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精神
校新闻网讯(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2020年5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对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表示欢迎。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精神,并表示作为当代青年,要肩负起时代使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王宇航(形势与政策学系 副教授):新冠疫情全球防控再次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在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话时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国际社会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此次疫情防控带给人们诸多启示,其中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一代立足中国、胸怀世界、团结互助、应对考验、共赢共享,应该成为我们继续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性选择。
濮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系 讲师):习近平总书记给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来华留学生的亲切关怀。我们应深刻领会其思想内涵与精神实质——不论是各国团结合作、战胜新冠疫情,还是齐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需要广大中外青年肩负起时代使命,贡献出青春的蓬勃力量。
曾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系 讲师):学习了习总书记的讲话后,我深有感触,在此次新冠疫情中,我国向多个国家伸出援手,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巴两国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并肩抗疫。在中国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巴基斯坦送来了自己储备的几乎全部口罩,中方又根据巴方需要,向巴基斯坦派出医疗专家组,提供了多批政府无偿援助,并积极发动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可见两国友谊深厚,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应该更加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努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鹏霞(2018级硕士研究生):在习近平总书记给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国外留学生的关怀,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中巴友谊的加深,另外一方面也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在面对全球问题,比如2020年肆虐全世界的新冠疫情时,各国需要携手共进,只有合作才能共赢,才有利于地球村的建设,总书记的回信体现了中国致力于与世界同呼吸共命运,攻克难关。
盛倩(2018级硕士研究生):新冠肺炎疫情是各国人民共同面临的一场灾难,给世界各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需要各国一起发力共同抗疫。中国在抗击疫情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同时,本着生命至上的原则,也积极为在华的他国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巴基斯坦作为中国的“铁子”,两国友谊深厚,在抗疫期间,两国相互给予了对方最大的帮助和支持。民心相通才能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和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因此,中外青年的交流与沟通显得尤为重要,不仅需要外国青年来了解中国,更需要中国青年像世界说好中国故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更深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国家,然后为自己发声,说好中国故事。
姚阳(2018级硕士研究生):总书记的发回信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大国胸怀担当。中巴友谊源远流长,此时的回信极大增强在华巴基斯坦留学生极大的勇气和信心。当代大学生更应以此为契机,勇于担当,多学多做,求真务实,努力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郑隐桐(2018级硕士研究生):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鼓舞人心、内涵深刻、充满感情。中巴友谊源远流长,作为中国唯一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巴基斯坦的“巴铁”之称名副其实。
希望未来的中巴青年能够在延续友谊的基础之上,更全面、更深入地交流。也希望今后留学生和本地学生能够更多的了解彼此,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高硕(2018级硕士研究生):看到习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自拔。习总书记在回信中对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表示欢迎,鼓励他们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2020年注定是不同平常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一种未知的病毒侵袭着祖国乃至世界的大好河山。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发扬习总书记在信中提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携起手来,才能战胜病魔构建更加繁荣的世界。
黄和平(2018级硕士研究生):看完回信之后,我深有感触。习主席的回信体现了中国领导人求真务实的精神。回信号召各国优秀青年多同中国青年交流,携手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这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注世界人民命运的价值追求,值得所有人学习。
孟晓丹(2018级硕士研究生):习近平主席给北京科技大学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体现着中国的开放胸襟和大国担当。面对全球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以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在华外国人员,鼓励中外青年以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将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张天姣(2019级硕士研究生):习近平总书记给巴基斯坦学生回信精神,既饱涵着共同抗疫的坚定信心,亦有中巴友谊永存的深情。在疫情蔓延的全球形势下,各国须采取稳中求进的态度和举措,以人类共命运为原则,以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为首要目标,促进民心相通,携手共建命运与共的共同体。
谢佳雨(2019级硕士研究生):在疫情期间,我和一位贸大留学生聊起了中国抗疫,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国真的很厉害,把你们保护的很好,我好想回到贸大”,今天读到习总书记写给巴基斯坦留学生的信,让我更加明白了留学生朋友的感受,他们来到中国学习,不仅仅收获了知识、朋友,更体会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生命面前一视同仁的安全感,在大义面前对青年学生的培养和重视!
