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蓝庆新 栾晓丽)中老铁路推动两国全面深化合作
中老铁路推动两国全面深化合作
(来源:《经济日报》2021-12-04)
中老铁路是中老两国最高领导人亲自推动的政府间合作项目,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国际铁路。作为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老友谊的标志性项目,中老铁路在两国建交60周年之际开通,对加强中老两国人民交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
中老铁路推动老挝“陆联国”战略目标的实现。老挝之前一直是“陆锁国”,80%领土是山地和高原,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基础设施落后,与周边国家交通极其不方便,严重阻碍了老挝经济发展和对外经贸交流。为摆脱经济发展制约,2014年老挝政府制定了“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战略规划,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相衔接,力图成为中南铁路交通和物流枢纽,推进老挝与中国及东盟各国的经贸文化交流。中老铁路即是这一战略实现的重要途径。2015年11月13日,中老两国签署了政府间铁路合作协定,标志着中老铁路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历经6年的精准推进,中老铁路全线开通,将昆明到老挝万象的运输时间由两天缩短到6个小时,不仅提升了老挝本国的基础建设水平,也极大方便了老挝与中国的人员和物资往来。未来随着中老铁路上可联通中欧班列,下可延伸至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越南、缅甸,老挝将直接进入铁路运输的新时代,成为泛亚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与其他国家紧密联通,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
中老铁路带动老挝经济发展。中老铁路将帮助老挝实现与中国和其他东盟国家间的对外合作和联通战略,推动老挝国际经贸往来便利化,成为其吸引外国投资、现代技术、人力资源和发展旅游、物流、制造业的重要工具,从而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增强其经济活力,促进其与东盟其他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据不完全统计,开工以来,中老铁路已带动老挝当地就业超11万人次,老挝当地人得到了工作机会和技术培训。中老铁路对于拉动沿线及辐射地带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有巨大促进作用,为老挝经济发展和摆脱贫困注入新的动力。
中老铁路体现中国高水平的建造实力。中老铁路是两国最高领导人亲自推动的重要项目,建设全部采用中国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采用了中国铁路“新梁图”标准制造,首次将最新技术、最新标准应用于海外铁路建设项目;使用的设备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在铁路建造过程中制定的管理系统能够对质量及各项参数进行精准把控,确保铁路建设的高水平和高质量。中老铁路共设43个车站,国内段设11个车站,铁路每个站房的设计将当地气候、历史文化、民族特点融入其中,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体现了少数民族风情和陆路口岸特点,真正实现一站一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时代背景下,中老铁路能够顺利通车,体现出我国在抗击疫情方面的巨大能力和按时完成建设任务的巨大决心,为中国乃至世界高原山区铁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将提升“中国建造”的国际声誉和“走出去”的发展水平。
中老铁路深化中老双边经贸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老挝第一大外资来源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投资领域涵盖矿业、水电、金融和特别经济区等。中老铁路顺利通车,将大大降低货物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同时,老挝可以将本国拥有的丰富的矿藏、名贵木材等产品对华销售,中国的技术和设备借此走向老挝,双边贸易将持续增长。中老铁路联通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和中老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两个区域是中国在老挝建设的标志性产业园区,主要吸引中国企业投资,中老铁路势必为两个区域与中国腹地连接带来便利,解决园区发展中物流运输、原材料采购、商品销售等方面的问题。作为“一带一路”的示范项目,中老铁路也为实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铁路互联互通和更大范围的陆海联通起到重要示范作用,对中国西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陆海大通道,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起到积极作用。
中老铁路促进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中老两国在2019年签署了《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中老铁路作为该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增进了中老两国经贸物流、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合作,是推进新时代中老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及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在中老铁路建设过程中,为保证国际货物列车顺利开行,中国专门制定运输方案,在计划报批、运输路径规划、国外铁路协调、班列运力配置等方面优先考虑,保障中老国际货物列车的顺利开行。同时,建设过程中积极采购当地建材物料、聘用当地员工、修建施工便道、接通沿线水电、修建近2000公里道路水渠,极大改善了沿线百姓生产生活状况等,这些无不体现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命运共同体理念。
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中老铁路的开通不是终点,而且互联互通、相互合作的起点。未来,以中老铁路全面开通为契机,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澜湄合作不断深化拓展的机遇,中老双方应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积极发展中老跨境交通物流,促进口岸通关便利化,深化投资、物流、旅游等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两国人民共享发展红利。在铁路的后续运营和开发过程中,双方要继续秉持为民众谋福利促发展的宗旨,不断丰富中老命运共同体内涵,以实际行动体现中老命运共同体精神,携手发展具有各自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
附原文链接:
https://proapi.jingjiribao.cn/readnews.html?id=259853&user_id=64bef435594342e0a197664d9a98bd46&source=wechat_friend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经济日报》:(蓝庆新 栾晓丽)中老铁路推动两国全面深化合作
相关推荐
- 《中国经济时报》:(卢进勇、杨荣静)新形势下应加大稳外资力度
- 教育部官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聚力“五个战场”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 《人民周刊》:(刘江宁 陈贞吉)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核心价值观创新传播方式研究
- CGTN:(王焜、杨杭军)苏伊士运河堵塞对全球经济和供应链的影响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王志民)斯里兰卡依靠中国稳定外汇市场
- 70周年校庆活动预告(5月)
- 宣讲家网:(张小锋 刘海军)走好学史力行的“关键棋”
- 烟台市牟平区驻北京(朝阳区)人才工作站揭牌仪式举行
- 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革命精神——文君副书记慰问抗战老干部
- 迎70周年校庆“以美育人”《七骏图》求索揭幕
- 黄勇教授为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专题讲座
- 首届北京对外开放发展论坛暨《北京对外开放发展报告(2021)》蓝皮书发布会成功举办
-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学生党支部疫情期间坚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忆往昔峥嵘岁月 续中华热血风骨 纪念“一二·九”运动84周年升国旗仪式举行
- 人民网带你走进UIBE |专访信息学院长冷柏军教授
- 致敬抗疫英雄 谈新时代党员担当——记金融学院在线主题党日活动
- CETV E视界 :(孙洁)“校园贷”“套路贷”陷阱多多 金融教育任重道远
- “2021发展中国家贸易投资与产业合作管理线上研修班”顺利结业
- 众志成城战疫情,延期开学不停学--记研究生院集体在线观看《开学第一课》
- 高志凯博士应邀来国合大讲堂讲学
新闻公告
- 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5次党委常委会 03-16
- 王敬波副校长出席出版社年度工作会议 03-16
- 《人民日报》:(张小锋)上好冬奥思政课(师说)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 03-16
- 贸大近期科学研究进展(一) 03-15
- 我校成功举办“俄乌军事冲突前景及其影响研讨会” 03-15
- 我校组织新冠疫情日常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培训会 03-15
高考招生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2018年)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贸大远程秋季招生简章(学历)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