春秋,直至最后一批研究生毕业。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当年西迁中的许多女教职工如今已长眠黄土地,年龄最小的,如今也是白发苍苍年届八旬。她们是开发西部的先行者,在半个多世纪里,历经风雨,扎根黄土矢志不渝,为西部大开发和全国的经济发展布局,培养了大量人才,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为西部发展、全国经济发展布局贡献力量”
“西迁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在能动学院何雅玲院士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师从著名工程热物理学家陶文铨院士,陶院士在西迁时还是名刚20岁的学生,跟随西行的列车,他已扎根西安60余载,经过“传帮带”,何雅玲院士所在的热质传递的数值预测控制及其工程应用创新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我们从追赶到并驾齐驱,再到某些领域走到世界领先的位置,成绩来之不易。”何雅玲说,“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我们还要谨记‘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全国经济发展布局贡献力量。”
“西迁的前辈们放弃上海优越的条件,响应国家号召,来西安创业、扎根、发展。我们上学的时候,就经常听说像陈学俊院士、彭康老师等老一辈西迁教授的故事,耳濡目染慢慢培养出一种归属感。”西安交大电气学院副院长刘文凤表示,“西迁精神”是爱国主义的赤子情怀、“乐”中作乐的乐观主义、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更是西安交大科研工作者的情怀。
“传承‘西迁精神’对我来说就是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项课题。”刚刚获得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的钮春萍如是说。作为一线教师,钮春萍始终以求真务实、默默耕耘的态度,积极奋斗在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践行“西迁精神”。
交通大学迁校64年来,已经为国家培养超过27万名高层次人才,其中40%的毕业生在西部就业。在“西迁精神”的引领下,交大人已创造了近3万项科研成果,其中239项获国家“三大奖”。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奖37项,居全国高校第五,其中2017年位列第二;国家级重点科研基地数量稳居全国高校前十,两次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皆有3个获评“优秀”,位列参评高校第一。交大人满怀在祖国西部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坚定信念,正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和豪情,开拓前行。
“在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属于我们的杰出贡献”
西安交通大学高度重视将“西迁精神”落实在新时代知识分子爱国奋斗行动中,特别是女性教职工作为教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西安交通大学广大女性教职工正在以高昂的斗志、坚强的信心,在新时代为更好地弘扬爱国奋斗精神汇聚起磅礴伟力。
2019年12月,西安交大举办时代巾帼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研讨会,女教职工们结合自身工作,畅谈如何在历史洪流中弘扬爱国奋斗的精神,让“西迁精神”永放光芒。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电信学院女教授张楠认为,“我们青年一代会继承和发扬老一代西迁人不畏困难、奋勇向上的传统,在科研和教学中扎根西部、放眼国际,在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属于我们的杰出贡献。”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华夏大地,西安交大派出302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这其中女性医护人员就有234名,这些女性医护人员为了人民的安危奔赴战“疫”一线,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魄力和勇气,用实际行动传承和践行了“西迁精神”。
薪火相传,向西而歌。如今,西安交大再次起航,倾注全力打造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已经落成,牵头发起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成员单位联系愈发紧密,交大女性教职工正在各自的舞台上以百倍的信心和十足的干劲为交大的发展凝聚智慧,贡献力量。
原文刊载于2020年5月7日中国妇女报头版
报道链接:http://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20-05/07/069097.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西迁精神中的“她力量”
- 上一篇:图书馆迎来开学首批返校学子
- 下一篇:谢友柏:脚踏实地 十年磨一剑
相关推荐
- 河南省副省长霍金花一行来校洽谈合作
- 研工系统召开专题会议落实“科创月”活动准备工作
-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中深层无干扰地热供热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编制组工作会议在西安交大召开
- 【中国高等教育】郑庆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动高教改革发展
- 【奋翅起高飞】有一种奋斗叫坚守岗位
- 药物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科创月”活动抢先看
- 陕西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与训练基地揭牌仪式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书院启动仪式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举行
-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陈乃霞一行来校评估验收党建“双创”工作
- 张迈曾调研指导创新港综合服务大厅和研究院建设情况
- 西安交大VEX机器人队新赛季包揽世锦赛中国选拔赛冠军
- 【进军创新港】信息化体验一日行 点燃搬迁入驻新引擎
- 西安交大举办第六期宣传思想骨干研修班
- 学校实地调研扩大办学规模房屋调整工作
- 陕西省社科界第十三届(2019)学术年会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
- 图解《关于校级公共平台征集学科共建、托管设备的通知》
- 【思源时评】疫情面前,我们如何听、说、想、行
- 徐友龙:创新港建设的践行者
- 西安交大召开党委常委会 学习交流《约法十则》 审议创新港建设标准等文件
- “听党指挥跟党走”是西安交大矢志不渝的前进方向
- 【科技日报头版】耄耋院士陶文铨:希望再为国家工作20年
新闻公告
- 学校即将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10-25
- 西安交大举办2020年第二期新任职干部培训班 10-25
- 西安交大举办2020年第二期新任职干部培训班 10-25
- 西安交大获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乒乓球赛冠军 10-24
高考招生
- 西安交通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交通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