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卢进勇、杨荣静)新形势下应加大稳外资力度
新形势下应加大稳外资力度
卢进勇、杨荣静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2020-04-13 第4版)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冲击,必然增加我国经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于其带来的风险应提前采取措施予以防范。
全球经济衰退是大概率事件
疫情在全球的扩散蔓延,使全球经济顺畅运转和便利交流受到了严重阻滞,加之对疫情恐慌而带来的心理预期和信心下降;还将导致全球市场需求下降,不仅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盈利受到影响,他们在东道国的再投资计划和资产扩张计划也将延缓或搁置,从而导致国际投资将出现大幅度下降。
国际众多机构预测全球经济衰退已成为大概率事件。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金融协会以及国际评级机构均已给出不太乐观的分析。根据国际金融协会发布的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1.5%,其中发达经济体将萎缩3.3%,新兴经济体的增长仅有1.1%;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将萎缩2.8%,欧元区经济将萎缩4.7%,日本经济将萎缩2.6%;阿根廷、巴西、墨西哥、俄罗斯、南非等新兴经济体今年也将陷入经济衰退。
联合国贸发会议3月26日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对3月8日作出的2020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FDI)下降5%—15%的预测进行调整,认为受疫情将加重影响,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将大幅下降30%—40%,远高于2008年和2009年全球FDI因国际金融危机分别下降21%和17%的幅度,成为本世纪以来全球FDI降幅最大的一年。
国际投资下降对我国造成新的压力
目前,我国的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社会秩序正在加快恢复,稳外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外商投资企业70%左右已复工复产。但疫情全球扩散蔓延引起的全球经济衰退和国际投资大幅下降对我国吸引外资以及外资企业复工复产造成新的负面影响;物流、人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基本中断或严重放慢,导致出现了新的堵点、断点或痛点。
这种新的严峻形势有两个特点:第一,困难从一个点扩大到了一个面。前两个月稳外资的情况是:国内因疫情暴发出现不稳定情况,但全球投资格局基本稳定,重点是做好国内的工作;现在中国基本稳定和逐步恢复,可全球投资格局不稳定,全球投资规模将大幅度下降。第二,困难持续的时间从较短变为可能较长。原来预计经过2个月左右的奋斗,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疫情对利用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的不利影响是短期的;伴随疫情在全球快速扩散,预计疫情有可能持续3—6个月的较长时间,增加了不可控因素,加大了稳外资难度。
新的压力和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招商引资的难度大大增加。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规模的大幅下降导致招商引资的“源头之水”减少,“蛋糕”大幅缩小后,全球招商引资的竞争将进一步激化。与此同时,由于国际间人员往来受阻受限,也给项目(新建、并购、增资)的推介、参展、招商、沟通、洽谈和签约等带来困难。其次,国际间的人流和物流受到更多阻滞。外籍高管和技术人员离境来华受到更多限制,客运飞机航班停飞或取消,许多国家关闭港口和边境,货运飞机不仅运力大幅减少且运费价格暴涨,海陆空物流全面紧张。再次,全球供应链出现新的断点。由于欧美日韩和东南亚国家等多处工厂停工停产,在华外资企业维持生产经营所需的进口零部件、中间品或原材料面临断供,供应链面临新的中断风险。最后,国际上的外需订单萎缩减少。全球经济的半停摆和衰退以及物流的受阻不畅,导致境外需求下降,出口订单取消或延迟,给在华出口型外资企业的经营造成新的冲击。
应对稳外资工作新的困难局面的政策措施建议
前两个月我国稳外资工作措施得当,效果明显,已取得阶段性战果。进入4月份以来,稳外资工作面临的环境和形势发生较大变化,在更加艰巨复杂的形势下,我国稳外资工作需要根据形势变化调整原定目标,并按照新目标采取新举措。
我国稳外资的原定目标是:稳增量为主,稳存量为辅。稳增量即尽量实现每年新引进的外资规模不减少,稳存量即争取现有在华外资企业基本不外迁和不亏损。原来采取的措施,如完善外资立法、改善营商环境、扩大产业开放、搞好园区平台、强化投资促进、改进金融税收扶持等,目的都是为了稳定每年外商来华投资的规模,以保障就业和经济增长。现在应适时加以调整,将我国稳外资的新目标调整为:稳存量为主,稳增量为辅,在一定时期内将重点放到稳存量上来,通过稳定现存的外商投资企业实现稳就业、稳增长和稳预期的任务;与此对应,降低对今年新引进增量外资规模的预期,原则上不设定金额上限目标,能引进多少项目就引进多少,对新引进外资规模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做好思想和政策上的准备。
