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让我成为冰壶知识小达人——志愿者唐寅湫的奥运故事
《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截图
定格冬奥赛场服务,尽展冰雪运动风采。冬奥志愿者蔚蓝色的身影穿梭于各个会场的角落,他们用细致入微的服务、认真严谨的态度、深厚精湛的素养,在各自的志愿服务岗位上勤恳奉献,踔厉奋发。
2022年2月16日上午,《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了我校志愿者唐寅湫同学在冰立方为冰壶运动提供英语翻译服务、向外国友人传递中国声音的故事。
去年10月中下旬,唐寅湫同学在担任国家游泳中心冰壶及轮椅冰壶测试赛语言服务志愿者期间,曾为国际壶联秘书长、混合采访区运动员以及场馆领导提供中英交传及耳语同传等语言服务。这些宝贵的实战经验为顺利完成本次翻译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焠励前行,研学不止。冰壶知识与专业素养的精进使她在志愿活动中不断收获着成长与乐趣。
下面让我们跟随《北京日报》记者的镜头,来聆听见证志愿者唐寅湫的翻译故事。
唐寅湫同学工作照
“我是来自国际关系学院的志愿者唐寅湫。在北京2022冬奥和冬残奥会期间,我作为语言服务志愿者,在国家游泳中心为冰壶相关项目提供英语语言服务。虽然2021年10月我参加了“相约北京”冰壶和轮椅冰壶测试赛,让我对冰壶相关术语和场馆运行有了一定了解,但在冬奥会举行期间我还是遇到了许多新问题。”
在新冠疫情还未消除的大背景下,冰立方场馆采取了严格的防疫措施。媒体记者和运动员在混采区采访时,需要隔着防疫隔离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使混采区的工作环境变得十分复杂,一方面人声杂、距离远,让人很难听清对面运动员的声音,另一方面志愿者佩戴的防疫面屏,也让我们的翻译声音难以传递清楚。为了让媒体记者和中外运动员沟通顺畅,我只能尽最大可能放大音量,同时尽可能运用肢体语言辅助意思的表达。在不懈的探索下,我翻译的效果得到了媒体与运动员的一致赞许。
此外,冰壶运动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记者们对冰壶运动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他们与运动员之间交流的问题也越来越专业。最初的采访内容仅是围绕运动员比赛时的心态、感受和场馆设施相关问题。但随着比赛的进行,采访的重心逐渐变成技战术等内容。"挂一壶边区球""线路走深一点"等专业表达层出不穷,这就要求语言服务志愿者要观看大量冰壶比赛的中英双语解说,研读更多赛后的采访和报道,几天的混采区翻译工作下来,我的冰壶知识和专业素养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这一段时间的志愿服务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为译员的兴奋与快乐。因为我的工作,中国运动员的声音可以让更多人听到,世界也可以听到更真实、更生动的中国故事,我也更感受到作为冬奥志愿者的荣耀。许多外国运动员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主动提到,北京冬奥会的赛事组织和日常运作令他们印象深刻,中国志愿者的热情与奉献令他们难以忘怀。听了这些感受我很荣幸能为其贡献一份力量,也希望它成为我人生中的一份难忘回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冬奥会让我成为冰壶知识小达人——志愿者唐寅湫的奥运故事
相关推荐
- 我院参加2021年首都高等学校羽毛球锦标赛
- 我校举行教学法专题学术讲座
- 图书馆举办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展
- “斯诺与中美关系主题讲座”举办
- 我校举办2017年教职工羽毛球团体赛
- 首届“国际关系学术论文翻译及英文刊建设”研讨会举行
- 国际组织实习经验分享交流会举办
- 2017年中日大学生金秋音乐节在我校举办
- 外语学院开展“爱国,就要大声唱出来” ?主题教育特色党日活动
- 外语学院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 学工干部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座谈会举办
- 国际关系学院第十一届“志愿之星”评选大会顺利进行
- 我校学生参加北京高校“朗读者”活动
- 我校举办“百万家庭亲情一线牵”公益活动
- 我校召开2018年学生工作研讨会暨辅导员沙龙活动
- 我校举办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会
- 吴启春:爱国敬校奉丹心 弘德明志育英才
- 我校举办2017年教职工羽毛球团体赛
- 我校举办2018年教职工羽毛球比赛
- 唐纪宇: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新闻公告
- 我院成功举办第五届模拟创业大赛 01-19
- 我院参加2021年首都高等学校羽毛球锦标赛 12-21
- 我院顺利完成2022年度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组考工作 12-14
高考招生
- 国际关系学院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国际关系学院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国际关系学院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国际关系学院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国际关系学院2015年本科生招章程 08-05
- 国际关系学院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国际关系学院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国际关系学院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国际关系学院2009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国际关系学院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