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阎彬)提高翻译专硕质量 传递中国好声音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12-21 08版)
阎彬
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国家战略,无论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文明交流互鉴,还是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都需要大量优秀的翻译人才。目前,翻译人才培养主要依托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如何提高翻译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想从一线教师的视角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第一,以国家事业发展和翻译市场的实际需要为目标,完善课程设置、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改革开放之初,外译中是重头戏。随着中国的发展和新时代国家战略的制定,中译外的比重越来越大。根据中国翻译协会的统计,2011年,中译外占据了整个翻译市场工作量的54%,第一次超过了外译中的比重,使中国翻译市场从输入型为主转变为以输出型为主。到2014年,中译外占到了翻译总工作量的60%。而且,中译外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对外宣传的角度来说,传播中国声音必须精准恰切,不能因翻译的失误造成外部世界对中国声音的误解和困惑。从提升中国软实力的角度来说,讲述中国故事需要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则需要介绍中国的文化艺术和文学。这一类的翻译工作不仅要做到信与达,还要尽可能做到雅,要求相当高。
目前来看,学生们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要达到中译外的精准恰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提升外语水平是当务之急。笔者建议,可以开设以翻译为目标的外语水平提升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用外语表达、写作和改写编辑的能力。这类课程需要翻译专业教师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外语教师,因为专业教师更能有的放矢。现在的翻译专业课程比较强调经贸、法律等实务翻译。笔者认为,为了适应国家的战略需要,文学翻译等经典课程也需要得到重视。
学生们中译外的另一个难点是吃不透中文原文的意思和精神。学生们常常感叹,外语不好就算了,中文是母语,居然也看不懂。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另一方面,年轻人阅历有限,对很多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建议,应鼓励学生广泛涉猎书籍,选择一些相关专业或通识课程。同时,还可以通过翻译专业课程来渗透。每翻译一个专题的内容,都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查找相关书籍和资料,随时有问题随时积累。还可以发挥思政进课堂的作用,把中国政治话语翻译和深入了解中国政策结合起来。
第二,提高学生对翻译的正确认识,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从根本塑造翻译人才。
很多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对应用型人才的理解都不够到位。在他们看来,应用等同于技巧加练习。他们平时的自主练习就像应试刷题,重量不重质,真正留给思考和分析的时间不多。翻译最重要的专业素养之一是要多思考多琢磨,舍得下笨功夫。比如,多查几本字典,多做笔头工作、多向前辈名家的译著学习、多体会优秀教材的例句、平时多留心多积累。这些都是做一个专业翻译的基本素养,也是解决翻译问题的根本方法。现在青年人普遍比较焦虑,不太愿意静下心来做事,缺乏先慢才能后快的领悟,这也导致他们的翻译比较粗糙。
认识论、方法论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专业教师和硕士导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和指导过程中一点一点地引领学生。万变不离其宗,虽然翻译行业在不断发展,翻译的内容在不断更新,翻译的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是,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是要抓住根本。
第三,从实际出发,拓宽渠道,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目前,在产业与教学不能充分对接的情况下,人才培养机构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调动资源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比如,大学或学院联系国际组织、政府机构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组织学生为学校的国际会议和外事交流活动服务;为学生提供模拟会议训练,组织翻译工作坊等。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笔者所在的学院整合校内外的会议资源,把对外开放的线上会议和讲座分享给学生,口译专业学生真实语境下的实践机会反而比以前多了。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
附:原文链接
http://mzqb.cyol.com/html/2020-12/21/content_294721.htm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青年报》:(阎彬)提高翻译专硕质量 传递中国好声音
相关推荐
-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宣讲团来校作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
- 金融学院举行“十四五”规划(草案)专家咨询论证会
- 政府管理学院2020级研究生党支部开展“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
- 校党委书记蒋庆哲 校长夏文斌深入本科教学一线进行听课
- 共克时艰 携手战“疫” 招生就业处为毕业生守护暖心春招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70周年校庆公告(一)
- 党建引领践初心 抗击疫情担使命
- 王敬波副校长、李俊教授受聘担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法律顾问
- 校关工委联合老少支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 声入人心,停驻心间 信息学院第二十一届IT文化节“岁月留声”配音大赛决赛举办
- 光明网:(吕越)全面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 “我是党员 我先上”——退伍不褪色的“多面手”值班员仇继民
- 《人民日报》: (林智钦) 努力实现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
- 法学院党委顺利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学习活动
- 学校召开2021年第33次党委常委会
-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全体教师集中学习《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 教育部召开2020年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议
- “传承好红色基因”仇立权画展在贸大开幕 展至25日
- 经济信息联播:(屠新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 从15.3%到7.4% 超额完成的承诺
- 我校顾问教授王克非莅临英语学院举办学术讲座
新闻公告
- 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5次党委常委会 03-16
- 王敬波副校长出席出版社年度工作会议 03-16
- 《人民日报》:(张小锋)上好冬奥思政课(师说)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 03-16
- 贸大近期科学研究进展(一) 03-15
- 我校成功举办“俄乌军事冲突前景及其影响研讨会” 03-15
- 我校组织新冠疫情日常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培训会 03-15
高考招生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2018年)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贸大远程秋季招生简章(学历)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