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调研未来芯片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清华新闻网11月22日电(记者 张静 摄影 李派)11月21日上午,校党委书记陈旭到未来芯片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调研,听取中心工作汇报。副校长、中心主任尤政一同调研。科研院副院长、中心副主任邓宁主持调研座谈会。
陈旭讲话
在调研座谈会上,陈旭表示,在北京市的大力支持和校内各单位的大力协同下,中心发展态势良好,着眼未来,定位高远,机制体制创新具有特色,已经取得一些有影响力的成果。就学校在交叉创新方面的工作及中心未来发展,陈旭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学校要继续支持和鼓励交叉创新中心建设,要认真总结经验,打开思路,找准关键要素,促进交叉创新;二是要加大创新人才、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三是中心应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自我造血”,形成正反馈作用;四是希望中心与校内相关同类机构积极交流,分享经验,共同发展。
尤政发言
尤政指出,交叉学科建设不是简单的出文件,而是必须要有一个载体来实现。未来芯片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近年来借助外部力量,积聚了校内多学科力量,取得了不少成绩,也得到了北京市和国际行业领域的认可,已经成为学校交叉创新中心的典范之一。他指出,成功的交叉创新中心应至少具备四个要素,包括健康的生态、完备的平台、充足的经费以及创新的驱动力,才能实现系统级的带动创新。
吴华强汇报中心建设进展
中心副主任吴华强教授从发展规划、团队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国际化建设、支部建设以及阶段性成果等方面进行中心建设进展汇报。中心成立三年以来,围绕“搭平台、聚人才、接项目、出成果”的建设思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前沿技术,支持学校芯片相关学科发展,汇聚顶尖人才,正在努力建设成为未来芯片领域的跨学科交叉创新平台。
魏少军、王亚愚、施路平、刘勇攀(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发言
与会中心PI及教师代表分别发言。微纳电子系系主任魏少军教授提出,芯片的未来发展依赖于学科交叉,中心之所以能取得当前的成绩,关键就在于交叉与开放。物理系系主任王亚愚教授从技术、人才、文化多个层面介绍了中心与物理系的良性互动,希望能借助中心平台,发现更多有意义的科学问题,实现从基础研究到芯片应用的原创成果。精仪系施路平教授认为,中心对于高精尖技术的追求成为了一种使命感,形成了非常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电子系刘勇攀副教授从自身研究工作出发,分享了在中心进行交叉研究的收获与体会。
参观调研
陈旭还参观了中心位于荷清大厦的办公区以及测试实验室,了解了中心最新研究成果。
党办校办、人事处、财务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
编辑:华山 审核:襄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陈旭调研未来芯片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相关推荐
- 第28期巅峰对话——与诺贝尔奖得主伯纳德·L·费林加一起探索微观分子世界的乐趣
- 【良师益友20周年】韩林海:精益求精 知行合一
- 清华大学举办第十六届消防技能运动会
- 【新生故事】矣晓沅:新身份 再出发
- 2019届本科生校友年级理事聘任大会举行
- 西方绘画500年 东京富士美术馆藏西方艺术大师作品齐聚清华艺博
- 认识国情民情 坚定理想信念 2018年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年会举行
- 清华大学服务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院揭牌成立
- 【主题教育】中央第一指导组调研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主题教育工作
- 清华大学举行计算机学科顾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 清华大学举办第十六届消防技能运动会
- 【校史工作60年】欧阳军喜:谈一谈校史工作对我的影响
- 2018国际脑深部刺激技术研讨会在清华举行
- 智汇大湾区,把脉话创新 第五届百名科研院所领导者跨界创新论坛举办
- 金融学院召开2019年理事会、学术顾问委员会、战略咨询委员会会议
- 2019年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峰会召开
- 新时代学风建设清华方案|邱勇:建立长效机制 努力开创新时代学风建设新局面
- 2019年山西省政协促进产业升级与转型发展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清华举行
- 清华大学本科生党支部和党课小组在线举办“理论学习1+1”活动
- 清华本科生再夺“Uchallenge 大学生英语挑战赛”全国总决赛冠军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