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武汉大学 > 新闻公告 >

晏浦柳:回忆侯杰昌老师二三事

2020-08-09 0 新闻公告 来源:武汉大学新闻网

作者:晏浦柳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们一直担心侯杰昌老师的身体状况,想不到疫情渐渐平息下来了,而侯老师却突然地离开了我们,悲伤的同时往事一幕幕浮现在脑海。

1994年初,我申请到武汉大学做博士后。早已闻知侯老师学识渊博、平易近人,于是我申请侯老师做博士后指导导师。当时我最大的顾虑是自己已年过三十,又是一个两岁小孩的母亲,当时博士后很少,一般的导师自然希望招一个家庭负担小、能高强度工作的男学生,女学生被婉拒的可能性较大。

记得第一次拜见侯老师的时候,我开门见山地把自己的顾虑如实向侯老师汇报,没想到侯老师爽朗地笑道:“女博士在合适的年龄结婚生子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应该为难她,而应该想方设法帮助她克服困难。”刹那间,我多日的担忧烟消云散。侯老师当时说这段话,我知道是很不容易的,在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侯老师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亲切与和善,很受感动,也很受鼓舞。后来我顺利地进入了武汉大学空间物理博士后工作站,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

侯老师当时是常务副校长,工作很忙,但他很重视对学生的指导,经常抽出时间与我讨论交流。在他的耐心指导下,不久后我就拿到了一个青年基金和两个部委局的支持计划。后来,侯老师又把他自己在学院的实验室腾出来做我们的办公室,我的工作和团队建设都顺利地开展起来了。

1997年,应法国克莱蒙费朗第二大学的邀请,武大派出由时任物理学院院长熊贵光为团长的小型代表团,赴法开展学术交流,同时,拟以武汉大学的名义,向法国前总统德斯坦颁发客座教授的聘书。在侯老师的推荐下,我作为代表团最年轻的成员参与了此次访问。此次法国之行使我受益匪浅,开阔了眼界。我校也与克莱蒙费朗第二大学、ISIMA工程师学院顺利建立了合作关系。此后,双方持续来往,后来又两次拿到中法两国政府共同资助的中法高新技术合作计划(俗称贝哈计划),有效地促进了武汉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与法方的合作交流、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侯老师担任着领导职务,却从来没有什么架子,对自己和家人要求都非常严格。有一次我们去参加一个会议,侯老师当时便指出来学校派的车辆是用于外事活动的,档次超标了。

侯老师的爱人沈老师患有严重的类风湿病,经常要去医院看病。我每次见到沈老师都是自己一个人乘公共汽车去医院,以侯老师的身份,当时为沈老师安排一辆车接送并不是件过分的事情,但侯老师从未这样做。那个时候白天侯老师工作很忙,我们一般在晚上去他家汇报工作进展。每次去侯老师家,经常看到侯老师悉心照顾已经不能正常握筷、不能正常自理的沈老师吃饭、洗脸、擦手,往往是边照顾沈老师边和我们说话。

有时和沈老师闲聊,沈老师总是深情地对我说:“侯杰昌白天在外面是校长,晚上回到家里是我的保姆。他对我耐烦得很,是真的对我好啊。”侯老师不仅在工作上教育和引领着我们,他的严于律己和他对家人及身边人的关爱,对我们而言都是无声的最好的教育。

这次,学校给侯老师选的照片很好,侯老师很灿烂地笑着,就像他生前每次见到我们时的样子。在我的印象中,他永远都是带着灿烂笑容的侯老师,哪怕是在病重住院的时候。我们每次去看他,他也总是轻松愉快地大笑着和我们说话,充满着活力和感染力。

侯老师虽然走了,但他永远活在学生的心中。(作者系武汉大学校友、湖北省医保局局长)

(编辑:陈丽霞、相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晏浦柳:回忆侯杰昌老师二三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