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热忱服务 展现青春风采(双奥城 奋斗心)
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运行团队志愿者经理陈大鹏。袁小海摄
参与志愿服务20年,陈大鹏从一名青涩志愿者成长为冬奥场馆运行团队志愿者经理,一段重要经历就是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而今,他即将迎来志愿者生涯中另一个重要时刻:“我要带着心中的理想与热情,全力投入北京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工作。”
日前落幕的“相约北京”国内冰球测试活动海淀赛区比赛为期3天,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运行团队志愿者经理陈大鹏和236名志愿者为之奋战了25天。从赛前志愿者各项培训到最后完成赛时专业服务,运动员、技术官员及各方面服务对象的点赞,是对他们的最佳褒奖。
今年是陈大鹏参与志愿服务的第二十年,从一名青涩志愿者成长为冬奥场馆运行团队志愿者经理,一段重要经历就是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而今,他即将迎来志愿者生涯中另一个重要时刻:“我要带着心中的理想与热情,全力投入北京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工作。”
以责任凝聚志愿队伍
镜头:2008年,北京奥运会柔道、跆拳道比赛在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举行,陈大鹏参与组建了约200人的校园志愿服务队,其中既有退休教师也有青年学生。如今,来自不同领域的志愿者让队伍更为壮大,也带来了更宽广的视野和更专业的技能。
2020年11月初,北京科技大学推荐20名教师加入北京冬奥会五棵松体育中心志愿者队伍,陈大鹏担任志愿者业务领域经理。“志愿服务是历届奥运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要用行动展示‘双奥之城’的魅力。”再一次在“家门口”服务奥运会,陈大鹏深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第一天来到五棵松体育中心集中办公,办公用品和工作电脑还未布设好,大家的工作已经热火朝天地展开。陈大鹏拿着手机,在观众坐席和北京冬奥组委的同事连线进行视频会议。“看到我一个人坐在‘超大会议室’里参会,伙伴们用掌声给我鼓励。我知道,不论身处何地,大家都在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在4月的“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中,五棵松体育中心迎来“观众压力测试”。对标奥运实战,近千名观众如何平稳有序进出,考验着志愿者队伍和场馆运行、安保、技术等多个环节的协调配合。为了制定最佳方案,一直到压力测试的前夜,陈大鹏还在和团队伙伴进行头脑风暴,对着场馆平面图反复推演,讨论结束时已是深夜。
“精益求精是我们的态度,力争完美是我们的追求。”陈大鹏说,在今年的两次测试活动中,五棵松体育中心志愿者队伍积极“备考”,把各业务领域工作深度融入疫情防控的大环境下,全力应对挑战,在技术专业程度、任务执行力以及处事应变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
用微笑传递服务热情
镜头:北京奥运会期间,骄阳下志愿者脸上洋溢的笑容,让陈大鹏至今难忘。如今,冬奥志愿者在工作中勇于担当,用微笑打造属于“双奥之城”的全新名片。陈大鹏感慨,2008年种下的志愿服务种子,已经深深扎根。
11月7日至10日,“相约北京”国内冰球测试活动海淀赛区比赛在五棵松体育中心举行。志愿服务工作涉及赛事服务、礼宾和语言服务、交通、技术等18个业务领域。236名志愿者各司其职,确保了测试活动期间各项工作高效运转。
测试活动期间,最早行动的志愿者早上6点就要从驻地酒店乘班车到达场馆,最晚要等到晚上11点半才能离场;一些在室外进行的工作,还要面对低温雨雪等恶劣天气条件。“队伍中没有人打退堂鼓,大家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热情,得到了服务对象的认可。”陈大鹏说。
为了保障志愿服务工作,场馆提供了良好的餐饮、交通、住宿条件。陈大鹏全天候关注着团队成员的状态,协调处理各种问题。志愿者身上那股热忱在团队内部传递,也深深触动着他。
在陈大鹏看来,志愿者的微笑,温暖着这个冬天。这份动人的微笑传承自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举办期间,8万名赛会志愿者、40万名城市志愿者、100万名社会志愿者积极践行“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口号,投身于志愿服务,为赛会的成功举办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后,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为冬奥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自北京冬奥会赛会志愿者启动报名以来,报名人数超过100万,近两万人将投入到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志愿服务中。
让青年唱响志愿之歌
镜头:在五棵松体育中心训练馆,志愿者之家被布置得格外温馨。2022年,北京冬奥会正值农历春节,届时这里还将挂上火红灯笼。陈大鹏说,志愿者队伍的构成越来越年轻,他们的蓬勃朝气将为北京冬奥会带来一股新风尚。
据统计,在北京冬奥会赛会志愿者的报名者中,18—35岁人群占比超过95%。北京冬奥组委及各赛区、各场馆的运行团队中,青年也占了相当的比重。北京冬奥会期间,五棵松体育中心将迎来652名志愿者,其中548人来自北京市的10所高校,是团队中的主力。
和年轻人共事,让陈大鹏觉得自己也变得年轻了:“当代青年肯吃苦、有活力,而且脑子活络,常在工作中迸发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五棵松,一起向未来!”11月10日,“相约北京”国内冰球测试活动海淀赛区比赛圆满结束,一场特殊的灯光秀在五棵松体育中心激情上演。当晚,赛场中心主屏幕上轮播着志愿者的工作照片,场馆运行团队为11月过生日的工作人员、志愿者集体庆贺,生日歌响彻全场。“志愿者全情投入,我们也要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冬奥的温情。”陈大鹏说。
“相信冬奥志愿者工作会激发群众对冰雪运动的参与热情,尤其是广大年轻人。”随着北京冬奥会的脚步日益临近,陈大鹏也期待着在一座座崭新的场馆里见证新的动人故事,更希望这些故事能激励和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原文链接:《人民日报 》(2021年12月14日 第14版)
(责编:孟婍、陈丽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奉献热忱服务 展现青春风采(双奥城 奋斗心)
相关推荐
- 学校与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高校多种形式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
- 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校召开
- 学校与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智能超算融合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专家论证会在我校召开
- 北京科技大学开设《大国钢铁》专属课 增强学生“科技报国”意识和情怀
- “人工智能科学与工程”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战略咨询会暨首届高精尖学科前沿论坛在我校举办
- 校领导带队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及工程施工进展
-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 北科大国际学生深入乡村“感知中国”
- 用钢铁意志铸就更好钢铁——听陈凌峰讲《大国钢铁》课
- 学校开展2019年度十大学术进展评选活动
- 内蒙古赤峰学院于毅夫一行来我校调研
- 民警、轮椅舞者等北京榜样优秀群体走进北科大分享感人事迹
- 微视频 | 90后,到!
- 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学校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外展活动
- 学党史展风采 共筑体育强国梦 | 学校举办“向党献礼 百人齐跳”活动
- 首都高校迎来网上开学季,“云端”第一课,书记校长都讲了啥
- 习近平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
- 学校与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永钢基金”捐赠仪式
新闻公告
- 打好配齐建强“组合拳” 锻造铸魂育人关键力量 03-17
- 校领导带队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及工程施工进展 03-16
- 绘就“大思政”育人同心圆 齐心协力助推思政课建设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学生座谈会 03-15
- 学校召开2022年纪委(扩大)会议 03-14
- 冬奥会闭环志愿者圆满返校 03-13
- 海淀消防开展消防安全服务进校园活动 03-11
高考招生
- 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北科大国际本科3+1第七届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