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报》:(陈昊、李计广) 加快实施出口和就业双向促进政策
(来源:《国际商报》 2021年1月18日)
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在境外疫情控制不理想、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影响长期化的现实条件下,未来国家出口和就业无法相互关联支持,甚至对外贸易恢复后依然不能帮助就业恢复,从而使二者产生脱钩的风险增大,这会影响经济长期向好发展趋势。政府应及早实施旨在维护出口和就业相互关联支持的双向促进政策,确保对外开放与劳动力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疫后出口和就业脱钩风险增大
就我国目前状况看,疫情过后出口和就业脱钩风险将显著增大,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出口规模逆势增长,但出口未来拉动就业的能力恐将被削弱。2020年中国实现了出口规模同比大幅增长,有力支撑经济增速恢复。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异的出口成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数字化贸易方式显著降低了传统贸易成本,被降低的成本绝大部分来自于劳动力成本。在数字化贸易方式下,不再需要聘用规模巨大的与贸易相关的商谈、管理、设计、服务、咨询等员工,这将深刻改变出口拉动就业的作用。考虑到一方面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影响将长期存在,传统贸易方式的恢复尚需时日,而另一方面数字化贸易逐渐成为企业贸易方式的首选,未来出口拉动就业的能力恐将被大幅减弱。
疫情过后国内劳动力就业偏好可能发生重大改变。渐进式的改革开放政策形成了绝大多数出口企业都在沿海开放城市设厂招工的格局,大量劳动力在开放的大城市集聚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本特征。此次疫情虽然体现了大城市医疗资源充足的优势,但是人口聚集带来倍增的传染风险也是大城市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出口企业大量集聚的城市与国外交流紧密,在当前国内疫情趋缓而国外疫情严重的形势下,劳动者会更谨慎地选择进入开放城市和出口企业工作,大量劳动力不再偏好从事与出口相关的工作,带来出口和就业脱钩的风险,失去从业人员供给优势的同时,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也将被大幅削弱,更难吸引劳动力从业,形成恶性循环。
政府政策和企业行为的惯性都将持续较长时间。为纾解企业困难,疫情发生后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帮助企业节约劳动力成本,很多企业也通过裁员、降低工资、轮岗等方式尽可能节约劳动力成本。疫情结束后,存在惯性的政策无法马上完成调整,出口企业也无法立即改变节约劳动力成本的方式和偏好,这将进一步弱化出口和就业之间的关系。
相互独立的出口和就业支持政策可能加速二者脱钩。为了应对疫情,政府制定了很多出口和就业支持政策,而相互独立的政策有时不仅没有协同效果,甚至会相互抵消,进而加速二者脱钩。例如,为了稳定和扩大就业,政府鼓励大企业多吸纳劳动力,这可以缓解就业困难,并充分发挥“外溢效应”带动中小微企业发展。但与此同时,这也可能提高大企业的生产成本,削弱大企业的出口产品竞争力;为了稳住外贸基本盘,国家通过减税降费的方式鼓励出口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以获取订单,而产品质量的提升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技术和资本,对劳动产生替代,从而降低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多方入手确保出口和就业稳定
鉴于出口和就业脱钩的风险,应及早实施出口和就业双向促进政策,使二者相互关联支持。
贸易政策上,优先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出口行业恢复与提高竞争力。一是制定针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力度更大的税收减免和补贴政策,支持行业尽快恢复正常出口水平。二是为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出口企业设立出口退税和信贷、信保、担保等融资支持绿色通道,保证企业资金链尤其是工资链不断裂。三是依据企业从业人员规模,优先帮助从业人员规模大的出口企业建设海外仓。四是为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设立专门的服务平台,整合海外资源、实施便利通关、帮助构建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交易网络,利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保障企业订单稳定和货款给付安全。
产业政策上,优先支持密集使用人工的产业和企业。人工智能发展和机器人进入生产一线,符合国际技术发展趋势的生产特征,但在大力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对就业产生的消极影响。政府应该考虑适当对企业使用人工的行为进行补贴或税收减免、补偿企业空置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的折旧费用和仓储费用等,以此鼓励企业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尽可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社会政策上,鼓励医院和心理咨询机构对劳动力进行针对性心理辅导。保证疫情过后出口和就业不脱钩的重要决定因素,是劳动力在心理上愿意返回开放的大城市和出口行业继续从事生产工作。建议政府鼓励医院和心理咨询机构针对疫情前在大城市和外贸行业工作的劳动力进行专门的干预。
发展理念上,实施产业协调发展战略。此次疫情提醒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应单纯为了追求技术水平提高和价值链攀升而忽视发展初级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要性。一是坚持重点产业优先发展与兼顾各产业整体发展相结合,优先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发展;二是坚持实现产业短期发展目标与规划产业长期发展目标相结合,优先支持产业恢复原有生产、销售和吸纳就业的能力;三是坚持保护产业现有优势与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相结合,优先实施各种扶持政策保护产业现有发展优势,稳住外贸基本盘。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
附原文链接:
http://epaper.comnews.cn/xpaper/news/500/5485/26898-1.s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国际商报》:(陈昊、李计广) 加快实施出口和就业双向促进政策
相关推荐
- 学习强国《现代教育报》:首都高校在行动 | 校园战“疫” 对外经贸学生志愿者的故事
-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学术论文写作专题讲座
- 《中华英才》:(江萍) 求知甘之如饴 幸福源于付出
- CETV E视界 :(崔凡) 更便利、更自由!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实施
- 外语学院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学校召开“十四五”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中青年教师座谈会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保卫处党支部到贸大附小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 人文之光,荟萃惠园——贸大人文知识竞赛决赛成功举办
- 《人民日报海外版》:1400余名英国中学生线上学中文 1400余名英国中学生线上学中文
- 超燃校运 运动惠园
-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郝旭光)七绝?九牛弹春曲 金鹊传福音
- 我校隆重举行2019年优秀学生颁奖典礼
- 校友总会(教育基金会、校董会)党支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纪实
- 海南研究院中标2020年苏州自贸片区制度创新研究课题
- 《人民日报》:(廉思)持续改善民生——给群众稳稳的幸福(专题深思)
- 夏文斌校长带队为法学院“双一流”学科建设出“金点子”
- 学习强国《现代教育报》:首都高校在行动 | 对外经贸精品课程入驻北京日报客户端“云课堂”
- 我校法学院成功举办《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理解适用暨公司金融纠纷案件审判实务高端研修班
- 我校举办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特色活动
- 我校召开推动“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三进”工作研讨会
新闻公告
- 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5次党委常委会 03-16
- 王敬波副校长出席出版社年度工作会议 03-16
- 《人民日报》:(张小锋)上好冬奥思政课(师说)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 03-16
- 贸大近期科学研究进展(一) 03-15
- 我校成功举办“俄乌军事冲突前景及其影响研讨会” 03-15
- 我校组织新冠疫情日常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培训会 03-15
高考招生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2018年)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贸大远程秋季招生简章(学历)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