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本科生用钉子和线还原游牧民族的转场文化
西电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彭晗)为了将哈萨克族传统的游牧转场文化永远保留在记忆中,三位西电本科生,用钉子、线、木板这些最简单的材料,改编成了这幅最纯粹、最正宗的“文化转场”。
一幅画、三个人、九十多个小时、一千一百多颗钉子,他们完成了一次对濒临消失的哈萨克转场文化的无声“挽留”。
哈萨克族是世界上著名的游牧民族之一,他们勇敢强悍,能歌善舞,骑术高超,现在仍然保持着原始的生活方式——转场。
转场,对牧民来说,不仅仅是帐篷的搬迁,更是一段先人们留下来的生命里程,一条被后人们不断演绎拓展的记忆长河。传统的转场已经延续了近3000年左右。每到秋季转场,哈萨克牧民赶着牛羊马等牲畜,长距离迁徙,跋涉数十公里到数百公里。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进入牧民家庭。在不久的将来,牧民会用汽车运输牛羊,而传统的牛羊转场将会消失在时代的洪流之中。
“小时候跟着家人经历过转场生活,全家男女老少都骑在马上长途跋涉,浩浩荡荡地穿过草原,总觉得特别神奇,对这种文化也很感兴趣,所以想到了改编这种传统的即将消失的文化。”来自计算机学院的哈力别克·阿斯吾拜同学腼腆地说。
他们为此特地在学校的东门租了房子,白天没课的时候就轮流制作。为了使作品更加让人印象深刻,他们选择了钉子、线这些最简单、最常见的材料来还原最初的画作。从一开始的构思,到后来的材料物资的准备,再到之后的制作,“时间方面确实是有一定困难的,比如说在木板上钉钉子的时候声音会特别大,怕影响周围邻居休息,我们一般都是在早上十点之后才开始钉,先勾勒出大体的画面,然后一次性钉完所有的钉子。”
为了使作品的效果更加贴近原型,他们选用了这块高一米二、宽二米一的木板,一比一的还原了原画本身的尺寸,用顺时针正方块的缠线方式将黑线均匀地缠绕在钉子上,最终呈现了这幅充满哈萨克族传统文化气息的“钉子画”。
“我们想通过这幅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转场文化、了解哈萨克族文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应该是我们的自觉意识。”哈力自豪地说道,“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这幅作品可以放在展览馆中,让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的民族文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西电本科生用钉子和线还原游牧民族的转场文化
相关推荐
- 海棠三号书院开展“宪法知识我知道”系列宪法宣传活动
- 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
- 科创社2020届团员首次外出调研兼团建活动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启动2021年“晨光运动计划”
- 华山领航计划丨西电举办系列青年教师成长沙龙
- 人文学院组织师生观看西电建校90周年暨一流大学建设发展大会
- 西电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 安排部署重点工作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工干部来西电调研考察交流
- 强化实践锻炼 发挥先锋作用|海棠七号书院召开社区党员“一二三四”成长评价体系动员会
- 西电创新DTO协会主办“Summer Party”活动圆满结束
- “运动战疫,冲锋在前”——体育部党支部将党徽闪亮在疫情防控前沿
- “西电-浪潮数据库创新实验室”揭牌仪式举行
- 各单位多形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实(一)
- 人工智能学院开展《头雁奋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重要论述》心得分享交流会
-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 师德标兵|马国宏:敦笃热爱成教育 五育并举谋发展
- 校工会在疫情防控中当好教职工“贴心人”
- 通信工程学院召开2021级通信工程试点班新生见面会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增4项省级实验教学平台
- 生科院举办“以吾辈之青春,颂祖国之昌盛”国庆节系列活动
新闻公告
- 西电举办中国军队直招军官政策宣讲视频会 03-16
- 西电2022年春季兵启航奔赴军营 03-16
- 西电广研院传统刺绣美育公开课 03-15
高考招生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招生章程(2015年)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招生章程 08-0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