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碳材料团队在能源转化及存储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本站讯】近日,我校新型碳材料团队在能源转化及存储领域取得系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Matter等化学及材料类顶级学术期刊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均为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单位。该系列工作紧密围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针对传统能源提效、新能源技术开发中的关键科学及技术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工作,为提高石化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协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题为《Fe/Fe3C提升H2O2利用,实现甲烷转化抑制 O2生成》(Fe/Fe3C Boosts H2O2 Utilization for Methane Conversion Overwhelming O2 Generation)的成果发表在化学领域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并被选为封面文章,我校2018级硕士研究生邢毅成为第一作者,吴文婷教授和吴明铂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图1. FeNx/C碳基光催化剂的性能调控及产物分布
为拓展天然气等高品质能源的应用领域,将主要成分甲烷直接选择氧化为更易于运输的液体产物是一条极具潜力的途径,可极大摆脱对石油的依赖。然而,甲烷碳氢键的对称四面体结构特别稳定,温和条件下难以活化转化。针对这一难题,新型碳材料团队开发了新型的FeNx/C碳基光催化剂,通过调控内部FeNx的自旋态和Fe/Fe3C的含量,在常温常压下实现高达18%的甲烷转化率,液体产物选择性达到96%,其中主要产物甲酸产率可达4659 μmol·g cat-1,选择性高达90%(图1)。此结果是已有报道的常温常压下H2O2光催化体系中选择性氧化甲烷制备甲酸的最高活性。
题为《V桥连氧化钒消除迁移能垒驱动晶格氧电解水》(V “Bridged” Co-O to Eliminate Charge Transfer Barriers and Drive Lattice Oxygen Oxidation during Water‐Splitting)的成果发表在材料领域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我校李忠涛教授为第一作者,李忠涛教授和吴明铂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图2. Co-V-O桥键提升电解水性能机理
氢气具有能量密度大、使用过程无污染、无温室气体排放等优点,是推动能源技术革命的重要能源载体。电解水制氢技术是氢循环的关键环节,但常见电催化剂缓慢的载流子传输过程使得电解水制氢的效率低,难以满足应用需求。有鉴于此,团队提出在廉价CoO电催化剂中引入Co-V-O桥键,通过自旋翻转跳跃过程减小电荷传输能垒,提升电催化分解水性能,如图2所示。这种含有Co-V-O桥键的催化剂可生长在不同导电基底上,使得这类催化剂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题为《杂多酸与MXene化学键合提升锂/钠高载量和赝电容存储特性》(Boosting the Pseudocapacitive and High Mass-Loaded Lithium/Sodium Storage through Bonding Polyoxometalate Nanoparticles on MXene Nanosheets)的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晁会霞为本文第一作者,胡涵教授和吴明铂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图3. 杂多酸与MXene复合结构提升高载量下赝电容储锂/钠性能
发展光电、风电等清洁电能是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手段,这些间歇性电能的有效利用亟需高性能电化学储能系统,特别是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储能系统。在这一趋势下,赝电容型负极材料的开发成为了储能材料重点关注的方向。杂多酸团簇具有接受和存储多个电子的能力,被称为“电子海绵”,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一种新型储锂/储钠材料。此外,杂多酸团簇颗粒结构高度可调,易于实现赝电容特性。然而,杂多酸电极材料仅能在低载量下实现高容量和高倍率;另外,杂多酸不稳定,在电化学储锂/钠过程中结构容易破坏。如何在高载量下发挥杂多酸结构可调、氧化还原特性丰富的优势,同时提高其稳定性仍充满挑战。新型碳材料团队充分分析了杂多酸的生长过程,提出在制备杂多酸的弱酸性条件下引入MXene诱导杂多酸前驱体离子的吸附、杂多酸成核以及可控生长;通过杂多酸与MXene之间的化学键合作用提升杂多酸的稳定性,利用MXene与杂多酸原位组装形成的复合结构协同电子传导与离子输运;基于杂多酸与MXene间协同作用实现了高载量下的赝电容储锂/钠(图3),所构筑的锂离子电容器和钠离子电容器均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题为《富本征缺陷多孔碳骨架对多硫化物吸附以及催化转化的增强机制》(Intrinsic Defect-Rich Hierarchically Porous Carbon Architectures Enabling Enhanced Capture and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Polysulfides)的成果发表在纳米材料领域顶级期刊ACS Nano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工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关露为论文第一作者,胡涵教授和吴明铂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图4. 富本征缺陷碳材料促进对多硫化物的吸附和催化转化
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原料来源广泛等优点,锂硫电池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下一代高性能二次充电电池之一。但锂硫电池中的活性物质硫不导电、充放电过程体积变化剧烈,且存在严重穿梭效应,极大限制了锂硫电池的实际应用。针对锂硫电池应用过程中的瓶颈,新型碳材料团队开发了新型富本征缺陷碳材料,通过可控移除碳材料表面杂原子引入本征缺陷,调控碳材料表面电子结构。所构筑的富缺陷碳材料对多硫离子表现出非常高的吸附和催化转化特性,同时解决了上述三个问题,显著提升了锂硫电池的性能,如图4所示。
