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专题策划】靳力、王晓英:十年青春,在青海实现“最清华”的理想
靳力、王晓英夫妇
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靳力、王晓英夫妇的青海湖旅行计划再次取消了,因为靳力任职的国家级贫困县平安区正值脱贫攻坚重要节点。这是这对“重庆人+东北人组合”在青海扎根的第11年,但因为工作繁忙,两人一同去青海湖的次数屈指可数。2008年,他们双双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毕业,作出将青春挥洒在“世界屋脊”的人生抉择,靳力从清华大学研工部挂职去青海,王晓英直接应聘青海大学教师岗位。如今的他们,已然将青海当作故乡。
他们见证了青海海北州的支柱产业转型,见证了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蜕变,也见证了青海大学计算机系从无到有,招生规模扩展了十余倍,他们用无悔的青春,在这片曾经陌生的土地上耕耘着属于清华人的家国情怀。
2007年,王晓英和靳力共同面临次年博士毕业的方向选择。导师胡事民教授对靳力说:“清华学子不管在哪个行业都要做到有影响力,清华人的价值实现要面向更多人,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次谈话让靳力更加坚定了走向基层的决心。时值清华大学的对口支援单位——青海大学设立计算机系,正是最缺人的时候,这个机遇让王晓英十分心动。王晓英的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三立教授说:“年轻人有这样的闯劲特别好。两个人一个在机关、一个在高校也很互补。“毕业那年,靳力给王晓英在学堂路上拍了一张照片,王晓英身后的海报上写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靳力从青海省信息中心起步,历任西宁市城西区常委、副区长,青海省海北州发改委主任,从2015年11月起担任海东市平安区区委书记,重点攻坚当地的精准扶贫。王晓英则在青海大学计算机系承担起包括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在内的各种任务,事无巨细,如今她担任青海大学副校长,更要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殚精竭虑。
毕业那年,靳力和王晓英接受采访时曾说:“我们要敢于挑战,但更重要的是坚持。不是为了我们的生活更好,而是为了更多的人生活更好,这是我们的人生观,也是在将来的坎坷道路上让我们能够坚持理想的动力。”回望来路,理想主义的火苗从未在他们心中熄灭,和身边的清华人一样,他们坚守着融入血液的理想信念,在属于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扎根苍茫大地,深爱热土家园。”靳力和王晓英都很喜欢清华原创的话剧《马兰花开》,话剧主题曲的歌词总让王晓英想起刚入职带着学生们植树时的承诺:“十年后你们来这里看看咱们种的树,也能看到依旧在青海教书的我……”
编辑:程曦 李华山
审核:周襄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国庆专题策划】靳力、王晓英:十年青春,在青海实现“最清华”的理想
- 上一篇:【国庆专题策划】于新辰:扎根大凉山的清华航天人
- 下一篇:邱勇率团访问加拿大和日本
相关推荐
- 【2019·毕业季】古丽丹娜·沙艳:一路与你同行,难忘感动时光
- 【抗疫期间的清华科研】药学院肖百龙与生命学院李雪明课题组在机械门控Piezo离子通道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清华大学召开内部控制工作布置会议
- 材料学院朱静课题组和物理系段文晖课题组及薛其坤课题组在超导氧化物铋锶钙铜氧研究中取得进展
- 微光公益人:教育基金会的抗“疫”故事
- 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主任聘任仪式举行
- 清华大学“科学之美”讲坛首场报告开讲
- 灾害事故调查评估技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办
- 清华心理学系参与编写教育部《海外留学人员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护指南》
- “意匠清华七十年——关肇邺院士校园营建哲思”展览开幕
- 德国汉诺威大学外事副校长冯·哈伦访问清华
- 清华大学研究生少数民族骨干赴荣成开展“石榴籽计划”实践出行
- 追忆校园时光 相约学生公寓
- 【微观清华】镜面水池闪亮登场,带你打卡清华水系!
- 清华环境学院“壮阔七十年”——“闻道天涯”学生海南自贸区发展之道调研支队社会实践纪实
- 清华大学举办第二届国际组织人才训练营
- 清华大学召开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
- 清华本科生再夺“Uchallenge 大学生英语挑战赛”全国总决赛冠军
- 【图片新闻】清华女篮胜!冠军争夺战的精彩瞬间
- 【线上集中主题团日】副校长尤政参加工物系核92团支部主题团日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