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名中外专家聚焦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新闻网讯(通讯员邢管轩)11月2日,第六届“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开幕。中外专家围绕“5G时代的数字出版:泛在、智联、融合”主题展开交流,研讨出版产业和出版高等教育应对5G时代全球出版产业和出版学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对策或措施。
开幕式上,校党委副书记赵雪梅致欢迎辞,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延续前五届的辉煌,在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之路的探寻上取得新的突破,为我国乃至世界出版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美国佩斯大学副教务长希拉里·倪帕尔博士、指出数字化为包括出版业在内的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振奋人心的机会。
湖北省编辑学会会长周百义编审对数字时代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进行了展望,并祝愿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美国佩斯大学出版学系主任曼努埃拉·苏亚雷斯教授回顾了2006年以来美国佩斯大学与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举办研讨会的历程,指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关于数字出版及其人才培养的探索非常富于成效,可为数字出版实践和研究提供良好的借鉴。
研讨会为期两天,会议内容包括大会报告会、分论坛等,主题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与数字时代出版人才培养,涵盖理论探索、产业发展与创新、技术及应用、管理创新、人才培养等议题。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斯里兰卡和台湾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出版企业的30余位专家学者作大会报告。分论坛包括“数字出版产业与经营”“数字出版技术与知识服务”“数字出版研究新锐:泛数字出版产业”“数字出版研究新锐:科学交流与知识服务”4个部分。
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出版业有了新的发展,图书种类和期刊呈倍数增长。数字内容产业增长强劲,数字内容产业规模突破7400亿,新闻、游戏和视频三大支柱势头迅猛。出版改革取得成效运行机制,产业结构有了重大变化,收入过百亿的出版集团迅速增长。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认为,回望过去,出版业始终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采用新科技,来提升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为科学研究、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等贡献出版的力量。过去,我们一直将出版作为一个“永不凋落”的产业,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自觉地用新科技来推动出版。
泰勒弗朗西斯集团中国区副总裁巴拉吉·德瓦拉坚指出,数字化是现在出版企业急需提升的能力,实现产品和平台的数字化则是大势所趋。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图书系教授乌苏拉·劳腾堡则认为,在数字时代,我们不能将书本置之一旁,而应不断改善阅读习惯,思考其现实意义。
伴随着5G时代的到来,国家数字出版行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但是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数字出版行业是真正的多学科交叉领域,数字出版人才需要做到多元化培养,向复合型人才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志强指出,在高校课程设置上要注意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提高对数据处理、新媒体运营等能力培养的关注度;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注重实践训练,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满足数字出版市场的真正要求。
与会代表们认为,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公司、移动通信运营商、传统出版机构、衍生服务机构等将成为5G时代数字出版产业的参与主体。数字出版产业要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首先要加强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数字出版领域的运用,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紧密衔接,推进相关产业更广泛、更深入、更高水平的融合;其次要适应新一代互联网信息传播特点,通过全民创意、创作联动等网络协同创新方式,厚植数字经济新动能,建设数字出版创意生态新体系;最后要建立符合时代需求,涵盖法律法规、行政手段、技术标准的数字出版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打击数字创意领域盗版侵权行为力度。
本次国际研讨会由武汉大学、美国佩斯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美国佩斯大学出版系、国家新闻出版署高级出版人才培养(武汉大学)基地、大地出版传媒集团承办,长江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编辑学会、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大学数字出版研究所、武汉大学出版发行研究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武汉新媒体研究中心、《出版科学》协办。研讨会得到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出版企业广泛关注,报名参会代表149名,收到会议论文120余篇。
(编辑:付晓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百余名中外专家聚焦出版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相关推荐
- 【停课不停学】我与自强创业班课堂的初遇
- 罗孟成教授团队生殖发育研究取得新进展
- 专家学者研讨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前沿发展
- 【珞珈讲坛】两名美国学者谈人乳头瘤病毒
- 健康学院团队在《分子肿瘤》发文阐释细胞外囊泡和肿瘤免疫
- 校长窦贤康走访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 我校与联合国训练研究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 王建波团队氧化锌纳米线可逆结构相变研究获突破
- 【一线人物】防疫物资保障突击队员的日常
- 【战“疫”故事】感谢信背后的抗“疫”故事
- 非洲国家青年议员代表团访问我校
- 【学术前沿动态】新冠肺炎专题:非生物医学类外文论文分析
-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举行30年发展研讨会
- 【战“疫”故事】我给村民生成健康码
- 【中国社会科学报】以“文化抗疫” 守珞珈花开
- 【学在武大】珞珈无悔正青春,外交报国当少年
- 颜鹏飞、文建东等编写的马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修订版出版
- 【战“疫”快报】弘扬雷锋精神,投身志愿服务
- 窦贤康在教育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视频会上发言
- 《自然?生物技术》发表黄颖副教授文献计量评论文章
新闻公告
- 校长窦贤康检查校园教学和生活秩序 10-03
- 汪成课题组在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取得新进展 10-03
- 教育部来校调研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0-02
- 历史学院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10-02
- 后勤保障部党委开展专题党课学习伟大抗疫精神 10-02
- 我校师生举行庆国庆升旗仪式 10-01
- 郑传寅40年戏曲民俗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09-30
- 百余人线上交流研究生导师育人方式 09-30
高考招生
- 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09年部分外语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