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蓝庆新)数字经济是培育新优势的重要抓手
来源:《经济日报》2020年12月18日
当前,新一轮数字革命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世界经济结构。着眼于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变化,数字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是畅通双循环、培育新优势的重要抓手,需要找准着力点不断深化推进。
抓住数字经济战略机遇,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当前我国各区域之间的数字化差距较为明显,数字经济红利呈现出城市多、农村少,东部多、中西部少的分配格局。从城乡差异来看,截至2020年3月,中国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6.5%,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仅为46.2%;从东中西部地区来看,2019年东部地区4G移动宽带用户的平均下载速率最高达到24.60Mbit/s,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分别较东部地区低0.93Mbit/s和1.58Mbit/s。
因此,需要统筹规划以5G、互联网、智能化为代表的数字基建,加强对相对落后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着力缩小区域间网络基础设施差距,夯实智能社会的建构基础;充分利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辐射作用,将数字产业链向中西部和东北部延伸,鼓励形成更多的国内经济循环和产业合作,强化区域间产业对接;将城市群作为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优化区域布局、差异定位、错位发展,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加快数字经济样本区、示范区、引领区建设推广,推动数字经济发达地区与相对落后地区共建数字化协同平台,提升区域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水平,畅通区域经济内循环。
优化产业生态,促进全产业链智能化升级。近年来,虽然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但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和应用能力依然不足。数据应用大多仅停留在精准营销、风险控制等有限场景,难以通过数据分析建模等技术展开生产决策层面的预测和控制。加之不同企业之间数字化发展差异较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囿于较低的数据资产积累水平、数据资源应用水平,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较慢。
因此,需要引导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鼓励企业由“互联网+”向“智能+”转型升级;培育数字产业集群,打造一批拓展产业边界、面向不同场景的新模式与新业态,促进不同产业链之间协同发展;完善技术服务、创新孵化等公共服务,打造一批智能制造一体化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企业,实现数字技术在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生产控制等各个环节的融合;加快构建多层次数字产业链,把数字经济延伸到国内外上下游产业的整合上,促进数字贸易与国内产业发展融合。
夯实基础研究,突破“卡脖子”难题。尽管我国数字应用走在前列,但基础科学研究仍然存在短板,导致部分核心技术和关键资源面临“卡脖子”难题,制约了数字化转型,也使得企业在市场交易过程中缺失了一定的话语权。
因此,需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链安全,整合国家创新资源,强化基础研究,着力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问题,通过自主创新补齐短板;建立需求驱动的协同创新链,支持以技术和资本为纽带组建产学研用联合体,实现数字技术的协同创新效应;促进创新资源在区域、部门、行业间的优化配置,加快形成标志性的自主创新成果,筑牢内循环的新根基,重构外循环的新平台。
完善数据监管治理体系,提高数据要素开放共享风控能力。当前,由于部分政府之间、企业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采取的业务框架及系统不同,数据共享面临权责边界模糊、监管治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而在数据保护层面,因个人数据概念及界限模糊、数据安全监管体系尚未完全确立,存在用户信息数据可能被过度采集、使用和泄露的隐患。
因此,需要完善政府协同,优化政府管理服务模式,推动数据互联互通,创建高质量政务数据生态和流通体系;优化应用协同,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加强“政产学研用”合作共享,真正发挥数据的价值;综合运用技术、法律、行政等手段,制定数字经济安全制度,在确保国家安全、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促进政务数据开放共享;推动全球数字治理协作,健全相关的隐私、伦理、法规等制度,制定全球治理规则,促进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更好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
附原文链接:
https://proapi.jingjiribao.cn/readnews.html?id=240806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经济日报》:(蓝庆新)数字经济是培育新优势的重要抓手
相关推荐
- 新华社、参考消息、新京报:丁隆教授解读美伊局势
- 北京头条、中国社会科学网:读红色家书 悟红色精神 《红色家书:纸上的纪录片》读书会在贸大举行
- 我校召开2020年度校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及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测评大会
- 成都研究院第一次管理委员会顺利召开
- 党旗扬家乡美 献礼建党百年 诗赞美丽中华——英语学院、外语学院、中文学院 三院联办“师说·师德”教师沙龙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北京高校宣传部长读书班在我校举行
- 我校喜获3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 法学院组织师生收看《榜样6》专题节目
-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告白祖国”暑期社会实践系列展示——外语学院团队
- 校长助理丁文丽教授为外语学院、英语学院教师党员讲党课
- 顺藤摸出五个“瓜” 泳池水暖“浴”先知——红天游泳馆热起来了
- 政府管理学院教职工集中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 《国际商报》:(肖慧琳)前三季度降幅收窄 我国对外投资呈逐渐回暖态势
-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三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拟立项名单
- 新华社新媒体:(王轶佳)走近冬奥|累并快乐着——轮椅冰壶冰上志愿者的一天
- 新华财经:(崔凡)“一带一路”引领!财税金融土地多举措支持新时代西部大开发
- 我校首都高端智库专家同心同向 科学建言助力首都疫情防控
- 《中国电力报》:(董秀成)油气开采利用与环境治理协?同发展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子荣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
- 我校与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共建“就业实习基地”
新闻公告
- 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5次党委常委会 03-16
- 王敬波副校长出席出版社年度工作会议 03-16
- 《人民日报》:(张小锋)上好冬奥思政课(师说)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 03-16
- 贸大近期科学研究进展(一) 03-15
- 我校成功举办“俄乌军事冲突前景及其影响研讨会” 03-15
- 我校组织新冠疫情日常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培训会 03-15
高考招生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2018年)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贸大远程秋季招生简章(学历)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