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青春风采 共筑冰雪之梦(我的冬奥故事)
在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里,志愿者在为来宾答疑解惑。
本报记者 杨迅摄
图①:2月8日,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女子平行大回转比赛在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举行。本报记者 蒋雨师摄
图②:2月8日,冬季两项男子20公里个人赛在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举行。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摄
图③:2月8日,在五棵松体育中心举行的女子冰球小组赛中,捷克队球员与日本队球员在比赛中拼抢。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摄
北京冬奥会各项比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赛场内外的志愿服务保障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来自不同国家的外籍志愿者与中国志愿者一道,用专业的服务和饱满的热情迎接四海宾朋,以青春风采绘就赛场内外独特的蓝白风景线。
服务冬奥——
“所有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每天上午7时,就读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津巴布韦志愿者路修远会乘坐班车前往延庆冬奥村访客中心,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为来访的国际奥委会官员和工作人员、媒体记者讲解防疫措施和注意事项,进行防疫消毒和工作区域清洁,回答有关办理通行卡的咨询并负责卡片的发放回收……每天,路修远都要接待几十甚至上百人次。在忙碌的志愿服务中,路修远进一步熟悉赛事保障流程,同时也收获了内心的充盈,“我感到十分充实,自豪感更加强烈。”
志愿者是冬奥会不可或缺的部分,参与冬奥、服务冬奥、奉献冬奥,是志愿者的共同心声。
在五棵松体育中心,北京科技大学韩国留学生朴贤修正为观众提供服务。“在赛前帮助观众顺利落座,在比赛过程中维护观赛秩序,确认观众遵守防疫要求,为观众提供安全、舒适的观赛体验,都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朴贤修说,“冬奥会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盛会,能够为它的顺利举办作出自己的贡献,所有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就读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柬埔寨志愿者罗雯珍1月底就来到国家速滑馆,投身服务工作。作为一名交通保障志愿者,她负责在场馆外的点位上协助交通保障T3团队,并提供指引、翻译等服务。“我既兴奋又紧张,场馆工作人员和其他志愿者都给予我各种鼓励与支持,这让我充满力量,很快熟悉并适应了岗位工作。”罗雯珍说。
“收工啦。下班回家!”深夜11时30分,北京大学日本留学生福川希美在微信朋友圈写道。第一次参加大型国际活动志愿服务的她,每天都干劲十足地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忙碌。原本她想在家乡参加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志愿服务,但未能如愿。北京冬奥会帮她圆了“奥运梦”。“很高兴我在与中国结缘的第十年,获得了参与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的机会,迎接来自全世界的冰雪运动员。”福川希美说。
专业培训——
“对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充满信心”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给许多外籍志愿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我清楚地记得2008年在电视上收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那时我还是高中生。能在14年后成为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我感到非常高兴和激动。”就读于清华大学的巴基斯坦志愿者阿萨德回忆道。罗雯珍也是从那时起就梦想着有一天可以为奥运会服务,北京冬奥会的到来让她兴奋不已。“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招募,并有幸通过了选拔。”罗雯珍说。
两年前,北京冬奥组委发布《筑梦同行》赛会志愿者全球招募宣传片,得到国内外志愿者们的热烈反响。而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北京冬奥会志愿者,需要经过线上报名、线下面试、线上学习和现场培训等多个环节。
为了更好地履行志愿者职能,这些外籍青年做足了准备。在正式进入冬奥村之前,路修远已在学校接受了4个多月的线上线下冬奥志愿者培训,其中包括北京冬奥组委规定的包含奥运基础知识、冰雪运动基础知识、急救与防护知识、防疫知识等在内的线上课程。“这些培训不仅非常实用,还让我从中学到了各国文化礼仪和沟通技巧,大大拓展了我的视野。培训课程让我对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充满信心。”路修远说。
罗雯珍表示:“虽然一些知识对作为留学生的我而言理解起来有些难度,但一想到能学以致用,就立刻唤起了我心中的动力,激励我继续前行。”
收获友谊——
“感觉就像一家人”
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路修远在工作之余和其他志愿者共同观看了开幕式。来自各国各地区代表团运动员入场式、动人的歌曲、绚烂的烟花……路修远和同伴们兴奋地讨论着开幕式上的精彩瞬间,“感觉就像一家人”。
在服务冬奥中,志愿者不仅收获了知识和经验,还有真诚的友谊。他们是充满活力的默契搭档,更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加纳志愿者高远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刚开始工作时,和我同组的中国朋友非常热心,会用英文帮我把不懂的地方再解释一下。现在,我已非常熟悉工作内容,我们也一直用中文交流,他们还教会我很多北京话,有意思!”
