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第十六届“良师益友”颁奖
清华新闻网9月21日电(通讯员 单楷越 马啸腾 蒋恩达)9月20日晚,清华大学第十六届“良师益友”颁奖暨“良师益友”20周年纪念晚会在大礼堂举行。晚会特别邀请到了来自航天航空学院的黄克智院士、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的倪维斗院士、自动化系的李衍达院士、环境学院的郝吉明院士和物理系的张礼教授等老一辈教师,校党委副书记过勇,校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覃川,校团委书记邴浩和历届“良师益友”获奖教师代表出席。
“良师益友”获奖教师合影 毛子卿 摄
过勇向获评本届“良师益友”的教师表示祝贺,也向到场的历届获奖教师代表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他回顾了“良师益友”二十年来走过的历程,指出,学生“自主组织、自主参与、自主评选”是这一活动的最大特色。过勇号召广大教师牢记习总书记对教育工作者的嘱托和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要求,向老一辈教师们学习,在新时代成为教师岗位上的榜样。
过勇讲话 吴抑颗 摄
今年的颁奖晚会以“师途”为主题,共分为“立德为首”“学高为师”“教益为友”“育人为本”等四幕。
在“立德为首”中,黄克智先生、航院教授余寿文、航院教授冯西桥、航院副教授李博以及他的学生代表共同上台,向大家分享了师门“五世同堂”的师徒故事。黄克智表示,他一生有两大目标:一是为清华大学建立一个强大的固体力学团队,二是为祖国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博士生。余寿文用火把比喻教师工作,教师的职责就是去点燃更多的火把,当自己手中的火把要熄灭时,会有越来越多的火把在熊熊燃烧。冯西桥表达了对黄克智老师、余寿文老师的感谢,并表示会继续传承前辈们的精神,星火相传。
黄克智院士师门“五世同堂” 胥秋菊 摄
在“学高为师”一幕中,82岁高龄的李衍达首先分享了自己教书育人的经验。谈及培养学生的经验,李衍达说,团队就像一个登山队,一步一步攀爬,学生永远是走在最前面的队员,老师更多是指导和鼓励。随后,本届“良师益友”获奖教师、新闻学院的胡钰教授阐述了“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含义,并解释了当面对老师和学生都未知的领域时,老师应该做什么、扮演怎样的角色。
“良师益友”获奖教师代表胡钰分享 毛子卿 摄
在“教益为友”一幕中,倪维斗幽默地分享了自己在教学期间与学生扳手腕的趣事,并表示自己是马约翰老师的忠实信徒,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执行者。倪维斗还说,要把别人的优点放大一点,乘上1.2,把别人的缺点缩小一点,乘上0.8,而对于自己,则要把自己感觉到的优点乘以0.8,把自己的缺点乘以1.2,这样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很多可以学习的东西。随后,本届“良师益友”获奖教师、建筑学院副教授程晓青上台,分享了自己的教学与科研经验。
部分获奖教师合影 毛子卿 摄
在最后一幕“育人为本”中,93岁高龄却依旧坚持在教学一线的张礼上台发言。作为在清华教学时间最长,一直坚守讲台的老教师,张礼在分享中表示,他的生命价值就在于和学生在一起,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学生,而学生们也在帮助着更多的学生,一起去振兴理论物理,一起去创造更多有价值的事情。
本届“良师益友”获奖教师,今年刚好从教20年的物理系姜开利教授回忆他20年之间教书育人的变与不变时,笑着说,20年前他还只是一位师兄,20年后有了多年育人的经验,角色的转变也意味着责任和担当的不同。
张礼等现场教师代表 吴抑颗 摄
本届“良师益友”颁奖晚会还设立了特别环节,邀请了第一届“良师益友”获得者精密仪器系教授童秉枢和他的学生、本届“良师益友”获奖教师机械系教授田凌共同上台分享。从第一届到第十六届,从老一辈教师到年轻的教师,清华大学“良师益友”代代相传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童秉枢、田凌共同上台分享 胥秋菊 摄
曾9次获得“良师益友”奖项、“良师益友”名人堂的教授代表,航天航空学院朱克勤教授总结了作为老师教书育人的感受,阐述了自己对于“良师益友”荣誉的重视,对本届获奖的老师们送上了祝贺。
朱克勤分享 毛子卿 摄
晚会最后,全体学生一起上台为老师演唱《记住你》,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屏幕上滚动播放二十年来全部十六届“良师益友”名单,将晚会的气氛推到了高潮。
学生为老师献唱 吴抑颗 摄
清华大学“良师益友”评选活动始于1998年,“良师益友”是一个完全由在校学生自由提名、自发投票评选,并由学生为老师颁奖的奖项,今年是“良师益友”设立20周年。自设立起,该奖项就肩负着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师生互动交流的使命,20年来评选出了657位师德高尚楷模与教书育人典范,引领了“教师重教,学生尊师”的良好风尚。
供稿:校研究生会 编辑:华山 审核:襄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清华大学第十六届“良师益友”颁奖
相关推荐
- 清华大学电子系1963级毕业50周年纪念会举行
- 工物系助理研究员田阳同志入党组织发展会举行
- 住建部高等教育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专家组考查清华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 青年教师骨干领航工作站举办“抗击疫情与科研攻关”专题线上会议
- 清华现代医院管理论坛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创新发展大会举行
- 姜胜耀与学生开展“学风大讨论”微沙龙
- 清华大学党委常委会讨论春季学期教学调整及疫情防控工作
- 清华大学与中国科协共建科技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
- 颜值与实力并存的四教,是这样打造的
- 走向海外,浸润多元文化,提升全球胜任力——2018年清华大学学生海外社会实践纪实
- 邱勇访问智利 推动中智高等教育合作
- 清华大学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学风建设的若干意见
- 国际处党支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 清华经管学院EMC讲席教授陈国青荣获AIS Fellow奖
- 【校庆组图】草坪音乐会为母校献上最美好的旋律
- 清华大学教师获全球学业咨询国际会议“最佳演讲者”荣誉
- 【线上集中主题团日】校长邱勇参加建环8团支部主题团日
- 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19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举行
- 清华大学开展2019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
- 地学系宫鹏研究组发布全球逐年高分辨率不透水面制图产品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