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武大研讨语言学与人工智能
新闻网讯(通讯员覃业位、辛海霞)由国家语委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研究所联合主办的“语言学与人工智能跨学科论坛”,近日在武汉大学举行。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教育部语用所,以及华为、科大讯飞等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公司的30多位特邀知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涵盖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逻辑学、伦理学、军事学等学科领域以及信息产业。
副校长吴平、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李生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吴平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人工智能是当代最前沿的核心科技,这两者的深度互动和结合,必将为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插上新的翅膀,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福祉。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各位专家学者,能够共同聚焦这一重大主题,表现出高瞻远瞩的学术担当。她期待本次论坛在该领域重要问题的探讨上有新的推进和突破,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贡献力量。
陆俭明致辞时表示,我们已逐步进入云计算、大数据、万物互联、人工智能、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并即将进入“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的高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不是一个单一学科,它是文、理、工等众多学科大交叉、大融合的复杂的前沿的大综合学科,特别需要不同学科的共同努力。对语言研究者来说,不能再单一地进行语言研究,必须朝着“语言学+”的发展模式做研究。
李生致辞时表示,这种跨学科论坛很好,各个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坐在一起,相互碰撞之后会产生新的火花。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并指出,尽管这一轮人工智能高潮掀起,但是对于认知的问题、理解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需要大家共同探讨和努力。
陆俭明、李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冯志伟研究员、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蔡曙山教授分别作报告。
随后的大会报告中,19位专家学者围绕四个不同主题作报告,包括语言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研究、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智能化时代的社会生活及其治理研究。
闭幕式上,国家语委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周建设教授总结指出,本次大会有三个明显特色:一是融合性,与会者主要研究领域涵盖语言学、心理学、逻辑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还有行业代表,体现了学科的交叉性;二是前沿性,人工智能是前沿学科,语言学与之相结合是具有前瞻性的重要举措;三是引领性,论坛倡导“X+人工智能”的跨界研究,有望为助推我国2030年建成人工智能高地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编辑:肖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专家学者武大研讨语言学与人工智能
相关推荐
- 【战“疫”快报】边专教授谈疫情下的口腔医疗
- 【党旗飘飘】疫情防控不停歇 基层党建不松懈
- 红枫,银杏,书香(组图)
- 【毕业季】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 【战“疫”故事】非常时期,少数民族学生和留学生生活无忧
- 首届武汉大学“茅台奖学金”颁奖
- 【战“疫”人物】伍林:“三聚焦”递进工作法,打好思政战疫组合拳
- 【武大简报】电子资源助研学 精神食粮抗疫情
- 【停课不停学】一位50后教授的网课新体验
- 我校与移动通信共建5G北斗精准定位联合创新实验室
- 武大与旁遮普大学共建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启动建设
- 【战“疫”人物】冯勇:发挥学科优势,传递科学正能量
- 【武大简报】用医者仁心筑造校园健康屏障
- 学校总结表彰2018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武大与广西自治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生涯体验周”打开新生第一课
- 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我校位居第三
- 我校参事积极助力武汉市高质量发展
- 《微尺度》发表刘天罡、李艳联合团队纳米孔靶向测序检测新冠病毒方法
- 【科研战“疫”】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在行动
新闻公告
- 校长窦贤康检查校园教学和生活秩序 10-03
- 汪成课题组在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取得新进展 10-03
- 教育部来校调研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0-02
- 历史学院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10-02
- 后勤保障部党委开展专题党课学习伟大抗疫精神 10-02
- 我校师生举行庆国庆升旗仪式 10-01
- 郑传寅40年戏曲民俗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09-30
- 百余人线上交流研究生导师育人方式 09-30
高考招生
- 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09年部分外语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