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做客新人文讲座 由寓言解读庄子的人生境界
清华新闻网10月23日电 10月17日下午,清华大学首届“王步高通识教育奖”获得者、清华大学外聘教师、东南大学教务处原处长和高等教育研究所原所长陈怡教授做客新人文讲座,以“从寓言看庄子的人生境界”为题,阐释了他对庄子作品的理解,以及从寓言的视角阐释了对庄子人生境界的感悟。
陈怡演讲
陈怡结合新人文系列“文学与人生”的主题,提出“文学是人学”的观点,文学描写人生,感染人生,引导人生。他借用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观点:中国哲学最有价值的内容是关于人生境界的学说。认为“境界”是人的精神生活经由哲学反思的超越(觉解)所达到的存在状态,并有“人生四境界”说——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陈怡强调,爱文学,不能不读《庄子》;爱哲学,不能不读《庄子》;喜爱艺术,不能不读《庄子》。其实,作为中国人,都应该读一读《庄子》。关于学习《庄子》的路径,陈怡认为先读寓言;其次读“内篇”;然后读“外篇”和“杂篇”。在《庄子》现存33篇文章里共有240多个寓言,在中国其他的著作里也有寓言,但是数量没有这么多,水平也没有这么高。他按照“观”字的思路,挑选出大约30个最著名的、最有价值的寓言。“观”代表每个人来到世上如何观察世界、观察人生。跟“观”密切相关的是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和高度“观”,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他分别从观名利、观是非、观智慧、观美丑、观道技、观有用无用、观物我、观生死等八个方面介绍了二十多篇庄子的寓言,并从这些故事和寓言中逐一解析庄子的思想和人生境界。
最后,陈怡指出,庄子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高远潇洒的人生境界:超凡脱俗而又自然本真。让我们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认真汲取其中的睿智和情怀,充实自己的精神家园,做一个有文化品位、有高远境界的中国人。
学生提问
在演讲结束后的互动环节,陈怡与同学们就现代人科学思维、概念思维与古人“象思维”的区别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本场讲座系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文学与人生”的第十一讲,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王巍教授主持并点评。百余名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供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编辑:李晨晖
审核:周襄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陈怡做客新人文讲座 由寓言解读庄子的人生境界
相关推荐
- 杨斌率团访问德国 推动中德教育合作
- 创新塑造未来——校长邱勇在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的演讲
- 【身边榜样】胡尊严:只争朝夕 青春无悔
- 清华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
- ZARA母公司西班牙INDITEX集团捐赠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100万欧元物资支持中国战“疫”
- 清华大学通识教育委员会召开本学期第二次会议
- “从洛桑到北京”第十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在清华大学开幕
- 宝丰集团·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向清华捐资支持全球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基金
-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彼得·阿格雷做客清华“巅峰对话”
- 【微观清华】2000高中生来了!深度体验清华科学与工程挑战赛和文科营
- 我的事业 我的祖国——清华大学开展2019届研究生毕业集体主题党团日
- 清华大学“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2018年工作会议召开
- 【甲团30年】化63:铸就集体凝聚力
- 生命学院杨雪瑞课题组通过多组学大数据分析全面阐述DNA甲基化组参与的肿瘤基因表达调控网络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清华园老龄大学师生吟诗作赋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 地学系宫鹏教授当选为世界地球委员会委员
- 【身边榜样】肖贵清:“如果有来生,还是选择当一名老师”
- 【主题教育】在清华,结合主题教育找真问题、真找问题
- 【主题教育】清华大学举办主题教育第四次专题辅导报告会 深入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 基金会组织全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