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国际学生学者和校友共同抗“疫”
清华新闻网2月6日电 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清华大学国际学生学者和校友虽身处世界各地,但心系学校、情系中国。他们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发挥各自优势利用社交媒体开展募捐工作,体现了国际学生学者和校友对于清华和中国的认同与热爱,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和中国抗击疫情工作贡献力量。
情系中国,传递信任与信心
国际学生学者和校友通过微信群、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等社交媒体表达对中国防控疫情的认同、支持和抗“疫”必胜的信心。
公管学院校友威斯纳(NOP, VEASNA,柬埔寨籍)2月1日在朋友圈中表达对中国的感恩,并号召为“我们都称为第二故乡的国家”祈祷。新闻学院学生娴璐(WENDT,SARAH CATHERINE,美国籍)、美术学院学生尚拓(SHIDUJAMAN,MOHAMMAD,孟加拉籍)表达了对中国抗击疫情必胜的信心和对学校防控工作的认可。巴基斯坦籍学生,来自环境学院的单良(RAHEEM,ABDUL)、水利系的马克(WALI, AHSAN)和新闻学院的帝友(HABIBULLAH)也在朋友圈发文表达对中国战胜疫情的信心和支持。社科学院博士生沙明(NAWBER, SHAMEEM AHMAD, 阿富汗籍)在其朋友圈号召为中国抗击疫情捐助医用物资。水利系博士生胡伟(CHUENCHUM, PAVISORN,泰国籍)在朋友圈用泰文为中国、武汉加油打气。多名伊朗籍在读博士生转发伊朗使馆推送,表达对中国防控疫情的支持和钦佩。
心系清华,努力开展工作
除了关注疫情防控外,清华大学的许多国际学者也积极支持学校疫情应对。国际学生事务咨询师麦荻(Madeleine King,澳大利亚籍)、司马云(John Paul, 澳大利亚籍)及时将学校发布的各类文件和通知翻译成英文。国际处副处长朱大卫(David Zupko,美国籍)克服时差、审阅定稿,尽个人所能助力学校疫情防控信息和相关政策传达通畅。金融学院教师蔡侃(Cai Kan, 美国籍)在1月23日疫情初起时便分享相关信息,提醒大家科学冷静面对疫情。交叉信息研究院教师金奇奂(Kihwan Kim, 韩国籍)在学校发布要求学生不得提前返校的通知后认真贯彻落实,主动说服其博士生遵守学校规定,不要提前返校。
支持抗“疫”,国际学生在行动
清华大学国际学生和校友积极为疫情防控筹备捐赠物资。1月30日,社科学院博士生孔裕善(KONG, YUSUN,韩国籍)联系国际学生学者中心,关心校内相关情况,并表示清华大学韩国学生联谊会与在韩清华大学校友联合捐赠物资,联系口罩生产厂家,支援中国抗击疫情工作。
1月31日晚,曾在清华学习的阿贝(GASPARINI,ABEBE,意大利籍)主动联系国际学生学者中心,表示意大利籍国际学生校友在国外正组织募捐、筹备物资,希望与清华大学建立联系、了解需求。国际学生学者中心已协调学生与学校后勤保障组对接海外捐赠事宜。
新闻学院白俄罗斯籍学生苏小小关心中国疫情发展,第一时间在家乡购置了1000多个口罩,并且积极参与募捐活动、筹备物资,通过大使馆支援中国抗击疫情。
清华大学学生“一带一路”协会的国际学生发挥语言特长与国际联络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医用物资供货渠道并呼吁人道主义援助。目前,“一带一路”协会负责同学已与学校后勤保障组对接相关事宜。
坚定信心,“不返校,照常开课,正常教学”
2月3日上午,全校师生以雨课堂等直播方式同上一堂课。在学校决定使用雨课堂开展教学后,国际学生学者在群内积极讨论雨课堂的使用方法。有条件的学者积极参加全校师生同上一堂课,通过校长和书记的报告更为深刻地理解了作为清华人的责任与担当。
加拿大籍国际学生贺宇骁表示,中国尽举国之力抗击疫情,每天都能在新闻中看到奋战一线的白衣天使和积极募捐的社会人士。清华大学也及时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也让我们对抗击疫情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面对疫情防控,清华国际学生学者和校友对中国和学校所做的工作表达了高度认同和支持,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加油打气、利用网络空间和多种语言优势开展物资筹集、积极参与创新教学等方式,支援我国的战“疫”行动,坚定防“疫”必胜的信念,支持学校的教学创新。让我们携起手来,努力构建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清华共同体,夺取抗击疫情的最后胜利!
供稿:国际处
编辑:李晨晖
审核:戚天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清华国际学生学者和校友共同抗“疫”
- 上一篇:校长邱勇调研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教学工作安排
- 下一篇:疫情防控 观畴园在行动
相关推荐
-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与教育展”开幕
- 【在线教学进行时】线上一样做实验——清华大学电机系推出“云”实验
-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访问清华
- 能动系湖北研究生临时党支部成立大会暨“同心共抗‘疫’,能动在行动”主题党日线上举行
- 【组图】清华大学对口帮扶南涧五周年成果斐然
- 清华大学牵手石化和汽车行业研发“零”排放高效内燃机
- 本科生代表杨雯惠在清华大学2019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 清华联合上交大等五校发起春霖行动 2884名贫困地区高三学生将获帮扶
- 清华大学化工系戈钧副教授入党发展会举行
- 北京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报告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 【抗疫期间的清华科研】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师参与“探索一号”科考航次
-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2018年清华大学教职工文艺汇演精彩纷呈
- 【主题教育】研究生院第一、二党支部与研工部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联学活动
- 第八届清华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学生作品展开展
- 清华大学发布《关于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意见》
- 王希勤会见厦门市委书记胡昌升并调研清华海峡研究院
- 【身边榜样】安宇:努力探索更好的教学方式
- 【微观清华】清华标杆课教师 | 自动化系王红:别停下脚步 别期许捷径
- 【在线教育风采】韩敬伟:用严谨态度打造艺术课——“山水画技法”
- 【主题教育】清华经管学院经博18党支部与驻央视武警中队党支部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