按照新的稳外资目标,需要采取以下新的稳外资政策措施。
第一,各级政府部门应尽最大努力帮助现有存量外资企业尽快全面复工复产。我国现有外商投资企业50多万家,支持这些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经营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应从防疫、开工、税收、融资、社保、海关、检疫、市场监管、进口、出口、内销等环节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具体问题,切实提高外商投资企业的复工复产率,增强他们的活力和盈利能力。
第二,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全球供应链出现大范围和较长时间的中断,保障供应链的连接和运转。经济衰退、停工停产和海陆空物流受阻给全球供应链带来了深度冲击,有可能出现进出口不畅的状况,供应链出问题会严重影响存量外资企业的运营,因此应采取超常规的有力手段加以预防和控制。对于依赖出口的供应链型企业,可以考虑开拓国内市场、增加内销比例或转产别的产品;对于依赖进口的供应链型企业,可以增开专门货运航班、增加关键零部件、半成品和原材料进口储备、扩大国内采购数量或寻找替代品。
第三,鼓励外资企业增长或转产防疫物资,发展新业态或新产品。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球范围各类防疫物资短缺的局面还将持续下去,因此,应支持外资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扩大防疫物资的生产,或转产与原有产品相近的防疫物资。疫情大暴发也催生了新需求、新业态、新技术和新产品,如居家远程办公、网络会议与展销、在线云服务、跨境线上交易等,应鼓励外资企业抓住这些新的发展机遇。
第四,支持外资企业出口转内销。伴随全球经济衰退,国际贸易规模必然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外需减少或外需不振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应允许和扶持外资企业面对外需下降扩内需,开拓广阔和质量不断升级的国内市场,扩大国内销售,满足国内需求,弥补外销出口的下降。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
附原文链接:
http://jjsb.cet.com.cn/show_513455.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经济时报》:(卢进勇、杨荣静)新形势下应加大稳外资力度
相关推荐
- 百年风雨路 永远跟党走——记信息学院研究生一支部 “重温伟大征程”主题党日活动
- “我在疫情最前线”:贸大教工汪锴——坚守学工使命 坚定抗疫信心
- 校史教育作加入入学教育和岗前培训第一课
- 学校召开2021年第32次校长办公会
- 国情教育实践故事(十)| 发挥专业优势,助力青岛建设
- 我校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
- 新时代中医国际化暨北京吴云生中医药研究院成立十周年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 俄新社:王志民参加俄新社金砖国家峰会莫斯科-北京连线
- 暖心毕业“寄” 千里送情谊
- CCTV-2:(董秀成)油价再上70美元关口 世界经济变在哪里?
- 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隆重推出“厉害了,我的汉语”系列活动
- 学校召开2020年第14次校长办公会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新冠疫苗接种进行时
- 《环球时报》:(屠新泉)世贸改革切莫变了味
- 我校组织师生代表现场观看我宣誓——“永远跟党走”青年大学生诗诵会首场演出
- 外语学院阿拉伯语系举办“危局与变局——当代中东海洋秩序”线上讲座
- 战“疫”中的4.15:贸大一直在行动
- 离退休处贯彻落实教育部直属系统离退休工作视频通气会精神
- 我校召开全球贸易治理体系变革研讨暨薛荣久教授从教五十五周年纪念大会
- 夏文斌校长带队赴安徽调研招生等工作
新闻公告
- 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5次党委常委会 03-16
- 王敬波副校长出席出版社年度工作会议 03-16
- 《人民日报》:(张小锋)上好冬奥思政课(师说)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 03-16
- 贸大近期科学研究进展(一) 03-15
- 我校成功举办“俄乌军事冲突前景及其影响研讨会” 03-15
- 我校组织新冠疫情日常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培训会 03-15
高考招生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2018年)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贸大远程秋季招生简章(学历)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