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同学们,上课了
文字:许洁
这是我讲《儿童出版》这门专业选修课的第四个年头,没想到会以在线直播的方式上课。
其实最初我是焦虑和迟疑的,因为我为这门课准备了100多本经典童书,邀请了4位童书创作与出版界的专家,积累了前几届选修这门课的同学留下的形式多样、创意十足的手工书。而这些,都因为疫情无法向同学们展示。通过前三年的积累,经验告诉我这些实物展示和校外专家带来的生动案例,往往是课程中同学们最感兴趣、最喜欢的部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了这些工具和外援,我怎么能上好这门实践性很强的选修课?我甚至想过打退堂鼓,申请推迟上课,等疫情结束,再开课。但随着形势变化,抗疫成了持久战,这门课本来就开在大三下,还有大四和外院同学来选,推迟开课,显然不应该也不可能。
作家方方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我们能做的事,就是把困难抗下来。我们没有办法帮助病人,我们只能自己抗住自己所面临的一切,在有余力帮别人的时候,就帮别人一把。”读了这段话,我很受感动,深以为然。作为一名教师,我没有办法救助病人,离开武汉在老家昆明隔离,我也无法做志愿者去一线,能做的,就是克服困难,备好课,上好课!
有了这样的认识和决心,我就开始着手备课。
购买必要资料,充实课件内容
俗语说:“手里有粮,心中不慌”。之前每次课,我都会带10多本经典童书到课堂,理论结合实物,给同学们讲解。现在手边没有任何实物资料,我担心讲课效果不好,且大量童书尤其是绘本受版权保护,无法在网上找到适合展示的电子资料。于是我决定未雨绸缪,买!生怕疫情影响物流,比较了各个网购平台后我于2月3日和4日在京东图书和出版社的天猫旗舰店下了单,保证在开课前拿到书。
一个星期不到,书就到手了,为了保证图片效果,我充了一个月全能扫描王app的会员,这样就能保证一次扫描一整本童书并生成无水印的连续电子文档。有了这些自制电子书,我就有了给同学们在线展示的一手资料,也能起到良好效果。为了保护著者、绘者和出版社的版权,我没有将这些资料上传到任何网络空间,也提前提醒同学们不要截屏、不要外传。
寻找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经过学习、比较和测试,我决定采用容易上手和服务稳定的QQ群在线分享屏幕,用语音直播的方式授课。QQ群语音上课和面对面课堂上课最大的区别是难以互动,老师看不到同学们的眼神,无法及时接收反馈。换位思考,早八点同学们对着屏幕听着老师没有激情的语音也难免昏昏欲睡。为了弥补这种缺乏交流带来的生硬感和无趣感,我开始寻找网络资源,Bilibili、中国MOOC、快手抖音、国外的数字儿童图书馆、国内的童书公众号……都成了我的资源库。长江童书馆的线上绘本、B站中国原创童书剧集、中国MOOC上北大老师的儿童发展心理学视频课、BBC纪录片英国最佳童书、读库自制网课《好绘本如何好》等大量与本课程相关的内容被我拆分重组,纳入到动态更新的课件中来。边上课边整理边吐故纳新,由于加入了太多超链接和高清图,我的课件每周都在“长大”。为了避免出现上课时卡顿和打开时滞过长的问题,每次上课前我都会把当天要讲的每一张PPT和外部链接都跑一遍。
联系业界专家,组织在线讲座
经过三年的积累,业界专家进课堂成了这门课的特色。每一年上课,我都会请童书作者或插画者、编辑、版权经理、营销策划等领域的业界专家来给同学们讲座。疫情之下,这种产学互动的面对面交流不可能实现,这个环节是否要取消呢?换个思路一想,面授不可能了,那么专家们或许也可以网上直播上课?之前由于经费等实际因素限制,我只能请在武汉的专家进课堂,现在通过互联网,是不是能请外地的专家进群讲课呢?
于是我开始尝试联系业界专家,而且不局限于武汉。果然,专家们觉得网络授课这种方式新颖,而且一听操作简单,都表示愿意尝试。加之疫情当前,不少出版企业都处于等待复工状态,专家们正好有时间可以为同学们授课。截至目前,我已经落实了一位策划编辑、一位营销经理和一位版权经理分别从内容策划、营销推广和国外现状三个方面给同学们介绍业界情况,其中一位已经进群准备调试上课了。
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尽管我自认为开课前已经进行了充分准备,工作量甚至不亚于准备一门新课,但第一周上课还是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细节问题。我用耳机和麦克风讲话,想当然认为说话清晰效果好,但同学们反应有呼麦声;所在房间信号不好我用手机热点联网,结果课没上完手机没电导致短暂掉线;第一次上课房门没反锁,结果课上到一半孩子哭闹着推门进来找妈妈,我只好暂停直播把孩子撵出去。每次课后,我都会问同学们意见,希望得到大家的反馈,担心大家不好意思在群里说,我就给学委和个别同学发私信请他们提意见。收集到大家的意见以后,我往往会第一时间调整教学方式和手段,改正不足,优化细节,以保证下一节课达到更好的效果。
学校副校长吴平在武大出版发行校友群里曾经转发过一张开学第一天武大虚拟教室在线上课状态截图,早上8点,教五楼里每个教室的状态都是“上课中”。看了这张图,我鼻子一酸,眼泪没忍住掉下来。看到那一间间教室的号码,就像看到一位位老师站在讲台上给一个个班的同学们上课。疫情之中,每一位老师都努力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守护好虚拟的三尺讲台,加倍认真地备课上课。每一位同学,也都在克服自己的困难,按时参加线上学习和讨论,积极参与互动,努力完成作业。老师和同学们都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做着自己应该做而且应该做好的事,隔着屏幕,教学相长,师生守望。只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我们能回到美丽的校园,站在真正的讲台上、黑板前,对台下的同学们说:“同学们好,我们上课。”
(编辑:相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停课不停学】同学们,上课了
相关推荐
- 200余名海内外专家学者共探数字人文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学校举办主题教育第三次集体学习会
- 《自然?催化》发表周强辉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
- 【停课不停学】科技助力教学,创新提升质量
- 工程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 39项成果获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
- 我校参事积极助力武汉市高质量发展
- 【战“疫”故事】非常时期,少数民族学生和留学生生活无忧
- 再出征!五名师生参加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
- 【125周年校庆】纪录片《珞珈》精编版首映
- 专家与学子畅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武汉大学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揭牌
- 【抗击新型肺炎】不停学,口腔学子上了一堂特别的晨课
- 79级校友重聚母校纪念入校40周年
- 【战“疫”故事】我给村民生成健康码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校领导班子赴中共五大会址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 【战“疫”故事】武大纪检人之人民医院危急关头显忠诚
- 我校与联合国训练研究所签订谅解备忘录
- 共青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获团中央表彰
- 赵世举教授为语言文字工作建言献策
新闻公告
- 校长窦贤康检查校园教学和生活秩序 10-03
- 汪成课题组在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取得新进展 10-03
- 教育部来校调研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0-02
- 历史学院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10-02
- 后勤保障部党委开展专题党课学习伟大抗疫精神 10-02
- 我校师生举行庆国庆升旗仪式 10-01
- 郑传寅40年戏曲民俗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09-30
- 百余人线上交流研究生导师育人方式 09-30
高考招生
- 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09年部分外语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