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化自信与国家形象 第五届“清华国家形象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
清华新闻网11月12日电 11月10日,以“文化自信与国家形象”为主题的“2018清华国家形象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大学文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副教务长彭刚,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张首映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理事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联合国原副秘书长、中国驻德国原大使吴红波,英国邓迪大学商学院教授基思·丹尼发表了主旨演讲。中国驻非盟和塞拉利昂原大使旷伟霖,中国驻贝宁原大使、中国驻亚太经社会代表刁鸣生,尼泊尔驻中国大使利拉·马尼·鲍德尔以及乌拉圭驻中国大使卢格里斯参加了大使对话。
论坛开幕式
彭刚致辞
彭刚在致辞中对到场嘉宾表示欢迎,对各界给予清华大学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文化自信,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次论坛的主题正是围绕文化自信与国家形象展开的,从多个层面来探讨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以及文化自信与国家形象的互动关系。
张首映致辞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张首映认为,标识是形象的集中体现,是生命体精气神的集中体现。精神标识是形象建设与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任务,形象基于标识,犹如姓名之于生命。他就精神标识与国家形象提出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一些有代表性的元素,按照新时代的要求来提炼我们的形象,创新表现形式,为我们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注入当代的生命和活力。
柳斌杰发表主旨演讲
柳斌杰认为,文化自信是对国家文化的认同和践行,是国家形象传播的根基。没有文化自信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就得不到加强,国家形象也就无从谈起。他主张培育对外传播的多元主体、创新对外传播渠道、打造文化学术精品、讲究传播效率等提升对外传播能力,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传播好国家真实的形象,以中国文化特殊的魅力,向世界展示我们文明大国的形象、东方大国的形象、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社会主义大国的形象。
吴红波发表主旨演讲
吴红波深入阐释了中华文化自信、创新对外交流方式、创新中华文化对积极正面国家形象的重要意义。他表示,我们对中华文化应该有充分的信心,要采取综合手段展现中华文化魅力,要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同当代国际与发展需求相结合,对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作贡献。
基思·丹尼发表主旨演讲
基思·丹尼阐释了文化与国家身份在国家品牌中的角色。他认为文化是实现国家品牌差异化竞争最有力、最可靠的工具。
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原主任王惠、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世界旅游联盟秘书长刘士军、爱德曼国际公关公司全球声誉管理全球主席斯蒂芬·基欧、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顾强也围绕“文化自信与国家形象”发表了主题演讲。
学者对话会
论坛上还举办了大使对话会和学者对话会。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中心主任孟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参加了学者对话。
《“一带一路”与品牌中国》新书发布会
论坛上,清华大学党委原副书记胡显章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国家形象研究新书《“一带一路”与品牌中国》,这是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正式出版发行的《国家形象研究》系列丛书第四辑。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范红认为,文化自信是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的重要基础,国家的文化身份认同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凝聚力,它应该从文化自知、自觉、自信、自强来建构。
人民日报研究部主任崔士鑫、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任毛一翔、首都博物馆党委书记白杰等学界、业界专家学者300余人出席了本次论坛。
出席论坛的部分嘉宾合影
10日下午,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联合新闻与传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建筑学院、美术学院、艺术博物馆以及北京电影学院等共建或合作单位举办了11场分论坛以及博士生工作坊,分别聚焦国家文化认同与身份建构、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一带一路”中的人文交流与文化传播、科学技术与文化自信、城市文化创新与文化创意、中国精神与企业文化海外传播、视觉传达与文化身份建构、影视文化与国家形象塑造等多维度、多层面、多主题进行热烈讨论。
供稿:新闻学院 编辑:华山 审核:襄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聚焦文化自信与国家形象 第五届“清华国家形象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
相关推荐
- 清华大学双创示范基地在2019年全国双创示范基地评估中总分第一
- 服务社会,建设国家,勇担民族复兴大任——2018年清华大学“创益筑梦”学生社会实践纪实
- 疫情的时空表达:清华向帆课题组可视化呈现疫情信息
- 【主题教育】国际处党支部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员干部讲党课专题会
-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与燕山大学研究生院开展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 【良师益友20周年】杨晶:双肩挑扛的良师和益友
- 【2019·毕业季】严马可:感恩水木清华 十二载硕果升华
- 2019年“清华创客日”系列活动举办
- 清华大学-新疆大学混合式教学创新周活动举行
- 清华大学举办“巴黎协定之友”高层对话会
- RISC-V国际开源实验室将依托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建设
-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纯均、杨百寅获复旦管理学奖
- 一戏一梦 以戏圆梦 2018清华国际校园戏剧节闭幕
- 智汇大湾区,把脉话创新 第五届百名科研院所领导者跨界创新论坛举办
- 陈旭到智库中心宣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第十五届“清华大学-横山亮次优秀论文奖”暨2018年度“清华之友—日立化成学术交流奖”颁发
- 清华本科生陈逸贤在国际公众演讲比赛上获得佳绩
- 拉脱维亚前总统瓦伊拉·维凯-弗赖贝加访问清华并受聘苏世民书院杰出访问教授
- 陈旭率团访问四川 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并看望校友
- 【快讯】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清华夺冠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