“休息时我们会一起踢毽子、丢沙包,分享各自国家的文化和游戏。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大家一块儿包饺子、写福字,我们小组里的一位小伙伴还给每人都制作了一张卡片,让我非常感动。”朴贤修说。志愿者跨越语言与文化差异,在交流中增进了解,逐渐建立起珍贵的友谊。
罗雯珍回忆起志愿者畅聊各自国家饮食文化的场景,大家都按捺不住地分享、介绍各自的饮食习惯。“伙伴们的热情和快乐让我不知不觉加入其中,我非常享受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真想让时间定格在那一刻!”
冰雪魅力——
“迫不及待地想和我的朋友们学习打冰球”
“希望所有人都能享受这场冬奥盛会。”福川希美表示,自己对冰雪运动非常感兴趣,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中国的冰雪运动氛围也越来越浓厚,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相约一起滑冰、滑雪,体验冰雪运动的魅力。
“从平昌冬奥会到北京冬奥会,在我看来既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传递,也是友谊的传递。”朴贤修说,她从小学习花样滑冰,从高中开始学滑雪,每到冬季都会参与冰雪运动。因此,她十分关注四年一次的冬奥会。
一项项新纪录的诞生、一次次精彩的表现、一个个运动员拼搏的身影……北京冬奥会让全世界感受到冰雪运动的独特魅力。不少外籍志愿者表示,参与北京冬奥志愿服务增进了他们对冰雪运动的了解,也让他们爱上了冰雪运动。
对来自热带地区的高远而言,冰雪运动曾经很陌生。成为冬奥会志愿者后,他开始对冰雪运动产生了浓厚兴趣,“特别是冰球,我迫不及待地想和我的朋友们学习打冰球”。
“冰雪运动中,我最关注的是短道速滑与花样滑冰,运动员无论是在冰上的奋力冲刺还是翩翩起舞,都让我着迷。”罗雯珍说,“冬奥会的精彩赛事和运动员的励志故事,激励着我们一起向未来!”
原文链接:《人民日报》( 2022年02月09日 第 11 版)
(责编:孟婍、陈丽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展现青春风采 共筑冰雪之梦(我的冬奥故事)
相关推荐
- 中智生物农业国际研究院落地平谷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
- 海淀消防开展消防安全服务进校园活动
- 北京科技大学《大国钢铁》专属课开讲啦!
- 我校在北京市“穿越时空的对话——写给革命先烈的一封信”征集活动中获佳绩
- 党委书记武贵龙到昌平创新园区调研并讲授党课
- 我校学子在第十三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上斩获佳绩
- 学校完成2020年巡察反馈工作
- 应对疫情有信心 从严防控有力度 守护陪伴有温度
- 北京科技大学-Molecular Plant第一届“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前沿学术论坛召开
- 2020年“鼎新杯”国际宣传能力综合评比大赛决赛成功举办
- 我校两名辅导员同时站上全国辅导员最高领奖台
- 爆赞!北科大助力“最抗冻”复兴号动车组问世!
- 创新新媒体工作模式,主动融入青年学生的思想圈朋友圈生活圈
- 特稿:中国两会,向世界传递了什么?
- 学校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专项工作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北京科技大学干部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 武贵龙书记陪同科技部北京市相关部门领导调研生物与农业研究中心
- 张龙强校友做客我校校友讲坛
- 科技助力 北科大师生团队科技助力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
- 第五届“魏寿昆科技教育奖”颁奖
新闻公告
- 打好配齐建强“组合拳” 锻造铸魂育人关键力量 03-17
- 校领导带队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及工程施工进展 03-16
- 绘就“大思政”育人同心圆 齐心协力助推思政课建设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学生座谈会 03-15
- 学校召开2022年纪委(扩大)会议 03-14
- 冬奥会闭环志愿者圆满返校 03-13
- 海淀消防开展消防安全服务进校园活动 03-11
高考招生
- 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北科大国际本科3+1第七届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