刘守璋(2019级硕士研究生):中国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始终秉持着“生命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政府和学校始终关心在华外国留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大家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这充分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兼济天下”的情怀与担当。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中国欢迎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也希望大家多了解中国、多向世界讲讲你们所看到的中国。讲好中国的抗疫故事,让世界看到中国真实的抗疫图谱。外国来华留学生是重要的声音与力量。“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中国将始终坚持开放包容的育人理念,持续培养造就更多国内外优秀人才,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同体贡献力量。
陈贞吉(2019级硕士研究生):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封信真实地反映和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中国政府通过强有力的指挥,团结全国各国人民,同世界一道取得了抗疫的阶段性胜利。巴基斯坦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国家,与我国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今后的全球卫生治理方面,我们应该携起手来,促进民心相通,共创美好世界。
李楚非(2019级硕士研究生):携手同心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传递温暖力量。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挑战。安全问题是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难以顺利推进。正如习主席所指出:“促进和平与发展,首先要维护安全稳定;没有安全稳定,就谈不上和平与发展。”对此,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陈菊英(2019级硕士研究生):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来华留学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来华留学生的亲切关怀,是推动来华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我们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回信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而我们当代青年,要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时玉壮(2019级硕士研究生):中巴友谊深厚,抗击疫情期间我国政府对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关怀和照顾更加生动地诠释了“患难见真情”。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我们不仅要加强国际间的青年文化交流,传承中巴友谊,还要继续促进中巴合作,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余金临(2019级硕士研究生):“中巴友谊比喜马拉雅山高,比阿拉伯海深,两国永远是好朋友。”无论是经济发展建设的征程,还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们都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经验,尽己所能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强调重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我们应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程遥望(2019级硕士研究生):习近平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 ,让我们再一次习感受到了总书记对各球青年的关心与期许。中国以开放的心态与好客的热情欢迎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用开放的心态与全球优秀青年交流,向世界介绍中国,展现中国青年优秀素养,努力学习,积极交流与各国青年一起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精神
相关推荐
- 新华社:(崔凡)进一步扩大“朋友圈”,中国准备怎么做?
- 教辅总支召开总支委员会暨二级理论中心组学习会
- 学校召开2021年第14次党委常委会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70周年校庆校友返校须知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金旭院长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化表达》专家调研会
- 海南大学代表团来我校调研座谈
- 疫苗接种第一线,贸大志愿者贡献青年力量
- 金融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暨通识教育大讲堂之丰子义教授专场讲座成功举办
- 法学院师生党员“向党说心里话”重温入党誓词
- 院长谈专业——统计学院院长刘立新专访
- 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校领导为本科生讲授思政课
- 贸大学子,这样诠释雷锋精神
- 李茂国副书记带队督查学校后勤疫情防控工作
- 《中国贸易报》:(刘斌 任瑞雪 戴臻)疫情下中荷可从五方面加强经贸合作
- 惠园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保险业发展状况衡量国家现代化程度 中国法学会保险法学研究会2021年年会聚焦行业创新发展
- 央广网:(庄芮)中国改革开放不停步
- 来自远方的关怀
- 《中国财经报》:(屠新泉)在百年变局中保持开放定力 ——专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
- 保含深爱 送你远航:保险学院圆满完成毕业生行李打包寄送工作
新闻公告
- 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5次党委常委会 03-16
- 王敬波副校长出席出版社年度工作会议 03-16
- 《人民日报》:(张小锋)上好冬奥思政课(师说)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 03-16
- 贸大近期科学研究进展(一) 03-15
- 我校成功举办“俄乌军事冲突前景及其影响研讨会” 03-15
- 我校组织新冠疫情日常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培训会 03-15
高考招生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2018年)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贸大远程秋季招生简章(学历)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