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战“疫”】AI识别新冠肺炎CT影像 敏感性可达97.6%
新闻网讯(通讯员计宣)一般而言,医生对一个病例的CT影像肉眼分析耗时大约为5-15分钟。日前,我校专家开发的一套新冠肺炎CT影像人工智能处理系统,CT影像上新冠肺炎检出的敏感性达到97.6%,初筛普通型和重型患者的准确率达到91.5%,检出新冠肺炎CT影像病变平均只需耗费1.33秒。
该系统是由我校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张良培教授团队与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杜博教授团队,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查云飞主任的团队通力协作开发的。该系统能够基于胸部CT影像,更加快速的辅佐医生检出新冠肺炎,并能初筛普通型和重症型。目前已在人民医院放射科应用,大大降低了医生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研发期间,团队充分发挥在医学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技术积累与优势,朱其奎、熊宇轩、唐迁、李亚鹏、恽爽、高莉、兰猛、张超等团队成员夜以继日的工作,收集了大量临床影像数据,并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积极与人民医院李亮、王莉、龚威、陆雪芳、刘芳、曾菲菲、可赞和王冰等抗疫一线医生沟通,对数据进行了严格、准确的标注。在优质的数据基础上,团队利用先进的AI技术,实现了精准提取重点病灶区域和纹理特征,开发出这套诊断平台。
疫情期间,团队成员分布在全国各地,只能通过线上协同办公来共同研发,需要克服沟通不畅的问题。同时,由于设备以及网络条件参差不齐,时常会发生网络卡顿甚至中断的问题,进而影响项目的开发与调试。由于不能现场操作服务器,当服务器出现问题时也要耗费很大精力才能解决。尽管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研发团队依然攻坚克难,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项目研发任务。
参与本项目的老师还包括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王增茂副教授、罗甫林副教授等教师和课题组20余位研究生。
新冠肺炎智能分析平台-诊断分析结果(红色图示为病灶提取结果)
新冠肺炎智能分析平台-诊断分析结果(红色图示为病灶提取结果)
新冠肺炎智能分析平台-病人信息管理
(供图:杜博 编辑:陈丽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科研战“疫”】AI识别新冠肺炎CT影像 敏感性可达97.6%
相关推荐
- 【珞珈讲坛】徐宗本院士畅谈前沿科学与数学的交互
- 【抗击新型肺炎】后勤保障部有支应急“突击队”(组图)
- 【抗击新型肺炎】副省长肖菊华到我校科研一线调研
- 【停课不停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特色师门研讨”模式新探
- 【武大简报】附属学校在抗疫战斗中彰显党组织的使命担当
- 付磊团队在二维材料研究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 【战“疫”快报】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给武大校友发来感谢信
- 【科研战“疫”】51家医院共探后疫情时代医联体建设
- 学校召开中层副职领导干部培训会
- 校团委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一批青年典型获表彰
- 【停课不停学】创新考核机制,为线上教学画上完美句号
- 省委统战部汪海涛副部长来校看望邹薇教授
- 闵杰课题组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取得新成果
- 【125周年校庆】校友总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举行
- 【停课不停学】“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线上研讨会纪实
- 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在湖北赤壁开展应用示范
- 讲好新时代优秀知识分子爱国奋斗的故事
- 欧盟口腔医学教育网络项目在我校启动
- 人民医院主办“博鳌外科直播时刻”超级学术盛宴
- 研究生党员学党史国史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新闻公告
- 校长窦贤康检查校园教学和生活秩序 10-03
- 汪成课题组在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取得新进展 10-03
- 教育部来校调研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0-02
- 历史学院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10-02
- 后勤保障部党委开展专题党课学习伟大抗疫精神 10-02
- 我校师生举行庆国庆升旗仪式 10-01
- 郑传寅40年戏曲民俗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09-30
- 百余人线上交流研究生导师育人方式 09-30
高考招生
- 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09年部分外语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