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新闻公告 >

西电广研院开展美育堂系列课程:当代艺术赏析

2021-05-28 0 新闻公告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闻网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文娟 李志敏)5月26日下午,广州研究院在海丝知识中心B6栋图书馆美育实践基地,举办当代艺术赏析美育公开课,邀请广东财经大学艺术系主任李呈让教授,带领大家解读当代艺术作品,分享当代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揭示欣赏抽象性艺术作品方法。本次美育公开课由广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沈八中主持。

课程从艺术的三个历史时期——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当代艺术展开,详细介绍了每个艺术风格时期作品的特点、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以及为何会退出历史舞台。16世纪-19世纪前为古典艺术盛行时期,它是农耕时代的产物,是人类对世界的解释和说明,是少数天才集中人类智慧的结晶。古典艺术的核心是平面上准确再现物体的三维空间关系,而这也是古典艺术没落的原因——摄影术的诞生。在摄影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普及之后,古典美术的社会价值就被完全取代了,古典艺术受到了毁灭性打击。同时,战争的爆发,使得当时艺术家们陷入沉思:“人类物质文明已然如此空前繁盛,为何仍有战争爆发”,艺术界陷入迷茫。塞尚从19世纪末便被西方现代画家称为新艺术之父现代艺术之父造型之父,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思路。随后有了梵高、莫奈、高更等大艺术家。冷军是当代中国超写实画派的领军人物,被冷军命名为《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 在致敬达芬奇的同时,也告示了世人蒙娜丽莎的微笑并不是拘谨于蒙娜丽莎身上,也可以出现在不同的人身上。

从国际大师塞尚、梵高、毕加索等到国内当代艺术领军人物冷军、杨飞云、郭润文,通过生动的讲解,艺术家的经历不再是书上干瘪的文字,艺术家的作品也赋予了新的生命,不再晦涩难懂。在提问环节一场关于艺术与理工科思维的碰撞热烈展开,艺术品何以称之为艺术品?科学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艺术家又如何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些问题以及答案,激发了学生们思维的火花。

2020级硕士研究生马梓益说道,在本次美育公开课上,我陶醉在一幅幅古典名画的艺术长廊中,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蒙娜丽莎、法国浪漫主义的梦境,到文艺复兴后的现实主义,单一色彩的三色画,到否定一切,质疑一切,屏弃一切传统的悲观主义,再到今天结合科技艺术文化的当代主义。通过不同时期的作品,我看到了作品后所呈现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魅力。传统文化代表着我们的初心和来时的路,作为当代年轻人,我们要不忘初心、继承传统,把科技与传统相融合,为传统注入新鲜血液,用科技创新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2020级硕士研究生屈博瑞说道,通过本次美育公开课,打开了我从艺术的角度欣赏世界名画的新世界,从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到后现代艺术,原本陌生遥远的领域,开拓我的眼界和认知。作为当代大学生,尤其是一名理工科的研究生,我深深体会到,不仅要在学习研究的领域埋头苦干,也应该抬起头仰望星空,用艺术点亮生命,美育丰盈人生,才能成为新时代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人才。

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强调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回顾党的发展历程,在各个阶段都在力行美育。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在延安建立了两所大学,其中一所就是延安鲁迅文化艺术学院,毛泽东出席成立大会并题写了校名和校训。鲁艺不仅为抗日战争培养了大量的文艺宣传人才和艺术管理干部,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且在中国的艺术教育文上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新时代对高等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做出了明确的回答,广州研究院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通过打造美育实践基地,开展系列美育公开课,不断强化“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积极践行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具有深厚爱国主义思想和良好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西电广研院开展美育堂系列课程:当代艺术赏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