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 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生教育工作会闭幕
【本站讯】11月30日,为期12天的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顺利闭幕。党委书记王勇、校长郝芳等在校全体校领导出席闭幕会议。郝芳发表讲话,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华东主持会议,副校长姚军宣读表彰决定。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各教学院部领导、各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教学秘书、研究生辅导员和研究生代表等参加会议。会议在逸夫礼堂设主会场,各教学院部设分会场。
校长郝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提出四点要求 王大勇摄影
郝芳对此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予以充分肯定,对会议提出的今后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目标、思路、举措表示赞同,认为本次会议最大的成绩是进一步了解了新形势下国家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基本明确了学校在未来需要采取的措施和改进办法,相信通过全校师生的努力,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郝芳指出,近年来,我校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绩,但依然面临着三大艰巨任务:一是研究生的规模还需要进一步增大。二是要快速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构建“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和“高水平人才培养生态体系”。三是要充分利用好研究生资源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郝芳对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提出四点要求,即强化 “一个责任”,处理好“两种关系”,做到“三个融合”,做好“四项保障”。
“一个责任”是研究生导师责任。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最重要的力量,需要从三个方面发力,提升导师队伍水平,落实导师责任。一要加大高素质青年教师的引进力度,二要重视研究生指导能力的提升,三要强化导师培养人才的态度。态度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要做一个“值得尊敬的老师”,首先要做一个“值得你的学生尊敬的导师”,希望每个导师都能从学校声誉、个人尊严、对学生负责的角度来看待作为导师的责任。
处理好“两种关系”。第一种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关系。一方面,优秀生源非常关键。近年来行业特色高校生源质量都在下滑,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尽可能地吸引本校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在校读研。另一方面,要坚决摒弃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的现象,要推进学科、学位点和专业一体化建设,建立本硕博相衔接的课程体系。第二种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要推进分类培养,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导向,处理好学术评价中学术成果和应用研究的平衡,做到既有高端的学术,也有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正做到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三种融合”。学科融合要求我们改革课程体系,精简一些陈旧、单一的课程,新增一批符合时代要求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科教融合要强化大学与科研院所的融合,依靠合作资源来共同推动科学研究;教师必须要有科研能力,要以科研促进教学,把科研资源用于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是推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向需求导向转型的关键,学校要持续探索重大项目、校企共建、院所共建、订单式培养等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
做好“四项保障”。一是要推动学校资源的有偿使用,让有限的资源分配更加合理。二是要加强条件建设,为研究生培养提供更好的住宿、学习与科研条件。三是要优化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办学,为研究生成长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四是要建设“爱党爱国、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以党建保障、制度约束、行政措施,通过奖惩两条线来培育先进的大学文化。
获得“十佳研究生导师”荣誉称号的教师领奖 王大勇摄影
获得“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荣誉称号的集体代表领奖 王大勇摄影
会议评选并表彰了首届“十佳研究生导师”和“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李振春、苏玉亮、柳云骐、李伟、刘建林、张军、任鹏、刘伟锋、徐小峰、孙大满获评首届“十佳研究生导师”,储层地球物理、声学测井、岩石物理和测井方法、海洋油气井钻完井理论与工程、提高采收率与采油化学、催化反应工程、海洋油气安全工程、高端装备设计制造、新型碳材料、智能算法与软件导师团队获评首届“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王勇为获得“十佳研究生导师”荣誉称号的教师颁奖,郝芳为获得“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荣誉称号的集体代表颁奖。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林承焰、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杨朝合、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院长张杰、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周鹏,分别围绕导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教融合、专业学位教育等内容介绍典型经验,提出新的思路与举措。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阎子峰对会议学习研讨阶段的反馈意见进行汇报。
刘华东在主持会议时指出,此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有三个重要标志:一是会议做到了顶天立地,既有远景思路和目标,又脚踏实地有工作举措,也有系统全面的制度保障。二是全校上下共同参与,总结成绩和经验,提振信心,找到差距和问题根源,认识到压力和责任。三是实事求是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研讨。刘华东强调,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新的起点和任务,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广大师生要以本次研究生教育会议为契机,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敢做善成的勇气,聚焦内涵发展,聚焦工作重点、难点和薄弱点,夯实工作基础,加快改革创新,提升治理效能,健全组织保障,改进和完善资源条件,为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石油学科世界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 作者:俞继仙 王大勇 来自:研究生院 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姜洪明 审核:蒋大森】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构建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 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生教育工作会闭幕
相关推荐
- 2020年教师“信息化时代教学创新”专题研修班结业
- 暑期集结,志愿者成为学校亮丽“名片”
- 山陕联合实践队调研“济南后花园”,雪野旅游区经济环境两手抓
- 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书写宣传工作新篇章学校召开2020年宣传工作会
- 校领导看望慰问教师代表 学校以多种形式庆祝教师节
- 《少年的你》:青春片的深度解码
- 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 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郝芳在《中国高等教育》发表封面文章:“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战略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 27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 学校发布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驻区6高校成立青岛西海岸新区高校创新创业联盟
- 学校发布2020届毕业生本科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
- 党委书记王勇参加地质系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
- “中国经济展现出极强韧性”
- 为非遗传承贡献高校力量
- 【黄岛讲坛(第60期)】尤政介绍智能微系统技术及其应用
- 催化反应工程团队在高效催化剂制备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 学校部署期末考试工作
-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 叶立国获评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赵晓珂获评山东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新闻公告
- 众志成城,同心抗疫,学校云端教学有序开展 03-16
- 3个基层党组织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双创”项目 03-15
- 学校部署新学期外事工作 03-13
- 郝芳院士团队在深层油气成藏机理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03-12
- 学校部署新学期科技工作 03-11
- 38项成果获山东省第九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03-11
- 学校部署新学期科技工作 03-11
高考招生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2009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3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招生简章 08-05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