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物理系在腔光力学系统中提出新的基态冷却方法
清华新闻网10月21日电 近日,清华大学物理系刘永椿副教授、郑盟锟副教授、尤力教授研究团队提出将机械振子冷却到量子基态的新方法,能够用于实现宏观大质量振动物体的基态冷却,研究成果以《腔内压缩光力冷却》(Intracavity squeezed optomechanical cooling)为题发表在《激光与光子学评论》(Laser & Photonics Review)上。
近半个世纪以来,激光冷却技术的发展对原子物理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近年来,对包含大量原子的宏观机械振子的激光冷却研究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前沿课题,这方面的研究在量子信息处理、量子精密测量和基础量子理论检验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
图1.方案模型图,利用腔内压缩光力系统对机械振子进行基态冷却
由于光与机械振子相互作用过程中存在量子反作用,传统的边带冷却方法受限于量子反作用极限,导致基态冷却只能在边带可分辨条件下实现,即要求机械振动频率大于光学腔的耗散速率。然而宏观机械振子振动频率通常较低,而且振子质量或尺寸越大其振动频率越低,因此难于满足边带可分辨条件,利用边带冷却方法无法实现基态冷却。
针对上述难题,研究团队提出利用腔内压缩的方法来实现振子的基态冷却。利用具有腔内压缩效应的光学腔,在腔内部产生压缩态光场,利用量子干涉效应,将所有通道的耗散引起的噪声在腔内发生干涉,从而消除量子反作用引起的加热效应。通过压缩泵浦光场与冷却光场振幅和相位的匹配,由耗散导致的加热效应安全被抑制,使得净冷却速率大大提高,且冷却极限大幅降低,完全突破了量子反作用极限。
通过与边带冷却方法(SB)和压缩光驱动冷却方法(SD)进行比较,可看出研究团队提出的腔内压缩冷却方法(IS)具有最低的冷却极限,该冷却极限完全不受光学腔耗散的影响,即使在边带远不可分辨条件下, 仍然能够实现基态冷却。该研究为实现宏观大质量机械振子的基态冷却奠定了基础。
图2. 三种方法的冷却极限与光学腔耗散的关系
文章第一作者为清华大学物理系博士后甘晶辉,通讯作者为刘永椿副教授,合作者还包括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的路翠翠研究员。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基金委、科技部项目的资助。
《激光与光子学评论》是国际上光学领域顶尖期刊之一,该期刊为月刊,每期只发表5-8篇论文,年发文量不到100篇,影响因子为9.056。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02/lpor.201900120
供稿:物理系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 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清华大学物理系在腔光力学系统中提出新的基态冷却方法
相关推荐
- “创作新时代 做最好的我们”校园新媒体工作主题讲座开讲
- 陈旭赴广西出席选调生座谈会并看望慰问校友
- 搭建中欧传播桥梁 清华中欧传播国际学术论坛举行
- 学术交流不断线,“浪潮中的人工智能”“云上博论”成功举办
- 【视频】我和我的祖国——国庆庆典中的清华人
- 美育人生——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暨国际学术报告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 清华心理学系庆祝复系十周年
- 邱勇会见力宝集团创始人李文正
- 地学系宫鹏研究组发布全球逐年高分辨率不透水面制图产品
- 清华大学2019年校园开放日举行 新增设“人工智能学堂班”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德蒙德·菲尔普斯教授做客巅峰对话
- 在太空的200天——意大利现役女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做客航院“启航讲堂”
- 从我做起,同心战“疫”——经管学院研团在行动
- 尤政受邀参加空间科学联合创新中心首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并作特邀报告
- 清华大学雨课堂在线授课首次直播培训顺利开展
- 清华大学党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 清华物理系实验团队合作在电场调控质子化控制磁性研究中取得进展
- 防控疫情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部署近期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 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纪念清华园解放70周年座谈会举行
- 校长邱勇访问意大利 与博洛尼亚大学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签署合作协议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