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学院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皖西学院 > 新闻公告 >

文化与传媒学院教师应邀参加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

2020-11-03 0 新闻公告 来源:皖西学院新闻网

2020年10月30日-11月1日,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在位于成都市安仁古镇的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成功举办。本届年会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指导,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联合主办,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全力承办,学会下属15个专业委员会参与协办。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新文科与新技术:中国影视教育的机遇与前景”。来自全国超过200所高校、近500位专家学者莅临盛会,共襄盛举。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教研室教师樊琬应邀参会。

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的主题论坛上,5位著名专家学者围绕“新文科与新技术:中国影视教育的机遇与前景”的主题,从不同的专业领域、层面做出了精彩的发言。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戏剧影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教授作了题为《面向未来的戏剧与影视学科创新发展的思考》的演讲,从新全球化与融合发展角度分析了当前戏剧与影视学科发展所处的新环境,思考了学科创新发展肩负的国家需求、行业需求和教育需求,从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贡献度等维度,梳理了学科创新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并从中国特色、高质量、传承与创新等方面,提出了面向未来的戏剧与影视学科创新发展的新思路与新理念。

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周星教授以《当下影视学科发展的点线面景观》为题,提出了“前承文学、左挽戏剧、右连传媒、后通网络”的影视四面观,并对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影视学科发展的景观进行了描绘,以新文科建设大幕拉开为点,审美之线绵延不可断绝,学科、专业、课程建设三位一体全面展开。

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的演讲题目为《电影的技术美学:变与不变》,指出技术进步是电影美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超高清化、沉浸式等新技术将会带来未来电影的全面重构,同时也需警惕技术超速,把握美学变革的节奏。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院长、学会常务理事、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广电高教学会副会长罗共和教授以《全媒体时代应用型影视人才的创优教育》为题发言,全面介绍了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的创优教育探索举措,通过师资团队的转型与开拓,打开创优教育的突破口,全面规划调整教学改革布局,奠定创优教育的基础与平台,以项目带动教学,促产教融合之新路,锻造创优教育的教改“亮点”,打造服务全媒行业的拔尖人才,打造创优教育的重点工程。

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姚争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影视教育新文科建设新思考》的发言,指出影视教育新文科建设的三大基因驱动:学科交叉、社会变革、技术变革。影视教育新文科建设的核心在于课程体系建设,学科基础课要“宽”;交叉融合,专业核心课要“实”;立业之本,专业方向课要“活”。紧跟前沿,综合师范类大学以学科交叉为基础,技术创新为突破;地方院校以服务地方为基础,复合应用为突破;影视艺术类院校以核心能力为基础,前沿创作为突破。

本届年会除主题论坛外,还开设了3个特别专场论坛(院长论坛、专业建设论坛、产教融合与学业对话论坛)和14个分论坛,17场论坛围绕多个主题展开研讨与交流,内容丰富、维度多元,各位发表者都精心准备了演示文件,在演讲中表现出很高的学术热情和学术水准,展现出浓厚的学术氛围与创新精神。

此次论坛,中国高校影视学会设计了“新技术与新文科:中国影视教育的机遇与前景”这样一个宏大主题,主动回答了中国影视教育时至今日仍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针对影视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发表高见,分享交流在影视教育行业发展上的思考、探索和经验。通过参加此次学术会议,也将对皖西学院新文科建设和文传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工作有良好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文图/樊琬 审核/马启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文化与传媒学院教师应邀参加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