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党员医者的初心与匠心
通讯员:杜巍巍、高婷
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掏粪工精神”曾经鼓舞了亿万劳动者。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I科党支部,有这么一群传承“掏粪工精神”的党员医者:他们身着白衣,整天与外人眼里的秽物打交道;他们毫厘必争,尽最大可能为病人保住生命与尊严;他们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造福更多同行和病患。
毫厘必争,挑战“保肛”极限
于某是新疆哈密一位舞蹈老师。28岁正当妙龄的她被确诊为直肠肿瘤,而且位置非常“不好”——边缘距离肛门仅2厘米。辗转几家医院,医生无奈地告诉她,如此低位的直肠肿瘤,要想完成保肛手术几乎不可能。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其中低位直肠癌约占70%。以往对特别低位直肠癌主要手段是将直肠和肛门“一刀切”,再经腹部造瘘、在腹壁排便。终身挂着一个臭哄哄的粪袋生活,病人术后往往觉得“生不如死”。
5厘米,是一般公认的保肛“底线”。然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Ⅰ科主任童仕伦教授、党支部书记郑勇斌教授却“不信邪”。一度丧失希望想要自杀的于某,不远万里慕名来到武汉。郑勇斌主刀为其进行了“超低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快速康复外科运用下,术后第2天她就自行下床行走,肛门功能恢复良好。
胃肠外I科团队实施3D腹腔镜下直肠癌超低位保肛手术
5厘米、3厘米、2厘米,甚至1厘米:胃肠外Ⅰ科团队毫厘必争,用医者匠心不断挑战保肛“底线”,为的是根治病灶的同时,尽最大可能保存病人的生活尊严。
今年初,郑勇斌应邀参加日本国家癌症中心学术交流。日方专家在观摩其手术后称赞“中国直肠癌的手术水平已经超越了日本顶尖医疗团队!”
两全其美,恢复肠癌患者“性福”
肛周重要神经密集。部分直肠癌病人因术中神经损伤,会影响排尿排便功能,乃至丧失性功能和生育功能。
“医生不应该仅仅只看到病,更要看到人。”在郑勇斌眼里,只要没有被肿瘤侵犯,排便、排尿乃至性功能都应被尽可能保留,连出血都应该严格被控制。因为,这对病人有利。
荆州李先生正在备孕二胎 ,一纸“超低位直肠癌”诊断结果却如晴天霹雳。郑勇斌团队在术中成功避开盆腔内的重要神经,甚至连神经外包裹着的脂肪和血管都没有破坏,历时2小时成功完成“零出血”保留肛门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当晚,拔出尿管后,李先生即有了生理反应,二个月半后恢复正常的夫妻生活。
看一个手术成功与否,不是光看切了多少,而要看对病人的保护有多少。郑勇斌会苛求手术中的出血量,极致追求光滑完整的手术创面,还会在每一场手术之后反复回看视频,反省每一环节都是否做到精细和完美。为了病人精雕细琢,也让他获得了第四届大肠癌高峰论坛手术视频比赛全国冠军。
“医学的内涵不仅仅是保护生命延续,更要注重提升病患的生活质量。作为一名党员医务工作者,应该更多地为病人着想。”郑勇斌说。
坚守初心,践行“掏粪工”精神
胃肠外科,总避免不了脏臭。胃肠外Ⅰ科的党员医护,却一直带头践行“掏粪工”精神。
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肠梗阻病人足足几十斤粪便挤满了肠道,郑勇斌没有丝毫闪躲,首先上台默默地为患者清理干净。挂着“粪袋子”,有时让病人自己都感觉尴尬,郑勇斌却泰然自若,亲手摆弄仔细观察。焦虑的肿瘤患者有时一问就是半个小时,郑勇斌耐心解答,并手绘手术图谱为病人释疑,让他们安心。
人体的盆腔就像一口锅,上宽下窄,而要在这口“锅”的最低位手术,视野小,操作空间窄,任何一点闪失都可能前功尽弃。因为手术方式的极端精细,很多医生难以掌握超低位保肛技术,更遑论术中神经保护。
宁愿一人累,换来同道会。童仕伦、郑勇斌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超低位保肛+神经功能保护”巡回宣讲和手术示范,其足迹遍及湖北、河南、河北、广东、福建等省,同时吸引了大量同仁来院学习观摩,有力地促进了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也让更多病患享受优质医疗。
“教会了徒弟,会不会饿死师傅?”面对这样的疑问,童仕伦、郑勇斌笑答,作为三甲教学医院的医生,不光要被病人的需求推着走,也要引领着同行往前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是医者和党员的双重职责。
(编辑:陈丽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党员医者的初心与匠心
- 上一篇:武汉大学2020年特殊类型招生工作启动
- 下一篇:我校5件作品获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奖
相关推荐
- 7242名2020级新生开启军训模式
- 国内外专家研讨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
- 【武大简报】国家网络安全学院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 【战“疫”故事】武大纪检人之撑起校园防疫“保护伞”
- 赵华斌教授课题组发现“食物改变基因”
- 【魔法课堂】别开生面的大健康通识课
- 【武大简报】后勤保障部:用责任担当筑牢校园安全保障防线
- 【停课不停学】北大武大生科学子联合开展“导师下午茶”活动
- 发挥学科优势 服务社区工作
- 【停课不停学】学生触屏十大姿势盘点(组图)
- “青千+外教+特聘”接受教学培训
- 信息资源研究中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 【战“疫”故事】武大纪检人之同心协力防疫战疫
- 【学生为本】国企领导进校园,为学生讲授公开课
- 肖孟、邱春印、刘正猷带拓扑荷节面半金属研究取得进展
-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徐兴庆校长访问我校
- 武汉大学与哈佛医学院携手开启合作
- 【战“疫”故事】“四面发力”开启武大体育人的“特殊学期”
- 中国文化中的文学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 【科研战“疫”】叶初升:有为政府要在解决民生问题中赢民心
新闻公告
- 校长窦贤康检查校园教学和生活秩序 10-03
- 汪成课题组在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取得新进展 10-03
- 教育部来校调研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0-02
- 历史学院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10-02
- 后勤保障部党委开展专题党课学习伟大抗疫精神 10-02
- 我校师生举行庆国庆升旗仪式 10-01
- 郑传寅40年戏曲民俗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09-30
- 百余人线上交流研究生导师育人方式 09-30
高考招生
- 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09年部分外语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