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领衔,北科大面向全校学生开讲《大国钢铁》
钢铁,号称“工业的粮食”;建校68年的北京科技大学,被誉为“钢铁摇篮”。4月23日,北科大全新打造的《大国钢铁》课程正式开讲,该课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携众多知名专家主讲,全校学生不限专业、年级均可选修。这是北科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尝试之一,将向大学生展示我国钢铁工业强国之路。
《大国钢铁》课程集中北科大学科和校外人才优势资源,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教授领衔主讲,来自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宝武集团、首钢集团等业内知名专家分节讲授。课程包括“中国钢铁强国之路”“钢铁摇篮之钢铁栋梁”和“科技贡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钢铁绿色发展”和“未来梦工厂”等8个章节,将带领学生纵观我国钢铁工业强国之路,体察现代钢铁产业新发展,展望未来钢铁梦工厂。
课程面向所有学生开放,所有心怀“钢铁强国梦,科技报国梦”的学生,不限专业、不限年级均可选修,旨在通过打造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和工程教育特色课,让更多的学生“知钢懂钢”,培养学生自豪感和荣誉感,增强学生在“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进过程中的使命担当,增强学生“科技报国”意识和情怀。
这一课程设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了《大国钢铁》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把“隐性思政”的功用充分发挥出来,构建起全课程育人格局。
北科大于2018年正式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通过研究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不断完善思政课程“示范课”与其他课程的“特色示范课”建设,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试点到推广,逐步扩大“课程思政”覆盖面,构建起了以“大国钢铁”公开选修课、系列“学科思政讲坛”、课堂思政“示范课程”为主的三个层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大国钢铁》课程,不仅充分体现了北科大的办学传统和学科特色,也符合国家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进的时代特点,这一课程的开设,是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又一有益实践。
《大国钢铁》课程从文化视角出发,把学校学科背景、行业特色和文化渊源融汇贯穿其中,在培育学生文化自觉、塑造理想人格、凸显人文关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学校实施大学文化精品战略和发挥校史育人作用的重要一环。
原文链接:《北京日报》客户端
(责编:孟婍、陈丽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院士领衔,北科大面向全校学生开讲《大国钢铁》
相关推荐
- 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典礼:生逢盛世 坚毅前行
- 校长杨仁树与毛新平院士一行赴攀钢集团有限公司访问交流
- 我校在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中获得佳绩
- “全程导师解决了我的难题”(在一线)
- 致北科大全体毕业生党员的倡议书
- 北科大助力“最抗冻”复兴号动车组问世
- 北科大师生志愿服务境外输入防控一线
- 党委书记武贵龙一行赴秦安调研对接乡村振兴工作
- 北京科技大学学子在2020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 北京冬奥会华侨华人赛会志愿者:“冬奥有我,不容错过”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薛庆国赴金工实习基地调研实践教学开展情况
- 2020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线上答辩工作圆满结束
- [北京2022]首批志愿者走进五棵松体育中心开始场馆培训
- 党委书记武贵龙一行赴秦安调研督导脱贫攻坚工作
- 去年开始准备的毕业礼物冲上热搜!这所学校有心了
- 学校组织开展爱国卫生大扫除活动
- 我校两个本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 学校师生党员踊跃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捐款
- 学校召开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大会
- 特稿:中国两会,向世界传递了什么?
新闻公告
- 打好配齐建强“组合拳” 锻造铸魂育人关键力量 03-17
- 校领导带队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及工程施工进展 03-16
- 绘就“大思政”育人同心圆 齐心协力助推思政课建设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学生座谈会 03-15
- 学校召开2022年纪委(扩大)会议 03-14
- 冬奥会闭环志愿者圆满返校 03-13
- 海淀消防开展消防安全服务进校园活动 03-11
高考招生
- 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北科大国际本科3+1第七届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