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获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
新闻网讯(通讯员陈明如)11月8日—10日,第三届“深水杯”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举行,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80余所高校的学生参赛,共有159个项目、近800人参与角逐。我校3支代表队伍参赛,获得团体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名队员分别获得个人知识竞赛一二三等,我校获最佳组织奖。
由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方正、唐智老师指导,陈明如、赖凌轩、林文峰、龚媛媛、王俊5位本科生组成的代表队,以总成绩第一名的佳绩获创新大赛特等奖;由黄理志、刘子正老师指导,杨攀、冯健恒、王逸、张颖、陈若仪、郭景仪6位学生组成的代表队获创新大赛二等奖;由薛英文老师指导,王雪梅、刘嘉玮、李长业3位本科生组成的代表队获创新大赛优胜奖。土建学子陈明如以第一名的成绩获知识竞赛一等奖,王俊获知识竞赛二等奖,王逸获知识竞赛三等奖。此次大赛我校获奖人数最多,组织得力,荣获最佳组织奖。
本次大赛是面向全国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校本科生的学科竞赛活动,分为知识竞赛与创意大赛两大环节。知识竞赛为个人赛,采用闭卷笔试方式,着重考察给水排水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每个参赛队派出2名队员参加,评出知识竞赛个人奖;创意大赛为团体赛,通过ppt、模型、实物等方式进行现场展示,重点考察参赛作品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
为备战此次赛事,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了竞赛指导小组,充分利用第三学期,从7月起留校组队选题做实验,攻克多项技术难关。经过数月的紧张备战,新颖实用的设备牢牢抓住了评委老师和其他选手的眼球,一支队伍成功入围特等奖评选。在决赛环节,赖凌轩同学作为展示主讲人,向评委介绍了装置的创新性与特殊用途,该装置采用了一种新型上部特殊配件,提高了排水立管的最大流量,并采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数据远程传输。该装置既可用于科研探索,又可用于本科教学实验,兼具创新性和实用性。
大赛由教育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供水排水协会科技委员会举办,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承办,目的是促进高校间大学生科技文化交流,引导高校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摄影:王逸 编辑:肖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学子获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
- 上一篇:【记者调查】我的生活费都去哪儿了?
- 下一篇:中外学者武大研讨比较视野下的启蒙哲学
相关推荐
- 【我和我的祖国】老少共话70年
- 【战“疫”快报】疫情是考验电气人尽职担责的试炼场
- 【抗击新型肺炎】“我想吃热干面看樱花” 德国伯乐中学为武汉加油
- 沈焕锋教授当选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
- 中国科学院院士田波逝世
- 【战“疫”故事】看物理中法班学子如何在法国应对疫情
- 专家探讨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金课”
- 武汉大学20余门课程入选“学习强国”
- 【战“疫”故事】72天,社区值守,值得!
- 4项成果获第七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
- 我校代表团访问美国一流高校
- 8600名研究生新生启梦珞珈
- 李龙、秦前红、江国华教授获第二届“方德法治研究奖”
- 【战“疫”故事】武大纪检人之争做校园里的抗“疫”积极份子
- 钟波团队抗病毒免疫与自身免疫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 新宏基建设集团捐资1000万元助力人才基金
- 周叶中参加“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座谈会
- 【战“疫”快报】封城一月,水院行动
- 学校总结表彰2018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点赞】“武二代”寻根武大 代母捐赠100万
新闻公告
- 校长窦贤康检查校园教学和生活秩序 10-03
- 汪成课题组在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取得新进展 10-03
- 教育部来校调研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0-02
- 历史学院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10-02
- 后勤保障部党委开展专题党课学习伟大抗疫精神 10-02
- 我校师生举行庆国庆升旗仪式 10-01
- 郑传寅40年戏曲民俗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09-30
- 百余人线上交流研究生导师育人方式 09-30
高考招生
- 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09年部分外语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