鉴于在该领域取得的系列成果,新型碳材料团队应邀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姊妹刊Matter上发表题为《激光辐射调控电极材料的能源存储和转化性能》(Laser Irradiation of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综述文章(图5)。胡涵教授为本文第一作者,胡涵教授和吴明铂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图5. 激光辐射调控电极材料结构及性能策略
电极材料不同尺度的结构特征对其电化学性能均具有显著影响,如何实现在多个尺度下对电极材料进行可控调节是该领域关注的热点。由于可实现在低功耗下快速、精准以及高度可控的材料加工,激光辐照技术近年来被广泛用以制备和调控电极材料,并在缺陷可控引入、异质结构精准构筑以及一体化电极原位制备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文章总结了激光辐照技术在电极材料制备及改性方面的最新进展,并特别强调其在缺陷、异质结以及一体化电极构筑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对激光辐照技术原理进行简单介绍后,作者分析了激光辐照参数对材料结构的影响规律并总结了利用激光辅助技术调控纳米碳、金属以及化合物纳米晶等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特性。最后,作者详细分析了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新型碳材料团队是“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重质油碳质化高附加值利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围绕新能源高效转化和利用、重质油高附加值利用的重大需求,成功开发了系列高性能碳材料,研究成果已在储能、环保等领域实现了工业化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团队已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50余项,发表SCI论文190余篇,撰写著作2部,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2015年入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优秀创新团队,2018年团队被评为学校“青春建功新时代先进集体”,2020年获批学校“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
全文链接:
https://www.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ge.202016888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fm.202008822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1002/adfm.202007636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0c02294
https://www.cell.com/matter/fulltext/S2590-2385(20)30234-4
【 作者:淡天俊 单宝来 来自:化学工程学院 科技处 责任编辑:姜洪明 审核:蒋大森】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新型碳材料团队在能源转化及存储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 上一篇:党委常委会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 下一篇:学校召开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相关推荐
-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 学校参加油地校联席会议推动胜利学院转设
- 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 高光谱计算机视觉及其应用
- 在校生代表李杰在2020年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 新型杂化分子:金属富勒烯
- 2021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
- 学校召开2020年度二级单位(班子)考核会议
- 张国庆讲述集成生产计划和仓库储存分配问题的物联网辅助解决方案
- 石大参加全国高教处长会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
- 学校参加全国研究生教育视频会议
- 校友沙国河院士获评最美科技工作者
- 新能源学院学生入选山东省齐鲁创业先锋班
- 石大“工程学”跻身全球100强“计算机科学”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
- 多语种打擂,学校外语角擂主争霸赛精彩上演
- 学校部署“双一流”建设学科用房调整工作
- 东营市委书记李宽端到石大胜华集团公司调研
- 企业高校博士后“牵手”行动暨2021年中国·山东(青岛)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宣讲活动在石大举行
- 两博士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杰出博士学位论文奖
- “透过音乐聆听中国故事”
新闻公告
- 众志成城,同心抗疫,学校云端教学有序开展 03-16
- 3个基层党组织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双创”项目 03-15
- 学校部署新学期外事工作 03-13
- 郝芳院士团队在深层油气成藏机理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03-12
- 学校部署新学期科技工作 03-11
- 38项成果获山东省第九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03-11
- 学校部署新学期科技工作 03-11
高考招生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2009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3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招生简章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