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新文科本硕一流课程建设高端论坛举行
【本站讯】11月1日,外国语学院举行首届新文科本硕一流课程建设高端论坛,进一步推动我校新文科背景下本科和研究生一流课程建设,来自全国各高校的200多位学者在线参会。
张玲玲副校长致欢迎辞
副校长张玲玲致开幕辞,代表学校对专家们贡献真知灼见和全国学者热情参与表示感谢,强调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把改革成果落实在课程建设上。她指出,此次论坛不仅有对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探讨,还将一流硕士课程建设也纳入论坛话题范围,具有前瞻性和务实性,也体现了对一流课程本硕衔接、协同创新,形成本硕一流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努力。
华中师范大学罗良功教授、外交学院孙吉胜教授、大连海事大学罗卫华教授、山东财经大学李毅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冯光武教授、广西师范大学谢世坚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刘克东教授、复旦大学曲卫国教授先后做大会主旨报告, 在线探讨一流课程建设前沿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罗良功教授做主旨报告
罗良功教授做题为“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的改革与建设”的报告,提出英语语言类课程“学科化”改革思路、理据、内涵和策略,以《综合英语》为例详细探讨了“学科化”路径,回答了为什么要“学科化”,如何“学科化”的根本问题。对外语专业技能类课程综合改革,解决技能类课程学科“无根性”“无根化”,回归外语学科本位进行了阐释;为构建“语言技能课程知识化、知识课程能力化”的外语专业课程生态体系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照。
外交学院副校长孙吉胜教授做主旨报告
孙吉胜教授做了题为“后疫情时代中国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的报告,从后疫情时代与变化的中国世界角色谈起,结合中国外交面临的新任务,聚焦我国的外语人才培养如何兼顾外语能力与语种平衡、外语与其他专业的平衡、中国意识与全球视野的平衡、能力与素质的平衡以及全球治理人才、国际组织人才、专业领域人才培养问题,解决“通外语、缺专业”之痛点和堵点,从而更好地肩负起外语人服务国家战略应承担的职责和义务,为外语专业课程建设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大连海事大学罗卫华教授做主旨报告
罗卫华教授做了题为“新文科背景下的英语专业建设思考”的报告,探讨新文科背景下,新文科与英语专业的关系、英语专业的复合融通模式以及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三个方面的问题,阐述了建设路径以及相应的思考。根据国家战略需求,新型英语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成长为适应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和社会需求的专业素养高、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英语专业需回归初心,突出人文性,分类发展、分层卓越。针对新文科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要构建综合性的跨学科模式,实现新文科英语教育流程重组和结构再造,积极打造适应新要求的称职的师资队伍和一流课程。
山东财经大学李毅教授做主旨报告
李毅教授做了题为“外语类本科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的思考”的报告,从“四个一流”的统筹入手,讲述了一流大学是目标,一流学科是条件,一流本科是根本,一流专业是基础,课程建设是核心。李毅详细解读了《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指出其英语、商务英语、翻译三个专业具体的分类实施方案,对高校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等提出较为系统的建议。他与大家一起分享了山东财经大学提高学生思辨英语能力培养方面的教学原则:对标、评价、操练、反思、探究、实现、融合、内容等,实现了观念上的转变,优化了课程目标导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冯光武教授做主旨报告
冯光武教授做了题为“新时期英语专业定位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报告,从专业性质模糊、专业内涵越位和通识教育缺位三个方面阐述了英语专业的现存问题,分析了英语专业的性质和内涵,突出了英语专业的人文性、跨学科性和开放性,尤其强调了“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的建设,透彻剖析了英语专业的性质和内涵,明确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指出多元人才培养取向和多元人才培养面向,认为英语专业的办学定位应当立足学校实际,考虑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需求。最后,冯光武提出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当为办学定位服务,专业定位决定了办学方向,而课程体系建设则是办学定位的重要支撑。
广西师范大学谢世坚教授做主旨报告
谢世坚教授做了题为“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外语教师教学科研协同发展的思考”的报告,提出目前高等教育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要求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学科培养一流的人才,不管是政策要求还是大学所具备的基本职能都对教师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职责要求,即研以促教、教研相长,教学与科研需要高质量协同发展。教书育人是本分,科学研究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谢世坚从教学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两方面提出了具体标准,明确了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内涵,提出了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方向和路径,并分享了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
哈尔滨工业大学刘克东教授做主旨报告
刘克东教授做了题为“回归教学本位:着力打造一流课程”的报告,从四个方面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了打造一流课程的思考与实践,讲述了在教育部关于五种一流课程建设的要求下,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课程建设的实践,该校一系列体系化的政策与措施,进而具体到外国语学院课程建设教研所取得的成果,并结合自己建设慕课的经历和经验,认为做好课程建设需要兴趣更需要付出。讲座层层深入又具体分析,既有理论层面的高度,也对实际课程建设实践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复旦大学曲卫国教授做主旨报告
曲卫国教授做了题为“英语本科专业阅读教学的一流课程建设问题---以文学阅读课程教学为例”的报告,从外语本科专业课程一流标准的本科性如何体现也就是外语专业课程需要什么样的系统知识的支撑入手,分析了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在遵循通识性和多样化的基础上如何依据特定的系统知识运用特定的技能的思考与探索,并结合2020年教学指南的要求以阅读教学为例进行了深度剖析。
【 作者:刘淑艳 来自: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姜洪明 审核:蒋大森】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首届新文科本硕一流课程建设高端论坛举行
相关推荐
- 第17届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暨石油工程力学高级研讨会通知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闭幕
- 9个团队获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立项支持
- 2019年全国高校俄语专业教师研修班暨第六届俄语专业教学法学术研讨会于我校召开
- “聚焦 突破 拓展”院士专家把脉高能中心发展规划
- 《Oilfield Chemistry(油田化学)》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年十大新闻
- 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成立一周年合作发展座谈会举行
- 校长郝芳院士签发学校第一批本科录取通知书
- 4项目获2020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广大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 【黄岛讲坛(第51期)】陶文铨院士与师生交流《传热学》编写感悟
- 一项目入选教育部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 学校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
- 校园花开 石大春来
- 出版社一学术著作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
- 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石大加强合作
- 【黄岛讲坛(第59期)】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在挪威大陆架的实践
- 2021年定点帮扶科左后旗创新营销挑战赛举行
- 学校发布本学期本科线上教学质量报告
新闻公告
- 众志成城,同心抗疫,学校云端教学有序开展 03-16
- 3个基层党组织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双创”项目 03-15
- 学校部署新学期外事工作 03-13
- 郝芳院士团队在深层油气成藏机理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03-12
- 学校部署新学期科技工作 03-11
- 38项成果获山东省第九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03-11
- 学校部署新学期科技工作 03-11
高考招生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2009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3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招生简章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