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王志民)英国“脱欧”对中欧合作影响几何?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王志民)英国“脱欧”对中欧合作影响几何?
(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0-12-25)
周五,中国股市在英国脱欧投资乐观背景下上涨。此外,市场还在期待中国和欧盟可能签署投资协议。尽管中国和欧盟尚有若干未能解决的问题,但双方有意在年底前签订。
可以说,英国在退出世界最大贸易联盟截止期限前一周,与布鲁塞尔签署了两千页的协议,顺利登上最后一班车。如果不能达成共识,英国将面临严重的经济后果:暂停贸易商务联系,英国和欧盟之间实施关税制。据欧盟首席谈判代表米歇尔·巴尼耶介绍,所签署的协议不包含外交和国防,英国拒绝与欧盟就此采取共同立场。但协议完全涵盖贸易领域,维持自由贸易、无签证通行、相互进入对方市场和海上资源。
但是,该协议并未规定英国和欧盟之间的金融服务交易内容。双方在脱欧谈判过程中议定,将单独讨论金融领域的合作问题。长时间里,英国一直是连接美国和欧盟市场的金融中心。在英国所有领域中,金融服务存在的贸易顺差最大。2019年,英国共出口了790亿英镑(1060亿美元)的金融服务。根据脱欧条件,从1月1日起,英国金融公司将自动失去欧盟市场准入。为了给欧盟客户提供服务,英国金融企业需获得专门的“等效权力”。目前,欧盟仅为结算所提供此项权限。但双方商定,继续就金融领域合作机制进行讨论。
对中国来说,签署协议是利好消息,因此市场出现增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贾晋京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英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体制并未出现大的变化,也就是说,中国无需适应新的条件。同时,金融领域的限制措施,可使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增加在欧盟的投资。
他说:“根据英国脱欧的谈判结果来看,虽然英欧之间增设了海关,但实际上贸易区大体还在,所以英国脱欧对于中欧经贸关系和中英经贸关系产生的影响不大。不过由于英国脱欧涉及金融服务方面的关系转变,因此在金融领域产生的实质性影响要大于贸易领域。此前英国是美国资金转入到欧洲投资的一个中间环间,脱欧后英国作为美欧之间金融通道的作用会有所下降,进而导致中欧投资将会增强,尤其是直接投资。”
年底前可能签署的中欧投资协议,应成为发展投资合作的重要动力。据世界媒体报道,中国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以扩大欧洲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并使欧洲和当地投资者享有同等权利。其中,不久前,限制外国公司的实体清单从去年的131个领域缩减到现在的123个。双方明白,有必要建立统一的投资刺激和保护机制。因此,中欧协议引起巨大关注。
去年,中国和欧盟双边贸易达到6500亿美元。对中国来说,欧盟市场规模堪与美国市场媲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王志民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在中美经贸关系萎缩情况下,与欧洲签约可帮助人们对世界经贸发展的恢复前景产生信心。
他说:“众所周知,在危机时期若想经济走向好转,那么只有各国间开展合作。但是我们在今年看到的情况却并不理想,各国相互指责。另外,中美作为两个超大经济体,GDP位居全球第一和第二,彼此间的经贸摩擦也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中国的经济被世界所看好,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疫情控制良好,实现了‘三个率先’。同时今年我们还达成了RCEP协定,极大地促进了亚洲地区国家的经济合作。而欧盟更是规模与美国几乎相当,若是中欧能够顺利达成投资协定,将是极大的利好,可以提高人们对世界经济的信心。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当然,在具体操作层面,协定无疑会推动中欧间的投资合作,并且投资也会带动贸易和金融往来。再加上中国和欧洲在‘一带一路’项目的合作潜力非常大,比如我们的第三方市场合作理念,其中主要就是欧洲发达国家参与地比较多。可以说中欧间的积极合作对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多边主义合作都有所助益,包括在政治、气候合作等方面也能够形成良好的氛围。”
投资协议对各方有利。对中国来说,有机会吸引更多外国资本,保障国内对高质量商品和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欧洲来说,可扩大消费市场潜力,同样出现吸引中国资本进入其经济体的机会。中欧投资谈判已持续多年,北京和布鲁塞尔的政治精英均表示要尽快签署协议,最好在年底前,因为在冠状病毒条件下,协议可帮助恢复世界经济和跨境商务。但也存在不少外部因素,可能使达成交易变得复杂起来,其中包括华盛顿对布鲁塞尔施压。不管怎样,中国已给出清晰的信号,将努力签署交易,但不是以付出任何代价。中国商务部宣布,中国和欧盟应相向而行,布鲁塞尔应考虑北京的关切,以便最终达成对各方有利的协议。
网页链接:http://sputniknews.cn/economics/202012251032785584/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王志民)英国“脱欧”对中欧合作影响几何?
相关推荐
- 《中国贸易报》:(桑百川)外企与中国经济在2020年共同成长
- 《经济参考报》:(桑百川、太平)外资准入持续放宽 开放‘跑’出加速度
- 我校留学生在第五届全球跨境电商峰会创新创业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 《中华英才》:(江春)做有温度的人民教师
- 凤凰网财经《启阳路4号》:国际油价连续两日暴跌!全球经济危机已经显现?专访外经贸教授董秀成
- 教育部:疫情期间暂停恢复学校大型体育活动和聚集性活动
- 观察者网:(崔凡)美国取消对香港的差别待遇,影响有多大?
- “外语+外贸+国际化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影响”专题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 夏文斌校长做客新华思政直播课程受关注
- 防控和业务两手抓 确保疫情期间学院工作有序开展
- 《国际商报》:(肖慧琳)一带一路迎来更多中国投资
- 冒严寒坚守岗位 战风霜服务师生——来自最冷冬日的温暖
- 外语学院举办非通用语一流课程建设专题讲座
- 中国青年报、中国社会科学网:故宫博物院院长为高校师生讲述“敦煌和故宫的故事”
- 青春榜样 | 邹孟哲:初心不改,行则将至
- 我校西藏籍学生参加“京藏春风行动”社会实践活动
- 《北京日报》:(张冀)家庭金融风险是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的先行性指标——提高家庭金融安全性
- CCTV-13:(屠新泉)携手同行 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进博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引发与会嘉宾热烈反响
- 普莱斯传媒法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全球决赛 贸大代表队跻身“亚太四强”
- 人民网:(李长安)疫情影响下的就业怎么办?
新闻公告
- 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5次党委常委会 03-16
- 王敬波副校长出席出版社年度工作会议 03-16
- 《人民日报》:(张小锋)上好冬奥思政课(师说)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 03-16
- 贸大近期科学研究进展(一) 03-15
- 我校成功举办“俄乌军事冲突前景及其影响研讨会” 03-15
- 我校组织新冠疫情日常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培训会 03-15
高考招生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2018年)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贸大远程秋季招生简章(学历)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