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赵鸿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担当
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担当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22-01-26)
人类命运共同体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是解决全世界面临的“时代之问”的中国方案。从地理意义看,命运共同体是多层次的共同体,包括亚洲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阿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等等。从实践意义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方位的共同体,涵盖政治共同体、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生态共同体等领域。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遇之大变局。随着中国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由国际社会的参与者、融入者逐渐转变为国际社会的积极贡献者和责任担当者。中国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引领,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舞台上塑造出同舟共济、敢于担当的大国风范。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演讲。五年来,“时代之问”和世纪疫情结合,世界发展的不确定性加剧。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并推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世界各国共享共荣、风雨同舟。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中国与世界也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中国力量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相互联系和依存加深,但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中,呈现出复杂性、脆弱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诸如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回潮、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冲突不断、气候变化、生态失衡、恐怖主义、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网络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日益显现,其挑战和风险超出任何一国或国家集团独自应对的能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要求各国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规范国际合作机制、完善相应治理机构,共同应对日益突出的全球性挑战。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世界各国风雨同舟、团结合作,才能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发展的巨大贡献。同时,中国也将以自身发展带动世界发展,为世界提供公共产品,在解决全球性共同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2019年9月,中国政府发布《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的白皮书,系统回顾了近70年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成就。2021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提出共同实施九项工程,是中非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落地与深化。
同时,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中国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争取把全球经济蛋糕做大,从而实现“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截至目前,我国已与147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精神被写入联合国、中非合作论坛、上海合作组织、亚欧会议等重要国际机制成果文件。中巴经济走廊、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雅万高铁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稳步推进。2021年12月,“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通车运营。老挝政府总理潘坎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重要合作指引,有力促进了东盟—中国贸易投资合作,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以及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全球抗疫中,中国积极推动国际抗疫合作,竭尽所能贡献中国力量,以实际行动表明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截至2022年1月,中国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20亿剂新冠疫苗。
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建立在中国对历史潮流、世界大势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基础上的。当今世界正处在新旧国际格局交替的大变革时代,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刻调整,新技术革命令世界各国利益融合不断加深,愈来愈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紧密关系。基于此,中国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体量有大小、国力有强弱、发展有先后,但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员,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权利。
2020年11月,习近平主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金砖五国要坚持多边主义、团结协作、开放创新、民生优先、绿色低碳,守望相助共克疫情,携手同心推进合作。2021年10月,习近平主席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中,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
国家利益问题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命运共同体”也是“利益共同体”,所考虑的不仅仅只是中国的单方受益,更谋求的是世界各国的集体受益。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能建构不同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同时也会给这些利益带来增量效应。
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随着中国实力上升,中国逐步承担更多力所能及的责任,努力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特定话语写入中国十九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写入联合国若干决议,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
2017年,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决议强调,应本着合作共赢精神推进地区合作,以有效促进阿富汗及地区安全、稳定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次会议通过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粮食权”两个决议,明确表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载入第72届联合国大会负责裁军和国际安全事务第一委员会会议通过的“防止外层空间军备竞赛的进一步切实措施”和“不首先在外层空间放置武器”两份安全决议。这表明,中国外交的这一重要理念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已延伸到经济、文化、安全等各个领域,反映出国际社会对这一理念更加广泛的支持和赞同。
新时代,中国有意愿也有能力更多地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作为凝聚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体系在对外传播中正在赢得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赞誉与认可,并凝聚起越来越多的和平希望与发展力量。
2022年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一起向未来”的主题口号,显示出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奋斗的决心。中国不能离开世界独立谋发展,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就是“世界的”。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传播过程中,加强国际事务的发声能力和全球性问题的应对能力,要主动发声、及时回应、善于传播,也要勇于担当、敢于斗争、弥消误解。“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中国正在不断展现大国应有的“大样子”,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中国以兼容并包、有容乃大的情怀,向世界说明真实的中国,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独特风姿,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舒展中国情怀。
作者:赵鸿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教授、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中心主任)
附原文链接:
https://share.gmw.cn/theory/2022-01/26/content_35473672.htm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光明网:(赵鸿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担当
相关推荐
- 国情教育实践故事(三)| 西双版纳分团:用脚步丈量边疆,用热情践行初心
- 学校召开2020年第8次党委常委会
- 我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抗战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 法国诺欧零售管理硕士项目2020年秋季班在线开学
- 《光明日报》:(戴长征)巧取豪夺的霸凌主义
- 《光明日报》:(夏文斌 郭东升 张若辰)北京冬奥会将为后疫情时代添彩
- 环球网:(丁隆)珍惜阿富汗和平的机会窗口
-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贸大园丁育人故事分享——以武筑基、立德树人
- 金融学院召开学生党建工作调研成果专题交流会
- 法学院法律硕士第二党支部积极观看《党课开讲啦》特别节目
- 陪你们走好每一步,就是最好的路——我的支教故事?
-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
- 青春榜样 | 高壮:以梦为马 乘风破浪
- 政府管理学院成功举办第三届公共政策辩论大赛
- CCTV-2:(董秀成)油价再上70美元关口 世界经济变在哪里?
- 《海南日报》:对外经贸大学海南研究院组织线上研讨会 邀学界专家“云端”共话海南自贸港建设
- 战疫 | 8名校内学生志愿者的抗“疫”故事
- 《中华英才》:(庄芮)人生正道是读书
- 我校国际商学院荣膺腾讯网“2019年度品牌价值商学院”
- 《光明日报》:(夏文斌)立德树人要在制度上下功夫
新闻公告
- 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5次党委常委会 03-16
- 王敬波副校长出席出版社年度工作会议 03-16
- 《人民日报》:(张小锋)上好冬奥思政课(师说)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 03-16
- 贸大近期科学研究进展(一) 03-15
- 我校成功举办“俄乌军事冲突前景及其影响研讨会” 03-15
- 我校组织新冠疫情日常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培训会 03-15
高考招生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2018年)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贸大远程秋季招生简章(学历)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