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经济外交惠园论坛成功举办
校新闻网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供稿)2021年11月27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共同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承办的2021经济外交惠园论坛在腾讯会议线上举行。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多位中青年学者围绕大国经济外交竞争与合作以及中国经济外交发展进行了研讨交流。
本次经济外交惠园论坛由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宏禹教授主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院长戴长征教授首先致辞。他指出,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加速变革,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并引领全球治理需要中国积极开展对外经济交往与合作。未来,中国面临着重构国际秩序的重大机遇,年轻思想家们有责任思考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推动经济外交领域的深化。他号召青年学者和老师们畅所欲言,积极思考中国需要怎样的经济外交,如何运用经济外交等一系列问题,并希望学界多合作,多沟通,共同走好经济外交这步棋。
第一单元“大国经济外交竞争与合作”中,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所赵柯副教授围绕《从“以商促变”到“新接触主义”——转变中的欧盟对华经济外交》指出,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欧洲对于中国的在战略层面的重要性在上升,欧盟在中美战略竞争中的倾向性,在中美之间的竞争发挥了很重要的平衡的作用。此外,当前欧洲的对华经济外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欧洲在对华经济外交方面的观念从以商促变开始发展为负责任共存。对中国形成了一定的挑战,需要中国积极和妥善地应对。
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经济与外交专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巍教授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当前拜登政府的经济外交战略。拜登上台之后,美国企图重新找回印太战略的经济基础,拜登时期对特朗普的印太战略不仅进行了全盘的继承,还大规模的扩充了印太战略的基本内容。美国开始进行多边机制建设,并强调具体的民主的意识形态。另外,美国通过打造支点国家来形成对华包围,并重回多边峰会以引导区域合作。
中国经济外交研究会副秘书长、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张晓通研究员和郑州大学讲师解楠楠博士从理论分析层面探讨了经济治国术中的“经济强制”理论。经济强制属于强制外交的范畴。在关系层面,经济强制本质上是由国际体系在经济能力方面的不对称性决定的。作为一种政策工具或者关系形式,经济强制不必要就不一定会等公益霸权行为。同时,经济强制目前依然处于一种偶然的政策功能演变中。美国的经济强制遵循典型的霸权思维,并将中国视为经济强制的主要目标国家之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宏禹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彭昭男以动因与演进为核心,分析了中日在东南亚基建外交的竞争。王宏禹老师提出,基建外交是当前中国进行大国竞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和落脚点。彭昭男认为中日基建外交的第一阶段竞争主要包括理念竞争、项目竞争和能力竞争三个方面。此外,王宏禹老师指出第二阶段的竞争已经开始发展为规范竞争和模式竞争,并介绍了此阶段中日增强自身对规范塑造能力的各种举措,最后归纳了中日基建外交竞争的演进逻辑。
论坛第二单元主要通过不同的议题领域探讨了中国经济外交的发展情况。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嵇先白老师探讨了破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再全球化的中国方案。他提出拜登政府接下来的工作重心从谋求连任转移到打造自己的政治遗产上来,因此中美关系才出现了阶段性的缓和。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外交的中心应该在重塑全球经济秩序上。中美之间应该通过谈判来设计出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发展理念,为未来的世界秩序搭建基本框架。另外,嵇先白老师指出,绿色普惠的金融国际金融秩序的重构,要顺应金融绿色化和发展可持续化两大历史大趋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乔旋副教授从对外援助视角出发,探索了政治不稳定性风险评估体系。他提出,在中国发展新时代下,对外援助对于中国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推动各战略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政治风险不稳定性开始凸显。乔旋老师建议,中国应在机构设计、风险评估机制、预警方案和对华友好力量的培育上作出更加积极的努力,以应对和化解在对外援助中更加不稳定的政治风险。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孔文老师探讨了气候外交。他指出,气候变化问题上,中美欧在垂直方面和水平方面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一种透明的核算机制去评估各方之间的目标差距,那么接下来中国气候外交的重点,一方面要巩固与欧盟的气候变化伙伴关系,同时还要处理和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以及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刘博文老师分析了美国对华经济竞争中的战略叙事。他认为经济外交的工具箱是非常丰富的,但中国的经济外交在大国对外战略竞争当中,应如何与战略叙事相配合是值得思考的。
论坛最后一单元的主题是从区域国别的角度研究中国经济外交的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吴菡介绍了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意大利经济外交形势及中意关系发展。她指出,中国应该展现作为一个大国的战略定力,在与意大利的经济外交相近方面开展务实合作,结合意大利在提振经济领域的诉求,在经济外交方面尽更大可能去争取,比如说绿色能源或减少碳排放方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陈翔老师对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的安全基础进行了深入探讨。他指出,我们需要从海洋的安全合作出发以推动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国东盟总体关系的发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吴诗尧老师从‘做生意’还是‘交朋友’这两个角度提出了对中以双边经济外交的冷思考。他指出,中国可以一定程度上借鉴以色利的思路与做法,强化经济外交的商业目标导向,增进与以色列市场和民间的直接联系,在实践途径上灵活运用,积极务实,为经济各领域的优势提供更好的增长动力。
发言结束后,各位老师对发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交流和讨论。最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王宏禹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工作重点,倡议将跨校、跨学科的经济外交研究和教学不断推向深入。
相关报道:
中国社会科学网:2021经济外交惠园论坛成功举行http://www.cssn.cn/gjgxx/gj_rdzx/202112/t20211206_5379474.s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2021经济外交惠园论坛成功举办
相关推荐
- 《人民日报》:(邱兆祥)大家手笔:新时代呼唤高素质金融企业家
- 学校召开2019年第16次校长办公会
- CCTV-2:(屠新泉)聚焦外贸复苏,集装箱运价保持高位,出口向中高端产品转型
- 前线理论圈:(夏文斌 张懿) 如何理解“第二个结合”?
- 趣味运动会:去运动,“趣”律动
- 聚焦生活,告白祖国——信息学院成功举办第二十一届IT文化节之思修微电影指导讲座
- 我校召开新学期意识形态暨安全稳定工作联席会
- 学校召开2022年第3次党委常委会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届课程思政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决赛成功举行
- 《中华英才》:(范黎波)淡泊名利 卓然不群
- 学校召开2021年第9次校长办公会
- 新时代中国—突尼斯人文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 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社科网、北京头条:贸大举办“中国法的国际传播”线上研讨会
- 《光明日报》客户端:(洪俊杰)推进需求侧改革,谱写中国经济新篇章
- 《光明日报》:(夏文斌)立德树人要在制度上下功夫
- 统计学院举行经济统计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
-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开启“停课不停导”模式
- 情系湖北 贸大学生为湖北医院募集7810副护目镜
- CCTV-2:(江萍)交所开市在即 个人投资门槛高不高
- 《上海证券报》:(董秀成)“欧佩克+”决定延长减产协议
新闻公告
- 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5次党委常委会 03-16
- 王敬波副校长出席出版社年度工作会议 03-16
- 《人民日报》:(张小锋)上好冬奥思政课(师说)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 03-16
- 贸大近期科学研究进展(一) 03-15
- 我校成功举办“俄乌军事冲突前景及其影响研讨会” 03-15
- 我校组织新冠疫情日常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培训会 03-15
高考招生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2018年)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贸大远程秋季招生简章(学历)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