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戴长征)巧取豪夺的霸凌主义
戴长征:巧取豪夺的霸凌主义
(来源:《光明日报》2020-10-08)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华为、腾讯等世界级科技企业,成为中国经济向更高质量阶段发展的新引擎。移动支付、网络购物、短视频互动等互联网应用不断推陈出新、走向海外,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共同繁荣。
但是近来,在一些政客的鼓噪和煽动下,美国疯狂对中国海外科技企业进行围堵、胁迫、打压。此类美国惯用的手法,无非是滥用“国家安全”之名,行“胁迫交易”和“技术掠夺”之实。宣布禁止美国个人或实体与抖音海外版(TikTok)、微信及其中国母公司进行交易,并以此作为威胁,企图强迫TikTok与美企达成所谓“合作协议”,近日还企图使微信和TikTok从美国移动应用商店下架。此前,美国曾以同样的借口对华为、海康威视等企业实施了一系列使用禁令和出口限制。无论是全面封锁,还是巧取豪夺,美国对于中国高科技企业的霸凌行径均呈现出一种美式“强盗逻辑”。
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美国一直鼓吹公平贸易原则和市场经济规则,以公平竞争的“倡导者”、市场经济的“维护者”自居,原因在于其自身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在国际上占据着超强地位,能够确保自身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最大收益。美国认为在全世界向其开放的条件下,凭借超强科技实力可获取最大利益,因此一方面构筑绵密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迟滞别国获得新技术的速度,另一方面则不遗余力从全球科技和人才市场中榨取更多智识资源,以“文明”的方式稳固其霸权国的地位。
但当自身经济与科技实力稍显颓势,越来越可能被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所赶超时,美国便一改此前全球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秩序“捍卫者”的面目,毫不掩饰地搞“贸易霸凌”和“科技霸凌”,不仅利用国家行政机器对竞争对手实施围堵与打压,还对所谓有“安全威胁”的企业进行胁迫与掠夺。
在科技领域,为了防止被弯道超车,美国采取保护主义政策和霸凌行径,对一个又一个竞争对手采取直接制裁。从20世纪80年代打压日本半导体行业先锋东芝到近些年肢解法国电力与交通行业巨头阿尔斯通;从此前全面制裁华为到近来围堵、胁迫TikTok,其霸道作风显现无遗。在贸易领域,美国将目前的不利地位归咎于迅猛发展的全球化,摆出单边主义的骄横姿态,悍然发动对华贸易战,置世界经济的稳定秩序于不顾。在投资领域,美国滥用国家安全审查,加大对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的阻挠力度。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客观上也给美国国内投资环境带来更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使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各国投资者在美国投资信心严重受挫。
长期来看,美国对新兴市场国家科技企业的制裁无论是在双边层面还是在全球层面都危害重重。这样的无端制裁是对全球开放格局的极大破坏,无助于全球自由市场的运转。微信、TikTok等互联网应用已经成为众多美国人的娱乐工具、情感寄托甚至生活必需品,美国对其实行封锁势必影响美国人民的正常生活,因此这一禁令在遭到其国内“微信用户联合会”反对的同时,也招致了多地联邦地区法院的禁止。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无端制裁是其霸权主义的直接体现,大大伤害了国家间正常的科技交流和经济往来。为了制裁相关企业,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机器,高度政治化商业与科技往来,引发了众多国家的强烈不满与批评。美国对与其形成竞争关系的高科技企业无端制裁还会危及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也使得本来就困难重重的世界经济发展雪上加霜。面对美国的强硬制裁与恶意胁迫,相关科技公司深感失望并愤然表示强烈反对。与此同时,相关禁令也引发了其他国家海外科技企业的担忧,使他们对美国市场的开放性产生了怀疑,美国市场对外国科技企业的吸引力遭到削弱。美国这种保护本土企业、打击其他国家海外企业的做法意味着其国内市场公平性和竞争性的下降,长此以往必将造成重大科学技术进步的停滞。
受到全球范围内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影响和推动,中国企业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获得了巨大发展,也引领了国际互联网应用的前进潮流。中国高科技企业在努力为工业4.0前景创造先机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持续繁荣,乃至重振世界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美国一些政客出于一己之私,深陷冷战对峙的思维定式,走入“逢强必霸”的逻辑误区,对包括中国在内其他国家高科技企业施加一系列无端制裁,既扰乱了全球开放格局,助长了国际强权政治,更是沉重打击了世界经济。
中国始终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以相互尊重、平等合作、求同存异的原则处理中美两国关系。建交40多年来,中美两国在经济、科技和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双方各自发展,造福了两国人民。美国一些政客逆历史潮流而动,阻挠破坏两国间正常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疯狂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伤害的是中美双方利益,注定不得人心,不能得逞。
中美两国关系历经风雨,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发展,正是因为两国能够从大局出发,管控矛盾和分歧,妥善处理敏感问题,维护双边关系总体稳定。事实证明,中美两国只有进一步深化包括科技领域在内的现有合作,并在合作中摒弃固有偏见,走出认识误区,切实尊重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遵守国际经贸规则,才能最终实现平等合作、互利共赢。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
附原文链接:
https://wap.gmdaily.cn/article/pd426d7df16cc455c9883ca604ac6c4e0?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光明日报》:(戴长征)巧取豪夺的霸凌主义
相关推荐
- 英院成功举办第十四届贸大英文戏剧节开幕式暨英语戏剧名师讲座
- 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组织观看电影《小巷管家》
- 人民网:(夏文斌)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人才
- 《中国经济时报》:(卢进勇、杨荣静)新形势下应加大稳外资力度
- 《中国劳动保障报》:(孙洁)用区块链技术化解流动劳务人员权益保障难题
- 金融学院党委组织全院教师参观“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
- 《新京报》:(董秀成)为何拉闸限电?三位学者解读:不会持续太久、须统筹考虑能源转型
- 商务部钱克明副部长一行来我校座谈
- 海外网评:(屠新泉)G20团结起来,世界已别无选择
- 统计学院党总支理论中心组集体研学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 《国家能源报道》:(董秀成)逆势突围实现增储上产——我国油气企业今年以来积极推进勘探开发
- 学校召开2021年第24次党委常委会
- 第九届UIBE外语季闭幕式暨“目光,我的医学窥镜”陶勇医生专场讲座成功举办
- 云游校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0年线上校园开放日来啦!
- 理论园地|曲青山:两个“历史决议”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 《人民日报》《中国经营报》:(桑百川)逆势创新高 2020年我国利用外资同比增6.2%
- 贸大中华诵·2020经典诵读大赛圆满举办
- 我校喜获2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 新华社:写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之际——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 《中国信息报》:(唐晓彬、王亚男)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现阶段须—— 强化大数据技术引领作用
新闻公告
- 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5次党委常委会 03-16
- 王敬波副校长出席出版社年度工作会议 03-16
- 《人民日报》:(张小锋)上好冬奥思政课(师说)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 03-16
- 贸大近期科学研究进展(一) 03-15
- 我校成功举办“俄乌军事冲突前景及其影响研讨会” 03-15
- 我校组织新冠疫情日常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培训会 03-15
高考招生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2018年)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贸大远程秋季招生简章(学历)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