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人物】李德仁:八旬院士多维度助力抗“疫”
通讯员:杨旭、胡珊
人物名片:李德仁,男,生于1939年12月,1963年毕业于原武汉测绘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学院院士,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荣誉会员,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德仁是国际著名地球空间信息专家。在地球空间信息学的理论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为我国成为世界本领域三强之一做出了重大贡献。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大学年过八旬的两院院士李德仁教授主动请战,利用航天遥感和地理空间技术手段,参与武汉抗疫保卫战,为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从专业角度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树信心,稳人心,彰显出一位大国院士的强烈责任担当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遥感视角,专业服务抗疫
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武汉封城的第三天,李德仁和张过教授牵头,成立了由多个单位遥感骨干力量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利用航天遥感手段,就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从太空视角响应公众对于疫情防控的关切,从航天遥感视角见证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极短时间内,高效完成卫星调度、数据处理、工作协调,每日更新医院建设遥感卫星影像,遥感卫星影像自1月29日环球网微博首发后,迅速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中国网、新文化网、半月谈等300余家媒体转发和连续跟踪报道,关注人数过亿。
疫情防控工作是一个体系化的攻坚战,医疗战线是主战场,城市应急管理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也十分重要。在抗疫期间,李德仁团队研究开发的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指挥交通管理、运输防控物资以及医院里消杀、送饭、送医疗器材的机器人、4000辆医务人员上下班的城市电动自行车管理;协助实现城市网格化精细管理,在“四类人员”的隔离与收治中发挥了作用。
建言献智,支撑科学决策
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李德仁领衔武汉大学地球空间信息团队,利用自身学科与人才优势,联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吴曼青院士团队,及时对疫情发展、防控措施等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研判,向国家提出基于时空位置大数据开展公众疫情防控服务的建议:面对春节返程高峰、疫情重区封城、大量商企停工等紧迫局势,地方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急需发挥手机大数据的价值,以科学手段区分隔离、重点跟踪和无风险对象,为恢复社会秩序正常运转做出贡献。李德仁团队并与武汉相关高校合作,研发高校师生疫情防控服务系统,为疫情的精准高效防控助一臂之力。
在新冠疫情得到基本控制的时候,国家对复工复产极为重视,李德仁领衔李熙副教授团队,利用夜光遥感技术评估我国疫情期间的复工复产进展,发展了针对新冠疫情的夜光遥感数据挖掘方法,形成“夜间灯光遥感监测显示我国沿海三大城市群复工复产稳步提高”研究报告,为党和政府科学应对疫情提供重要科学支撑。
公益直播,科普助力抗疫
李德仁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网络公益直播,讲授主题为“让未来城市更智慧”,面向大众讲解未来智慧城市基于时空大数据的疫情防控服务体系。在直播课中,李德仁谈到智慧城市利用物联网、云计算、5G等技术,实时采集人、车、物在空间中的动态数据,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从现实城市、现实地球到数字城市、数字地球,再到智慧城市、智慧地球,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20多年的发展中,中国赶上了这个机会,有超越的速度和可能。”在3月2日WGDC2020公益直播课堂上,最多有18万人同时在线,累计有36万多人听了这堂课,巨大的流量导致直播平台一度卡顿。
18万人通过WGDC2020公益直播在线学习李德仁讲解未来智慧城市基于时空大数据的疫情防控服务体系
挥毫赋诗,鼓舞抗疫士气
李德仁以一名普通党员的名义捐款1万元用于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此外,他还多次题词作诗,鼓舞了抗疫士气,凝聚了抗疫力量。
2月10日,应武汉市科协的邀请,李德仁在武汉大学家中题写“团结一致,抗击疫情。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春分时节,武汉大学的樱花竞相绽放。3月20日,李德仁的夫人朱宜萱教授见校园内樱花怒放,不禁吟诗一首《问春》:“樱花妩媚自吟春,顾盼迎来赏花人!曲桥金亭问星湖,何时打开万家门?”李德仁随即和诗《春来》:“星湖樱花应时开,赏樱闻樱网上来,曲桥金亭映钢标,踏步星湖期可待!”共同表达春天到来时的美丽心情和美好祝愿,愿师生们坚持抗“疫”到底,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4月4日清明节,举国哀悼之日。李德仁、朱宜萱以诗文追思明志,悼念逝者,鼓舞同胞奋勇前行,朱宜萱作诗:”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涛尽英烈魂!新冠夺命遍环宇,清明举国泪顿飞!钟笛十时五方鸣,国旗降半祭故人,青山屹立依旧在,誓圆泱泱中国梦!”李德仁和诗:“巍巍黄鹤西去云,云朵飘飘伴忠魂!无情新冠屠三千,寒食时节思故人!举国合力驱瘟神,复工复产新征程。中华自古多豪杰,两个百年事必成!”
4月8日零时起,武汉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离汉人员凭湖北健康码“绿码”安全有序流动。李德仁应楚天都市报邀请,题词迎接武汉“解封”:“武汉解封适逢时,三镇上下迎新机。英雄城市人心齐,防疫复工双胜利,”预祝武汉防疫复工取得双胜利。
(编辑:付晓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战“疫”人物】李德仁:八旬院士多维度助力抗“疫”
相关推荐
- 【中国社会科学报】专家解读新制定和修订的党内法规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党员医者的初心与匠心
- 2020年专职团干培训班聚焦团学改革
- 王行环、李艳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
- 省领导来校看望慰问专家学者
- 【战“疫”快报】武汉大学深圳研究院协同深圳校友会驰援抗疫一线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学校举办主题教育第三次集体学习会
- 【抗击新型肺炎】面对疫情,外籍专家选择与我们并肩战斗
- 赵华斌在《科学》发文呼吁全面认识蝙蝠
- 华裔人文学者张隆溪受聘武汉大学名誉教授
- 新一届学生代表大会和研究生代表大会召开
- 【党旗飘飘】共唤海棠红,同约樱花素
- 校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
- 武汉大学获批教育部首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
- 校友万鄂湘当选为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战“疫”快报】武汉大学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代表表达必胜决心
- 7232份本科录取通知书寄出
- 【珞珈讲坛】舒印彪院士谈全面推进国际标准化发展
- “自强之星”风采:自助者天助
- 【一线传真】传递“医学温暖”
新闻公告
- 校长窦贤康检查校园教学和生活秩序 10-03
- 汪成课题组在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取得新进展 10-03
- 教育部来校调研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0-02
- 历史学院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10-02
- 后勤保障部党委开展专题党课学习伟大抗疫精神 10-02
- 我校师生举行庆国庆升旗仪式 10-01
- 郑传寅40年戏曲民俗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09-30
- 百余人线上交流研究生导师育人方式 09-30
高考招生
- 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09年部分外语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