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低碳发展及氢应用技术高峰论坛在京举办
6月18日,中国金属学会与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了“钢铁行业低碳发展及氢应用技术高峰论坛”,会议以“低碳、绿色——钢铁行业可持续的未来”为主题,探讨钢铁行业低碳发展路线及氢冶金技术在低碳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发展情况以及技术方向等问题。来自国内外的行业协会、学会、钢铁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相关技术装备公司、媒体等100多名代表到场参会,3万余人次通过线上直播参加了会议。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何文波,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沛,我校校长杨仁树,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毛新平等一众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高峰论坛,会议由赵沛主持。多位业内精英现场分享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相关的报告。峰会论坛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部分,分别进行了四个主题报告和十一个主旨报告。
杨仁树致辞
在开幕式中,杨仁树对我国钢铁行业的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他表示在钢铁行业即将达到碳顶峰的现状下,基于碳冶金的传统冶炼工艺已经无法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他说,我国钢铁行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危机中遇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需要开发低碳发展工艺。他认为此次会议有助于促进我国钢铁行业冶金技术的交流融合,从而促进世界钢铁行业的交流发展。
于勇致辞
于勇在致辞中表示,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全球性话题,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积极推动相关国家战略,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和战略转型。他说,过去三十年间,全国钢铁行业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和推广新型技术发展,吨钢能耗已经降低了近50%。目前,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主旋律,钢铁行业传统的发展方式必须要做出调整,传统的思维定式需要通过结构、材料和技术的创新,从源头向根本解决钢铁行业低碳发展的瓶颈问题。
何文波致辞
何文波在致辞中表示,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和累积,气温变化已经成为影响地球和全人类生活和生存的严峻现实威胁,需要人类采取共同的行动加以应对。为此,中国钢铁和世界钢铁都在积极探索和行动。他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钢铁行业低碳发展的方向越来越明确,路径越来越清晰,步伐也越来越快。他相信本次会议一定会聚集更多的行业共识,形成更具价值的解决方案,产生更多的决策成果。
殷瑞钰作主题报告
殷瑞钰在“钢铁产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研究”主题报告中强调,钢铁行业目前仍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部门,是能源消费大户,同时也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他认为钢铁行业的碳排放应该是由吨钢排放和粗钢产量共同决定的。他肯定了近三十年来我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明显效果,并指出钢铁行业的脱碳应该关注以下几点,分别是资源脱碳化,能源脱碳化,生产制造流程脱碳化,出口贸易脱碳化,政策法规脱碳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碳化。最后,殷瑞钰认为2014年的碳排放已经接近整个钢铁行业的碳排放峰值,他预测道如果2014年还不是碳排放峰值,那么峰值会在“十四五”计划前期产生。
毛新平作主题报告
毛新平作了题为“机遇与挑战——碳中和背景下的中国钢铁工业”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说明碳中和已经成为了世界主要国家的共识。随着近40年来节能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我国吨钢能耗下降了73%,吨钢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50%。但即使如此我国仍存在钢铁产能总量大,以高炉—转炉为主的流程结构占比高,煤炭在能源结构中占比高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以及碳中和的背景下,毛新平指出,碳中和不仅是节能环保,更是发展权、发展方式的问题。低碳发展将倒逼钢铁产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他认为,碳中和将是一次深刻的产业及科技革命,钢铁行业应当主动承担起碳减排的主体责任,争当科技创新与低碳发展的先行者。
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埃德温·巴松博士通过视频向大家分享了“钢铁产业低碳发展之路”的主题报告。埃德温·巴松指出世界钢铁协会过去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减少钢铁产业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在碳中和背景下,围绕二氧化碳展开的争论取得了进展。他强调了中国钢铁工业在低碳发展实践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说,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中国的示范作用不容忽视,中国钢铁行业将对全球二氧化碳减排、全球钢铁行业碳减排和低碳钢铁生产技术作出重大贡献。
随后,清华大学段茂盛教授、河钢集团低碳绿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田京雷、我校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建良教授、达涅利冶金设备(中国) 销售总监詹会彬、韩国浦项低碳工程研究部部长申明均、东北大学储满生教授、特诺恩北京公司销售总监陈捷、中国宝武中央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徐万仁、Midrex上海办事处副总经理钱良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余红梅、上海汉兴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纪志愿、北京大学教授李星国分别就钢铁行业的低碳发展以及氢冶金技术进行了主旨报告。
与会人员合影
本次高峰论坛研讨“双碳”政策下钢铁行业的低碳发展路径,并对氢能源在钢铁行业应用的技术问题和技术难点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提出了新形势下减少碳排放和碳足迹的“创新理论、技术和路径”,对钢铁行业稳定、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摄影:王占奎、蒋雄伟)
(责编:付云笛、邢华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钢铁行业低碳发展及氢应用技术高峰论坛在京举办
相关推荐
- 多所高校期末考试转移线上 你的备考合格了吗?
- 爱国励志坚守 过好豁达人生
- 学校举办第四届纪念“一二·九”运动师生合唱比赛
- “金属冶炼重大事故防控技术支撑基地”正式揭牌
- 北京科技大学第五届“魏寿昆科技教育奖”颁奖典礼举行
- 战疫情 北京启动网络招聘月 推出4万余岗位
- 世界未来属于谁?习近平这些信中有答案
- 凝心聚力、不忘初心,培养一流本科创新人才
- 我校在第三届北京市大学生节能节水低碳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获佳绩
- 校长杨仁树一行赴江苏省无锡市走访调研
- 北京科技大学师生在线同上一堂课
- 北京科技大学“三维促学” 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许强来校调研
- 学校召开2019年度科研工作总结汇报会
- 第一届贝壳春天论坛在苏州成功举办
- 北科大巴留学生:借力中国经验巴基斯坦定能克服疫情蝗灾
- 校长杨仁树带队赴中国一重调研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万钢谈大学生职业规划:要抵挡住诱惑,夯实基础、增强能力、拓宽视野
- 境外输入防控一线,北科出征!
- 李泽湘受邀到校进行“科技创业与新工科教育”讲座
新闻公告
- 打好配齐建强“组合拳” 锻造铸魂育人关键力量 03-17
- 校领导带队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及工程施工进展 03-16
- 绘就“大思政”育人同心圆 齐心协力助推思政课建设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学生座谈会 03-15
- 学校召开2022年纪委(扩大)会议 03-14
- 冬奥会闭环志愿者圆满返校 03-13
- 海淀消防开展消防安全服务进校园活动 03-11
高考招生
- 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北科大国际本科3+1第七届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