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新闻公告 >

德显筑芯程——“漫道”讲堂(十三)|电路与系统单粒子效应仿真平台

2020-11-09 0 新闻公告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闻网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文豪 卞学愚)进入21世纪,全球半导体产业持续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集成电路消费市场,如今集成电路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石。作为信息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在这一领域上,微电子学是研究并实现信息获取、传输、存储、处理和输出的科学,是研究信息载体的科学,构成了信息科学的基石,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信息技术的发展。

为丰富学生知识体系,拓展专业视野,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学院科学研究方向,并提早为继续深造做好充足准备,微电子学院联合海棠九号书院邀请了行业知名学者刘毅教授向同学们介绍当前世界微电子技术热点、学术前沿、学习与科研方法与思路,助力微电子学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10月30日晚,刘毅教授做客“漫道”讲堂,以“电路与系统单粒子效应仿真平台”为主题与同学们开展交流。

课程伊始,刘教授便亲切地向大家做了自我介绍,以“我和我的科研”为引,从“毕业十年”开始,刘教授跟同学们谈起了自己邯郸授课、青松图像打工的经历,紧接着刘教授谈及“摸索十年”与“成长十年”,介绍了自己在香港兴华半导体工业有限公司的工作经历以及自己在科研领域的课题研究与探索,用自己的实际经历为同学们描述了一位躬耕微电子领域学者的三十年历程。

随后,刘教授从多个角度带领大家深入了解集成电路。从CMOS反相器版图开始,刘教授分别介绍了当前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集成电路设计会面临的难题以及新型SOC结构和TSMC工艺技术简介等。与此同时,刘教授向大家展示了集成电路的生产环境——超净间,以及硅片入炉、测试、划片等操作步骤与离子注入机、光刻机、光刻版等操作设备,并向大家介绍了FIB、EMMI、探诊等集成电路设计故障诊断技术,为同学们上演了一场科技与艺术碰撞的视觉盛宴。

刘教授指出,目前商用集成电路规模已突破60亿晶体管(麒麟980),而宇航集成电路(加固)的规模远远滞后于商用集成电路,制约了航天电子系统的性能提升,故而急需开展针对宇航集成电路的全芯片辐射效应仿真方法研究和仿真平台开发,完善宇航集成电路的设计手段,从而提高宇航集成电路的设计能力。刘教授指出,国内目前仅有兰州现代物理研究所和房山401研究所可开展粒子种类有限的单粒子效应(重离子)辐照实验,新型研制的宇航集成电路仅能分配10小时左右的实验时间,抗辐照能力的验证不够充分而仿真平台可预先评价宇航集成电路的抗辐照能力,同时仿真结果有利于完善产品的单粒子效应实验方法,提高电路的验证充分性。结合以上背景,刘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他们团队在“电路与系统单粒子效应仿真平台”方向所做的一些工作,包括仿真平台关键技术及集成环境,刘教授带领大家一同了解了平台的架构、界面的设计、操作的步骤以及具体案例的分析,课后同学们纷纷就老师上课的内容与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黄茜同学课后表示,刘教授的讲解从自身经历出发,由点及面,让我们深入了解了芯片制造这一点沙成金的实际过程,与此同时,集成电路的发展汇聚了众多科学家的智慧与汗水,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我国集成电路发展的现状及加快自主研发步伐的紧迫性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德显筑芯程——“漫道”讲堂(十三)|电路与系统单粒子效应仿真平台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