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评论员观察)
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不仅是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而且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科技创新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从实验室的研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最近一段时间,5G商用正式启动让相关产业链驶入发展快车道,曲面屏的出现促使业界探索下一代移动设备,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可以说,科技创新既是理解中国经济澎湃动能的重要维度,也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
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推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重大决策部署。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一个细节:征求意见过程中,各方面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议对完善科技制度加以突出强调,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可见,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不仅是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而且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一方面,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方式已不可持续;另一方面,我国发展日益面临着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繁重任务,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正当其时。近些年来,“神威·太湖之光”闪耀世界,超级计算机辐射上下游产业;航空航天捷报频传,商业航天破茧而出;“复兴号”高铁、C919大飞机走出国门,中国智造开始走向世界……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高技术研究,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带动了一系列产业行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有力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显著增强了我国经济的质量优势。
从世界视野来看,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谁能找到科技创新的突破口,谁就能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先机。毋庸讳言,中国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科技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果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这启示我们,唯有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我们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科技和经济结合是改革创新的着力点。科技创新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从实验室的研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正因如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在创新主体上明确“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创新方式上要求“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人才培养上“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改进科技评价体系,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科研和经济不是“两张皮”,既需要基础设施的“硬件”支撑,也要制度环境的“软件”保障,从而革除体制机制积弊,打通科技向经济赋能的通道,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现代化建设整个进程和各个方面。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我们就一定能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能。
相关链接:人民日报: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评论员观察)
【 作者:盛玉雷 来自: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王谦冲 审核:新闻中心总编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评论员观察)
相关推荐
- 学校师生热议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
- 本科新生代表蒲茂贤在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 2021年定点帮扶科左后旗创新营销挑战赛举行
- “死磕”无人驾驶:一群理工“学霸”耍起十八般武艺
- 杨永飞获“强国青年科学家”称号
- 学校推进学科、学位点、专业一体化建设工作
-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学东院士一行来校调研
- “四大工程”全面开启 “魅力石大”未来可期
- 学校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 学校参与修订的一项国家环保标准为准确监测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氟化氢含量提供重要支撑
- 学校获批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
- 防控疫情,石大在行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疫情防控工作
- 首届新文科本硕一流课程建设高端论坛举行
- 1851名毕业研究生顺利完成“云”答辩
- 学校部署2020年本科招生录取工作
- 深秋初冬 石大风景美如画
- 学校审核论证2020版本科教学大纲
- 孙晓明受聘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主任、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 学校赴科左后旗塔奔诺义德(五官)嘎查开展“贫困户月度关爱活动”
- 19国科学家探讨国际计算智能最新进展
新闻公告
- 众志成城,同心抗疫,学校云端教学有序开展 03-16
- 3个基层党组织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双创”项目 03-15
- 学校部署新学期外事工作 03-13
- 郝芳院士团队在深层油气成藏机理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03-12
- 学校部署新学期科技工作 03-11
- 38项成果获山东省第九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03-11
- 学校部署新学期科技工作 03-11
高考招生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2009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3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招生简章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